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2016-05-30夏丽萍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20期

夏丽萍

摘要:农村居民疾病治疗基本合作保障体系的组织形式是靠政府牵头组织、乡村农民自觉加入,农民个人、群体及国家多渠道筹集资金,基于重病治疗统一筹措为主的农村疾病治疗共同救济制度,其对优化农民大病医治状况、降低医疗救治支出有显著效果。文章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社会保障体系;重病治疗;疾病治疗;医疗救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0-0193-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0.096

现阶段,在我国农村实行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基本上有乡村农民合作互助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互助保险、统一筹措资金支付住院费用和预防性医疗保健合同协议等多种样式,其中农村合作型医疗保险是其中最实用的形式。农村居民合作型医疗保险制度是依托政府扶助,农民百姓和农村集体组织统一筹集资金,在疾病治疗上展开互相援助型的一款带有疾病治疗保障性质的农民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由2007年开始,国家及省市财政持续提高财政支持,实施把农村医疗机构作为业务重点的乡村卫生基本医疗制度建设,完善乡村县乡村三级式疾病治疗卫生运作体系及医疗帮扶机制。然而农村的疾病治疗设施条件并未产生较大变化,尤其是乡村新式合作互助医疗始终未达到全覆盖。

1 农村基本合作医疗保险现状分析

1.1 保险体系运作经验不足

过去农村实行的旧式合作医疗制度体系被视为不合理政策而被废除之后,对于广大乡村农民而言,旧式农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退出了人们大脑中的记忆。因为此种制度的很长时间未执行,当今再重新恢复实施此类,不论是当地人民政府还是乡村农民自身,均不具备贯彻执行乡村新型互助合作医疗制度的实际经验。

1.2 合作互助医疗资金筹集非常困难

依据政策规定,由2004年开始,国家财政逐年依托转移式支付手段对我国西部地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的百姓依照平均每人12元进行财政补贴,各级地方性财政对加入合作医疗组织的农民的逐年进行资金补贴不少于12元,乡村民众以农户为单元自主选择加合作医疗组织。

其中个人缴费部分按上年度乡镇一级全镇人均年收入的0.9%进行筹集资金,然而其每人平均不允许少于12元。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国家财政补贴支持是必然及时兑现的,当地政府财政补助的资金可否及时到位或者是否可长期坚持还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而且个人支出的款项是按乡镇年度居民平均家庭收入额度为依据推算的,在此就包含一个申报数额和具体数额之间的差异,倘若申报额度偏差和现实相近,老百姓必然认可,若不然必然导致老百姓的拒绝和背离。

1.3 合作医疗管理操作难

实施乡村合作互助医疗额外负担过重。利用乡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均为固定医疗点差额担负,乡村中心医疗卫生门诊、镇中心卫生门诊、县疾病治疗定点医院均实施有相异的报销基数,包括门诊挂号费用、住院治疗费用亦执行相异的报销基数,即便总额报销亦执行最高技术规定,不允许随意超越。

当对住院钱款进行报销的时候,尚需验证乡村合作互助医疗证明、身份凭证等相关可证明其身份的证件,其办理流程复杂,而可运用到实际合作互助医疗的钱款额度也不大,乡村指定的医疗机构可报销的基数又低,老百姓享受的政策优惠并不大,就患重病而言,一旦入住医院即需耗去相当规模的医疗费用,所享受的医疗优惠款项还不够去医院的来回通勤车费,由此必然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村老百姓参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热情,他们极有可能是今年加入了保险互助组织,过年就有可能退出来了。

2 乡村医疗互助保险面临的问题

2.1 乡村以往合作医疗保险模式在有限时间内不易重新建立

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伴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乡村基层合作互助型医疗政策的实施逐渐失去功效或者自发退出市场。第一,资金筹措渠道狭窄,其费用支出显示出较为严重的失去控制特征;第二,村中各类人士接受医疗救助水平不一致,其是农村合作互助式医疗服务难实现的重要原因。

