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区养老服务问题探究
2016-05-30董宇博
董宇博
摘 要:通过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现状、可实施性进行分析,论述当前我国社区养老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管理模式、服务设施、服务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从专业角度对社区养老服务如何进一步发展进行研究,阐明在互联网技术下老年人需要适合他们自身条件的智能化社区养老环境,强调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会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改进及新型社区的建设创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区养老;养老服务;互联网;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082-02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一)国外养老状况分析
荷兰在养老金制度上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于身体健康、能自理起居的老人,荷兰政府鼓励居家养老,并根据其偿付能力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补贴。对行动不便、不能自理的老人,实施提醒老年病患服药等“家庭自动化”进程,同样给予一定补贴。另外,社区基础设施也有一定保障。日本在30分钟车程范围内的社区里都装备了小型护理服务设备,实行区域多样化养老护理和登门服务,即所谓“30分钟养老护理社区”;英国在社区养老的法规中明确提出,要为社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如家似的”服务和供养,一是由家人、朋友和社区志愿者提供的上门服务;二是运用社区服务设施等资源,在社区内由专业工作人员对孤老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进行开放式的院舍照顾。美国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年龄段、身体状况、自理能力将社区分为生活自理型社区、生活协助型社区、特殊护理社区以及持续护理退休社区。
(二)国内基本情况
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最基本的两种模式。长期以来人口老龄化处于增长的趋势,包括社区养老在内的养老服务主体职责不明,政策规范性差,定位不明确,养老企业发展迟缓,社区养老资源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因为资金长期短缺,造成社区养老设备匮乏,亟待补充。一些社区只能供给单一的活动场地,日常照顾与暂时照顾尚不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发展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服务、娱乐活动和健全医疗设备等服务设施作为发展目标,以此加快社区养老事业前进的脚步。
二、我国社区养老的综合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通过联合社会各方力量把家庭养老和社区机构养老巧妙联合起来的新模式。利用社区资源产生于家庭照顾和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新型模式,既可以是政府组织行为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行为,为老人提供医疗、家政服务。社区是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联合的联结体,拥有二者共同的优点,又具有社区养老独特的优势,这是由中国社会转型期间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二)我国社区养老的主要问题
1.缺乏方针政策支持
大多数社区养老设施除了固定的那几项资产是由政府部门提供,其他日常运营资金均来自老人所缴的费用。在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剩余的则是提供给服务人员的工资,余下的为盈利部分。某些社区为老年人也建起了活动中心,但由于设施和服务不到位,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效果,大多流于形式。关于老龄化问题建设,一个可靠的、有针对性的老年人服务体制是十分关键的,同时也需要更多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
2.缺少规范性培训
传统观念认为照料老年人就是住宿、衣食问题,无学问、少技能,不必专业培训。其实,老人更需要生理或心理上的照顾及贴入微的专业护理体。社区管理及服务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社区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社区工作人员缺少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岗位培训,造成有的服务人员有烦躁、急躁情绪,对老人态度不好,特别是对待一些自理能力较差的老人更是态度恶劣。
3.缺乏精神文化活动
老年人退休后诸多方面都会引起心理落差、社会适应感下降,需要有丰富文化软实力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的全力支持,而老年社区服务内容比较单一,达不到要求。老人的生活大多数围绕着吃、住、医、洗等几个方面提供服务,满足简单的日常生活需求。除了一些常见的麻将、象棋之外,高品味活动少之又少。
三、社区养老发展趋势与创新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并不是某个家庭自己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责任,靠福利机构办养老院,不仅很多老年人负担不了,社会也很难承受这样高额的成本。因此,老人养老的根本出路还是在社区。
(一)依托政府政策,实现管理正规化
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制订了遵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同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原则。通过政府立法规范、引导和促进社区养老服务是十分必要的,包括营业资格、从业人员素质、服务内容和质量、收费标准以及免税等优惠扶持都要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加强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社区管理、人才培训和人性服务的专业化,完善社区服务。
(二)智能化引领社区创新潮流
智能社区是现代科技创新的产物,诠释着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完成一般社区功能的前提下,智能社区还能通过高效的通讯网络、便捷的操作缩短了老年人与社会的距离,开拓老人的视野,更多地与社会交流。
1.危急情况处理:门窗、家电等智能设备通过无线与社区服务中心连接,一旦室内发生入室盗窃、失火、紧急病人、煤气泄漏等情况,各监控装置将自动向社区中心发送请求紧急救助指令,社区中心判断类型后,将立即通知各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2.了解室内外环境:室内环境根据老人意愿自动调整。社区网络无处不在,老人随时可以享受社区提供的优质服务,对部分老人佩戴的智能设备采用户外活动GPS定位,随时关注老人位置。
3.远程问候:在社区老人居住处安装视频设备,对老人在家的生活情况和状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实时询问与记录,并在异常情况下第一时间完成通知家属和及时提供应急救助任务;工作忙碌、在外地及国外工作的子女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移动与老人进行视频互动交流,让老人在居家生活中感受到子女的关爱。
4.关注常态健康:积极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对预防老年病的宣传教育,减少老年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社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集预防、医疗、保健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为老人量身制定健康指南,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利用电视、投影、图片和讲解,增强老人保健意识,根据自身情况重点加强对易发疾病的预防,努力提高健康指数。建立包括脉搏波、血压、血氧、心率、体温等数据在内的个人电子信息档案, 及时登记更新身体状况,进行健康指标异常预警、医疗就诊服务、保健服务等。
5.倡导娱乐养老新模式:老年人由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愈来愈高,除图书阅览室,练歌、练舞房,围棋象棋馆,书法、绘画厅等,也要考虑生活上的老年食品超市、小吃店等。还要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如小型书画展、象棋比赛及其他娱乐活动等。
四、结论
依托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构建一流的、具有专业水准的社区养老、家庭智能化的服务系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面对老年人口飞速增长的局面,除了上述需要完善和创新等方面,老年服务业也急需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投入,以适应老年人口量不断上升所带来的产业需求。还有更多应对老龄化的措施,不断通过探寻并实施,才能使他们更加幸福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周海生,战炤磊,面向老龄化的产业结构调整:逻辑与思路——以南京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3,(5):68-72.
[2] 丁英顺.日韩两国居家养老服务比较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3,(4):60-66.
[3] 汤华满.三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 陈龙,何龙.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路径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4,(20):85-88.
[5] 胡艺.浅析社区养老的可行性[J].现代营销,2011,(8):257.
[6] 陈淑玲.城乡社区居家养老合作模式的构建[J].邢台学院学报,2015,(1):68-69.
[7] 王明川.我国老年住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8] 王晛昀,段捷.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北京城市社区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思考[J].前沿,2012,(14):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