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心旅游景区客户关系管理模型设计
2016-05-30鲁晓雪关蕾陈佳会
鲁晓雪 关蕾 陈佳会
摘 要:在旅游景区开展客户关系管理日趋常态化的当下,现有的以旅行社等分销商客户为核心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景区经营管理的需要。在网络消费客户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过于依赖分销商客户而忽视消费客户的做法,会使景区丧失网络散客市场,并进一步丧失网络售票定价的话语权。通过对旅游景区客户关系管理模型现存问题的剖析,提出以分销商客户和消费客户为核心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型设计,以期通过消费客户管理实现维护、制约分销商客户的目的,提高景区的渠道影响力。
关键词:旅游景区;客户关系管理;双核心模型
中图分类号:F592; TP311.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105-03
在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已经意识到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但多数旅游景区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仅仅重视以旅行社为主的分销商客户,做好对其的服务与管理,而忽略了对消费客户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意义,使得旅游景区的客户关系管理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于对景区经营管理起到反效果。因此,只有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并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设计出合理、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客户关系管理简称为CRM。最早提出CRM这一概念的是全球知名研究和咨询机构Gartner Group,强调 CRM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策略,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进行资源重组,通过提升客户满意度最终实现企业利润。IBM认为,CRM是一套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案,旨在通过高水平的客户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关系的目的。卡尔松集团则将客户的内涵从狭义的客户扩展到包括供应商、企业员工在内的广义客户,提出应当深挖客户需求和偏好,培养对企业的忠诚,最终实现多赢。
另一方面,学术界也纷纷提出各自对CRM的理解。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认为,CRM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可在建立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良性关系基础上实现双赢。Tiwana认为,CRM的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实现为客户提高差异化产品和服务这一目的,最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Graham则将CRM定义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客户关系的态度和价值观,实则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Graudia从技术的角度将CRM定义为“管理客户信息及企业信息的一项技术,通过客户接触,以期实现客户满意和客户忠诚”。
综上所述,企业界和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CRM的概念进行了阐述。总体来看客户关系管理分为3个层次。
首先,CRM是一种以广义客户为中心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以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为手段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客户与企业长期、稳性的良性关系。
其次,CRM是以信息系统和IT技术为内核,具有综合性、集成性、智能化等特征的企业管理系统。
最后,CRM是管理理念与管理系统地实施。只有在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合理运用与企业实际情况相匹配的CRM系统, 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客户关系管理的作用。
二、旅游景区双核心客户关系管理模型的提出
(一)客户感知成本变化对客户购票倾向的影响
价值工程法是利用价值工程中价值的构造方法来评价客户价值,即用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给客户带来的效用与客户为此所付出的成本的比值来界定客户价值。
式中, CPV为客户感知价值;Ui(ei)为要素ei带来的客户感知效用;Ci(ei)为要素ei产生的客户感知成本;0≤ai≤1,0≤bi≤1,它们是相应要素带来的客户感知效用或感知成本的权数。
Harmer(1989)按照消费者对认知价格与认知价值差异的感受将消费者划分为4种类型:价格型购买者、价值型买者、便利型购买者、关系型购买者。通过对某4A级景区相关人员的访谈,了解到景区网络购票顾客偏向于价格型购买者,对差异化服务的感知不敏感,对价格非常敏感,即价格因素对顾客影响最大。
假设不同网络渠道的客户感知成本仅在价格方面有区别,且所购门票在使用时,景区客户感知效用相同情况下,客户感知成本变化对客户倾向的影响如表1所示。当景区网络渠道售票价格高于分销商网络渠道时, CPV(二)旅游景区客户关系管理发展
一直以来,旅游景区的主要客户为分销商客户。分销商客户分为增值客户和转售客户,其购票目的在于转售而不是作为个人或集体消费。增值客户主要指旅行社,旅行社通过整合餐饮、交通、住宿的旅游景区资源等进行组合销售;转售客户指代理商客户或经销商客户,如导游、校园代售网点、酒店代售网点等客户。而旅游景区真正的消费者,即通过各种零售渠道购买客票并在景区内游览的散客(消费客户)却被旅游景区长期忽视。
