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者为信 君子相贵

2016-05-30史国平

江苏陶瓷 2016年2期
关键词:虚心壶嘴竹节

史国平

摘 要 竹之美,在于其清新淡雅的妙境雅俗共赏,而紫砂艺术在历史的文化演进中,其精神和竹又有何其相似之处。对于制壶艺人来讲,喜爱竹、欣赏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予艺术创作的灵感,而且竹的自然天趣和独特品格更给了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关键词 君子相贵壶;紫砂;竹

竹者重节,节者为信。竹乃君子化身,是“四君子”之一。竹,秀逸而有神韵,潇洒挺拔、清丽俊逸,有翩翩君子风度;竹中空有节,象征谦虚的君子之风,虚心能自持;竹的特质是弯而不折,折而不断,象征君子刚柔并济的做人原则;气冲凌霄、不畏风雪、偃而犹起,竹节毕露,竹梢拔高,常用来比喻高风亮节;卓尔不群,生而有节,被视为气节的象征。唐代张九龄咏竹,称“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淡泊正直、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竹之精神文化象征正是中国文人对人格的追求。

由于竹子的这种精神和紫砂醇厚的内涵如此契合,为了追求心中竹的那一份君子之风,设计制作了“君子相贵壶”(见图1)。壶型清秀别致、用料考究、色泽和润,为了在格调上表现出君子之风,考虑在简洁的壶型上加以必要的配饰,吸取竹子的元素,让它们协调优美地糅合在壶体之上。壶身为抽象的罗汉竹节,在拍身筒时,尽量体现每一个部位向外的张力和气度,追求一种虚怀若谷的内在精神;壶盖轻合后壶身浑圆的造型不会破坏整体感,也与清竹的简洁高雅相呼应;壶嘴上微微扬起悄然欲出的小笋,造型抽象流畅,细品之下能感受到在不经意间显现的顽强,如竹枝般自然贴合壶身。壶嘴前段线条流畅,由两小段竹节屈弯而成,后段以竹节表现以期形成对比,严谨中透着俏皮,且出水酣畅淋漓。为了让壶嘴与壶身完美契合,更是为了体现想象中的那种流线美感,设计了壶身上部以壶嘴为首略带屈弯的小前端,呈现一种喜悦的动感。竹叶自壶嘴竹节处逸出,整体于浑厚中多了一份轻灵,壶嘴之上显露的生命感觉是那样的鲜活可爱,顿时使壶体显得生动灵活起来;以竹枝为把,借竹节的疏密对比来体现美感,又在靠近拇指拿捏处密集,也提高了拿捏时的摩擦系数,更符合人体工程原理。整体来看似乎还缺少那么一点点的优雅,于是在壶钮的设计中,把壶钮巧妙地设计成一截侧倾而出的罗汉竹节,俏小的壶钮随带几片灵巧的竹叶——一道美妙的点睛之笔与俏小的壶钮相呼应。在浑圆的壶身之下设计了三足轻轻支起,更显得壶身是那样的轻巧和柔美。

在“君子相贵壶”完成之际,透过壶的外表更多地关注壶内在的精神。置壶于案细细观之,莹润饱满,把玩时更有竹节的滑逸之感。轻轻转动壶把,壶身上那两只竹枝在小笋般壶嘴的引领下悦然而动,延伸出轻巧之美,自然和谐。微微扭动圆润的竹节壶钮,壶盖旋拧之下的金玉之声,更似传扬至远的君子之风。

在设计制作紫砂壶的同时领略了竹之美,清新淡雅的艺术妙境雅俗共赏,从古至今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人生贵有胸中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志趣,常借梅、兰、竹、菊来表现自己高雅拔俗的情趣,或作为自己品德的鉴戒。“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描绘得淋漓尽致。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足可垂范世人。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对竹不知倾注了多少情。竹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几近完美的形象。喜爱竹、欣赏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了我艺术创作的灵感,更是因为竹的天然本真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猜你喜欢

虚心壶嘴竹节
一次有趣的竹节人大战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求知若渴 虚心若愚
呆奇的故事
虚心求上
历 练
HPLC-ELSD法测定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