2.2 城乡医疗互助资源差距较大,卫生设施构置不科学

技术精湛的医务工作者一般都供职于在大型医院,为乡村老百姓提供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只有是村级医疗点或是农村赤脚医生,而且在乡村里服务的医务人员大部分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而且大多数乡村级医疗服务点未设有相应的医疗器械消毒设施。在乡村人口中占据前三名的流传疾病主要是呼吸器官患病、癌症及脑部血管所患病症。得了此类病症之后其多一半家庭会因此而导致贫穷,甚至坠入家庭瘫痪状态,而此类病症的出现本来是能够依托对人体保健知识的学习及宣传而减少,然而因为国家在乡村的医疗服务设施及保健工作上投入很少,所以很难实施卓有成效的医学知识宣传行为。县一级的医疗服务组织,除了县级人民医院之外,还包括县级中医医院、县级疾病防疫医院、县级妇幼保健医院工作站、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指导工作站,还有地方流行病及传播感染病预防治疗部门等,此类医务部门大部分均独自构成疾病医疗防治系统,在本系统内实施规模小但功能全的设施构建,如此不但引发医疗服务装备的低档次扩张及医疗服务人员的闲置,况且又招收了大批的普通工作人员,加大了其系统的运作消费,所以一定要破除机构范围设置,推动各相关医疗服务机构的紧密融合及共同效能发挥。

2.3 乡村合作互助医疗政策不连续

自从我国实施经济模式变革政策以来,我们国家对农村合作互助医疗实施了任其变化、不予管理的方针,乡村合作互助医疗由政府行为改变成了地方性民间行为,由此导致实施乡村合作互助医疗丧失了政府的权威号召力,致使老百姓参与医疗互助的热情极度减低,也不具备充分的动力来支持互助合作医疗政策的圆满落实。另外,20世纪90年代之后,政府为达到降低农民医病费用的负担,废除了政策性“乡村合作互助医疗服务”项目,此条政策正好与国家现实推进提升乡村合作互助医疗水平的政策相抵触,从而增加了推行乡村合作互助医疗的困难程度。

3 构建与优化我国乡村合作互助医疗保险的策略

3.1 国家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需向农村倾斜

2003年11月末,党中央新制定的关于农村基本医疗互助合作保险政策中即重点强调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标准,至2010年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及乡村医疗卫生合作互助医疗制度体系。欲将此项服务内容落到到位,政府一定要在财政扶持上加大力度,强化对乡村医疗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侧重扶持乡镇两个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依托现有的医疗资源增加服务效率。

3.2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依照党中央关于构建新型乡村合作互助医疗制度体系有关方针政策,乡村农民的重病统一筹措工程改名为新型乡村互助合作医疗服务政策体系。新型乡村互助合作医疗采取个人出资、集体支援及政府扶持相统一的筹措模式,资金筹措基数不能少于37元/人,其中县级财政补助12元,乡镇财政补助6元,农民筹资19元。采用如此模式筹资办法。

3.3 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筹集机制

当前,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国农合医保制度发展巩固的重要问题。之前,由于种种现实原因的限制,集体和政府所提供的资金支持往往较为薄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特别是当面对经济困难户时,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要调整资金注入方式,从单一变为多元,努力形成“政府为主体、社会捐赠为辅助、个人缴纳为补充”的新型筹集资金机制。

3.4 加强农村医疗保险立法

制定对应的法律规章来推进乡村的合作互助医疗政策的实施,可促使乡村农民合作互助医疗及早步入正常轨道。制定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可将乡村合作互助医疗的属性及时完整地予以确定,它在总体国家医疗保障机制中的地位亦可精准确定,因而可实现政策的连续性及持久性,并且很容易稳定局面。对于乡村互助合作医疗保险法律的制定一定要满足我们国家当今时期经济运行条件及老百姓现实需求,如此便能从根本上缩减老百姓的医疗包袱,而避免以强制手段,并可博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各级主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响应下,农合医保制度在总体上得到了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拥护,也获得了较大的普及和巩固,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由于该制度产生时间不久,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由对该制度本质的认识不明晰造成的,更是可以克服的。为此,本研究从解决当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种种措施,目的就是让农合医保制度更好地普及于民、惠及于民。同时,笔者也认为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已经具备了社会保险的本质特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方向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 汪福春.浅谈我县新农合在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32).

[2] 张艳明.浅谈新农合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财经界(学术版),2014,(16).

[3] 双凤,胡德华.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实施效果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4,(20).

[4] 吕晓辉.新农合制度及报销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13,(2).

[5] 荣锦.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探讨[J].山西财税,2012,(7).

[6] 史京华.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1,(18).

[7] 左学金,王耀忠.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