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筋纹菊花美

2016-05-30王芳

江苏陶瓷 2016年2期
关键词:筋纹菊花紫砂壶

王芳

紫砂壶被世人誉为“东方明珠,华夏瑰宝”,它是公认的“世间茶器之首”,以不施釉、纯天然、富变幻的艺术风格冠绝于世,成为世界陶瓷艺术门类中极富特征的一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至今的紫砂壶已是包罗万象,渗透着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流露出高雅的文化气息。

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积累和自然熏陶,否则,创作就成为无木之本,对于紫砂壶创作而言同样如此。比如,从大自然的美好意象中挖掘有效的元素,进而赋予其艺术再创造的营养,就能塑造出一把个性鲜明的紫砂壶,自古以来,无数紫砂艺人就是通过对大自然的解读和领悟,创作出了精美绝伦的砂壶极品,而数不胜数的精品佳作亦佐证了这样的渊源。

自然万物构筑起一个丰富的世界,也使壶艺创作有源可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诗句折射出古人的处世哲学。从菊花中窥见人生,也是古人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即借物抒情。菊花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古人将“梅、兰、竹、菊”合称为 “四君子”,赋予它们深刻的文化内涵,梅花独步早春,兰花高雅脱俗,青竹有节有气,菊花气韵高洁,被誉为“君子”当之无愧。唐代诗人元稹的诗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正是讴歌了菊花傲对霜雪的品质。千百年来,菊花的精神深入人心,并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而以菊花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更是不胜枚举,紫砂壶尤其如此。

紫砂壶因造型丰富而独步艺术之林。筋纹器,是一种制作难度较高的器型,其最早是从六方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显著特点是将紫砂壶的形体表面作若干等份,形成生动流畅的筋纹,使壶体形象更吸引人。筋纹造型讲究上下对应、身盖齐同、体形和谐、纹理清晰等要求,对工艺手法的严谨程度要求极高,可谓丝丝入扣、高度严密。其中以菊花为题材的壶型,因菊花花瓣的特征,大多采用筋纹形体塑型,无不惟妙惟肖、情趣盎然。“半菊壶”(见图1)就是一件典型的以菊花为题材的筋纹形体紫砂壶作品,不可否认,其由内而外均散发着独特的艺术气息。

历来创作“半菊壶”的紫砂艺人较多,这其中尤以“紫砂七老”之一王寅春老艺人所创作的“半菊套壶”为极佳。它由一壶四杯组成,主壶筋纹挺括线条清晰、口盖准缝严密,四杯也采用筋纹造型,内壁均上白釉,是一款极具王寅春所处时代特征的壶式。他一生创作无数,而这件作品更是成为筋纹造型的典范,深受后人的景仰。这把“半菊壶”亦是从王寅春所创壶式继承发展而来,具有十分浓郁的古朴典雅的风格。

“半菊壶”以筋纹线条为特色,造型精美出众、灵巧雅致。此壶淳朴圆融,以一朵盛开的菊花为型,上小下大,平底稳健端庄,壶身以16个等分的菊花瓣筋纹组成,线条柔美,每一片花瓣都起伏有致、均匀自然,将筋纹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压盖设计,微鼓,同样以16个等分的菊花瓣筋纹组成,线条流畅,与壶身筋纹完美吻合,通转自如,绝妙无比。壶钮亦由16条筋纹等分,增添了几分自然趣味。一弯壶嘴与飞把前呼后应,大有惊鸿之势,更显动感与力度。整把壶以花瓣作主角,匠心独运、意境唯美,若用心品味,则可感受到秋菊含情、幽香隐露,每一条筋纹都跳动着金秋节奏,生机勃勃,充满回味。

“半菊壶”将菊花通过筋纹造型艺术,抽象而不失生动地表现到壶上,给人以一目了然的艺术观感,浓浓的秋韵自不待言。同时,菊花的更多人文内涵也随着人与壶交流的深入而更加明显地流露出来,亘古不变的君子情怀更是深深地打动人心,给人以强烈的精神触动。

紫砂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与传统文化、思想情感等息息相关,因此,制壶艺人的文化修养和领悟能力便成为作品的灵魂。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生活之美,总结前人精髓,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和文化修养,通过艺术与情感的互动,器物与文化的交融,从而达到意境的升华,最终得到艺术的共鸣。

猜你喜欢

筋纹菊花紫砂壶
菊花赞
“君乐壶”的筋纹艺术美感探究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高梅花”壶的筋纹艺术之美与品格塑造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