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氛围的创设
2016-05-30田凯青
田凯青
现实课堂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感觉部分学生把语文课当成了调节神经与身心的“休闲课”。因此,要改革语文学习的现状,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必须要注重语文课堂情感氛围的创设。也就是教师要发挥好语文教学的情境效应情感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一、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语文课堂情感氛围的创设,是语言符号和感情价值之间的中介。它是课文价值内涵具体形象的呈现,同时使课文内容及情感,学习者的情绪表现,教者语言解释之间形成沟通联系。此时,要求教师使用诗话语言,使用扩展性描述,把压缩性思维及其符号背后丰富的价值信息还原呈现出来,使其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整体性、感染性,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背后的价值负载,这一切,都要求教师综合素质要高。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本身应该是个感情丰富、激情奔放的人,是一个富有博爱之心的人,爱祖国、爱事业、爱学生,这样站在课堂里、讲台上,才会满腔热情、全身心的投入,才会神采飞扬,和颜悦色的去感染吸引学生,才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的去激发、引导、培养学生。教师既是导演也是演员,课堂上几十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注视着你,低沉的情绪、单一的声调、刻板的神态、乏味的形体动作,无疑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无精打采、恹恹欲睡,又谈何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呢?只有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认同了老师,才会在行动上协调配合,所以,要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仰慕、钦佩、尊敬、信服老师,我们必须要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还应具有广博的学识和较高的文化品味,具有与学生情感、心灵沟通的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诗话语言能力,幻化、想象和联想能力,具有感动自己、有感染别人的情感和人格魅力。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盛的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新奇有趣的导入。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时,先出示一束鲜花,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花有这么多的颜色?然后把一朵喇叭花放到醋中,再把它放到肥皂水中,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的变化,这时学生会感到很惊讶。教师趁机提出问题:喇叭花为什么会变色?学生大都表现兴奋、各种情绪外化,注意力相对集中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了渲染情感氛围的作用。教师还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教法的灵活巧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地相信学生,让学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的自我感奋力和信心,形成一股强大的情感动力,从而以饱满的情绪专注地投入学习,使认知与情感的协调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学会创设幽默风趣的情境,启迪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激情。
二、深钻教材,把握课文中的情
选入教材的课文,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都是作者情感喷涌的结晶,或慷慨激昂、或深沉细腻,如何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得以“同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深钻教材,把握课文中的情。在那些记叙文、散文诗歌等题材的文章中,有革命者的豪情,有创业者的壮志,有历史小丑的卑劣,有成功者的喜悦,有百花争艳的美境,有悲壮的场面,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有人间的凄凉,由此可见其中蕴涵着多么丰富和繁杂的情感。在议论文中,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批驳什么,态度分明,作者的情感也就直接地表达了出来。难怪刘勰说得好:“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更明确的说道:“感人心者,莫先孚情。”因此,每个教师都应深入钻研教材,正确的掌握运用有关知识,努力去开掘、发现情、撷取情、积累情,把握好文中的情感,这样就武装、丰富了自己的头脑,做到能恰如其分地把课文中的情传达出来,包含真、善、美的情,能充分感染、熏陶学生。要善于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之中,达到触景生情的目的,使学生的情与教材中的情与老师的情产生共鸣,达到和谐、统一。老师要善于用自己体味到的情,去点燃学生情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因为有些情,需要激昂慷慨的语言表达,有些情需要舒缓的语言表达,有些情需要愤怒的语言表达,有些情需要轻松愉快的语言表达,有些情需要阐释性的语言……教师在表达这些感情时,必须力求做到恰到好处,才能在师生之间的心灵上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积极合作并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放松地,真实流畅地表达感情,使每一次教学过程构成一次浓郁的情感场,教师在这个情感场中是情感力的主导力量,使学生置于文章的特色情景之中,引导他们去体会作者的情思,体会作者所要表现的生活美点,不仅能使他们对教材的理解有新的深度,而且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震动,从多方面受到教育,得到启迪,这比单纯地告诉学生一些词语的作用而不去挖掘文中传出的深情、教学效果无疑会显著得多。
三、展示形象,激发情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总是在感知事物的基础上,一般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而形象教学正能适应和促进这一教学过程的转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借助于实物、模型、图表、幻灯、录音、电脑等形象化手段、或借助于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加强教学艺术的直观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理解难点、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例如:我在讲授《观沧海》一课时,便运用了形象描绘法。从分析诗的意境入手,使景物的形象再现,紧接着展示教学挂图。结合画面,让学生朗读诗文。就这样,学生在视觉、听觉上获得清晰而亲切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大海形象。诗人登山观海,“观”字统领全篇。先总写沧海全景,然后分写,由实到虚:先写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和星汉。由景生情,激发无穷的思绪,虚实结合,结构开阔的意境。诗人寓豪情壮志于具体形象的美景之中,接着大海的形象表现,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深苍劲的风格,从而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此诗就是伴随着形象的展示,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人所构造的意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顺利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让学生学得轻松而投入,一堂课下来,自然精神饱满,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新课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学生不感兴趣、畏学、厌学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现实,激发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妨在语文课堂情感氛围的创设方面作些尝试,也许会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