通过对某4A级旅游景区管理者的访谈,了解到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通过网络渠道购买景区门票的散客数量急剧增加,旅游景区的客户关系管理也出现了新的课题。
随着旅游景区客户间关系的变化,旅游景区与分销商客户由原先的依存关系逐渐演变为在传统的团体市场相依存、在网络散客市场相竞争的局面。而单纯以分销商客户为核心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已无法精准识别客户贡献度。多数景区仅以旅行社出票量为主要指标衡量贡献度,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下年度门票协议价格。导致旅行社可以以低于景区网络票价的价格进行在线销售,占领景区网络散客市场的同时因出票量的增加,进一步获得更低的协议票价,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了旅行社网络售票价格体系,降低了旅游景区的利润率。
通过对某4A级旅游景区的调查,了解到该旅游景区为保证价格体系的稳定,起到价格标杆作用,其网络客票售价仅略低于线下景区销售价格,高于分销商网络售票价格。最终导致消费者更倾向于在价格低廉的分销商渠道购买门票。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对分销商客户贡献度的精准识别,对景区希望增加的团体客户部分予以协议价格奖励,在不招致分销商客户反弹的前提下对与景区存在竞争关系的网络散客部分进行价格控制。
旅游景区在为消费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大量的客户信息,理论上可以实现对客票来源的记录和识别,实现对分销商客户贡献度的精准识别。同时,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提高消费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构建良性的长期关系,增强旅游景区对消费客户的影响,提高景区网络售票渠道的知名度,减少对分销商客户的依赖。
三、旅游景区客户关系管理模型构建
基于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型已不适于旅游电子商务时代的旅游景区经营管理需求,在以分销商客户为核心的原模型基础之上,提出分销商客户、消费客户双核心旅游景区客户关系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
旅游景区CRM涵盖接触层、功能层和数据库层3个部分。
(一)接触层
接触层是旅游景区CRM基本信息和数据的来源。在传统CRM接触层功能之外,强调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在与消费客户直接接触时应当注意采集、记录消费者的各类信息。如将景区渠道门票与其他渠道门票进行区分后,记录消费者的购票渠道信息等。
(二)功能层
双核心客户关系管理模型在功能层方面针对分销商客户和消费客户分别设计了对应的功能。
1.客户服务管理单元。为分销商客户不同销售渠道设计积分系数,通过积分管理识别客户贡献度,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在不影响团体市场拓展积极性的基础上,加强对分销商客户网络渠道的影响。而消费者客户方面则重视个性化服务的提供,如通过为景区分销商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等手段,提高消费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正向引导消费者在景区网络渠道购票的倾向。
2.营销管理单元。针对分销商客户的主要功能为接触客户、获取客户信息,以及通过甄别分销商客户在不同渠道的贡献度进行客户细分,最后确定合理的协议价格。而消费客户方面则围绕接触市场、确定目标市场、营销策划和营销活动开展等功能进行设计。
3.销售管理单元。针对分销商客户的主要功能是客户沟通、客户识别,针对不同渠道进行自动售票以及自动积分。而消费者客户方面则要具备客户沟通、客户信息收集功能;此外,要设计自动售票和客户反馈功能。
(三)数据库层
数据库层是旅游景区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依据采集的各类客户数据、交易信息、市场及活动数据等实现数据分析(如客户贡献度识别)、数据报表查询(如客户积分查询)、数据挖掘(如客源结构分析)等功能,为企业的渠道管理、营销活动等提供决策支持。
从渠道管理的角度而言,双核心客户关系管理模型可以起到精准识别分销商客户贡献度的作用。对于景区而言,不同渠道的客户价值是有所区别的。以旅行社为例,旅行社将以整合旅游资源的形式将景区门票销售给团队客户(一般以对景区认知度较低的外地游客为主),对景区而言是拓展景区市场,给景区带来的价值较大,而旅行社在未经景区同意的前提下将低价门票销售给网络散客或网络转售渠道,则与景区在散客市场形成竞争关系,给景区带来的价值较小。因此,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对消费客户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精准识别分销商客户的贡献度,差异化设置积分标准,实现景区盈利的最大化。同时,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加强对分销商客户的知识管理,如依据各地区团体市场规模等信息,进行景区品牌知名度评估,指导景区在各地消费客户市场的营销决策。
结语
通过旅游景区双核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景区可通过识别消费客户门票渠道信息,精准衡量分销商客户的贡献度,有助于解决旅行社等分销商利用现有客户关系管理漏洞以低价格抢占网络散客市场的问题,提高旅游景区在渠道管理中的影响力。同时,通过渠道专属增值服务等手段,提高消费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激励消费者利用景区网络渠道进行门票购买,降低景区对分销商客户的依赖度,(下转119页)(上接107页)使景区在与分销商客户的博弈中,有可能出现有较利于景区的双赢局面。
另一方面,由于旅游景区的客户关系会随着市场及社会的变化而改变,而双核心客户关系管理模型只是根据现阶段的客户关系而构建的。因此,景区应根据客户关系的发展变化对该模型进行不断调整,以便更好的管理客户关系。同时,由于现阶段旅游景区对分销商客户存在较高的依存度,对其客户贡献度和客户奖励的调控不能过度强硬,而应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对分销商客户的管理,逐渐降低对分销商客户的依存度,不断获取主动权,最终实现景区的盈利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