三门峡市社区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6-05-30王雪梅
王雪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加快社区教育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个重要载体,正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笔者对三门峡社区教育情况进行了访谈调查,对社区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认真地剖析,发现社区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根本需要。
一、三门峡市社区教育现状
社区教育的目的是以社区教育资源为主体,广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但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社区教育还存在种种问题。
1.认识不到位,机制不通畅
首先,由于领导重视不够,少数社区没有设置社区教育机构,无法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还有些社区虽然设置了社区教育机构,但社区管理人员在职责方面,要么权限无限小,职责任务无限大;要么责权不分,目标不明,管理体制不畅、力度较低。由于管理机制不畅通,客观影响和制约了社区教育的发展进程。其次,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常规行政性事务下放到社区,社区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牌子越挂越多,管理事务越来越繁杂,放在社区教育事务上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少,因而影响了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三,各种临时性的任务、矛盾纠纷化解事务以及上级各个部门的检查、普查、统计工作过多,致使社区组织管理人员无暇顾及社区教育活动,不能定时进行有效教学,教学资源出现闲置,无法有效、有序、有力地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2.社区群众参与度不高
调查显示,在三门峡市区,无论是社区负责人还是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都有所了解,近52%的社区居民参与过社区教育活动,只是苦于社区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教学设施不到位,不能达到及时按需选教、按需选学。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在偏远农村社区教育资源严重缺乏,受访的社区居民中,认为开展社区教育很有必要参与的人数占总数的21%,认为有必要参与的占总数的37%,还有42%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教育可有可无,这些数字表明仅有58%的居民支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在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时,只有过半的人支持社区教育事业,这表明社区教育参与者的积极性一般,参与度并不高。
3.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近年来,随着社区教育培训规模逐步扩大,培训内容逐渐增多,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严重不足、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凸显出来,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社区教育的培训质量。如何配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增强师资力量,使社区教育持续发展成了社区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三门峡,90%的社区教育培训中心缺少固定的师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着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
据调查,不少社区教育机构仅有两三名固定教师,但随着社区教育培训种类的增加,培训内容的丰富多彩,培训活动的多种多样,这样的师资无法适应社区教育的发展需求。尤其在农村的偏远社区,社区教育根本就没有专职教师。教师年龄偏大,中青年教师较少,多数教师来自中小学,他们从事语文、数学、政治等学科教学和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没有专业背景,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社区教育培训,对社区群众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及成人教育教学规律不了解,难以胜任社区教育工作,致使社区教育工作滞后。此外,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随意性大,也是导致社区教育艰难发展的原因之一。由于缺少固定专职教师队伍,从事社区教育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一部分由兼职教师承担,但兼职教师的聘请有一定的随机性、随意性,致使社区教育机构与兼职教师之间不能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影响了社区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带。
4.社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由于社区教育机构体制不完善,运行不流畅,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使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雪上加霜。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资源多集中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上,导致社区教育分配到的教育资源很少,更缺少优质的教育资源。社区居民愿意并且想参加的教育活动,而社区服务中心却苦于资源紧张,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群众的教育需求,不能保证社区教育均衡发展,导致社区教育难以形成规模,也难以做好。
二、社区教育对策
社区居民是参与社区教育的主体,构建灵活、开放的社区教育体制,创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书香社会”,是深入开展社区教育的主题,针对三门峡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课题小组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
开展社区教育,应以终身学习为动力,加强领导,转变观念。要高度重视,把终身学习作为“科教兴国”“书香社会”的基础工作,把社区教育工作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日程。成立一个以市、县、乡主要领导亲自主抓,经常过问,亲自安排、协调政府各职能部门统筹安排的社区教育机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其相互支持,协调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配置到位,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利用网络、手机微博平台,大力宣传,编印《社区周报》《社区教育期刊》《简报》等,做好期刊、简报的编发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积极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2.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到位
调查发现,83%的社区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时没有经费来源;98%的社区反映,基层社区在开展社区活动方面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经费;96%的社区要求增加政府经费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因此,经费投入是社区教育的有力保障,是落实各项制度的前提条件,是提高社区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基础。各级政府必须将社区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实行社区教育经费单列。同时,加大对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监督力度,将社区教育的开展纳入各级政府和主要领导的政绩考核之中,确保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逐步上法制化的轨道。
3.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深入开展社区教育,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更需要建立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社区教育机构应面向社会广泛招聘文化层次高、专业技能强、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专职和兼职教师,或者从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聘请专家、教授以及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社区教育教师队伍,为有效开展社区教育提供高质量的师资。当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各级政府应及时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实习生到社区教育机构担任专职、兼职教师,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可以缓解社区教育教师资源缺乏的问题。另外,还要鼓励带头致富的农民、技能标兵、农民企业家等成为农村社区教育机构的兼职教师。同时,政府应以市、县、乡为单位建立兼职教师库,尽力打造兼职教师网络信息平台,整合教师资源,实现兼职教师资源共享,对兼职教师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师资支撑。
4.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指导社区教育工作实践
在深入开展社区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应广泛借鉴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及国内社区先进经验,加强社区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将社区教育的发展置于完整的、系统的理论指导下,减少盲目性。目前,国内对社区教育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许多领域存在的问题还都没有得到系统的研究和解决。今后的研究工作应拓展到社区教育的各个方面,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目标,从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相统一的角度,进一步研究社区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用以指导社区教育工作实践,使社区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社会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社会成员,为加快发展社区教育,提升全民整体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