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寒梅竹傲然立,坚贞脱俗君子范

2016-05-30范黎风

江苏陶瓷 2016年2期
关键词:君子

范黎风

摘 要 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紫砂的创作也是如此。“梅情竹韵壶”以自然界中梅与竹的题材入壶,展示其生物形态的同时,表达了梅之情、竹之韵所共同蕴含的高雅纯洁、坚贞不屈的君子情怀,升华了梅情竹韵的人文意境,是一款兼具艺术形象和人文内涵的作品。

关键词 梅情竹韵壶;君子;贴塑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诗云“风泉二部乐,松竹三益友”,“岁寒三友”一说便始于此。松、竹、梅三种在寒冬时节仍可傲然而立的植物,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而我更欣赏梅之“凌寒独自开”的孤傲,而又不失寂寞中的婉约;更偏爱竹于风霜凌厉中之苍翠俨然,而又不失夜月下疏朗的浪漫。梅之情、竹之韵共同蕴含了坚贞不屈而又高雅纯洁的人文情怀。现把对梅与竹的这份特殊情感注入了紫砂作品“梅情竹韵壶”中(见图1)。

1 “梅情竹韵壶”的造型与装饰设计

“梅情竹韵壶”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设计而成,形制端庄、大气磅礴,同时又不失灵巧。壶体呈柱状,肩线与下收底折线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主视面,为装饰主题的表达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三弯流自肩线微微上翘胥出,如同自然界刚刚破土而出的竹笋,惟妙惟肖,富于生命的意趣。梅枝巧妙地弯成耳形把,随壶势而动,与壶流呼应。富有创意地把仿梅枝与竹竿的生物形态并在一起塑成桥钮,轻盈地落在拱形盖中央,从不同侧面可分别看到梅与竹的形态,实际上壶钮与壶身的装饰内容是巧妙呼应的,自然贴切。拱形盖的唇线极为轻盈,盖与壶口严丝合缝。下收底斜面与微斜肩相呼应,使壶体匀称而又层次丰富。圈底与壶口在形体上巧妙呼应的同时,支撑起了整把壶的气韵。壶身骨肉亭匀,壶体及流、把、钮线条挺拔,点、线、面过渡清晰、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梅情竹韵壶”的装饰很有创意,分别在壶身的两侧贴塑了梅花及竹子的形象。纵观全器可以看到翠竹在清风中摇曳的身影,仿佛还能听到竹林在清风中簌簌的声音;而在另一侧一枝寒梅绚烂地绽放,韧性十足的老枝上梅花或俏丽、或含苞,自然舒展,幽幽冷香随风袭来,独显灵韵。主体装饰巧妙地融梅、竹二君于一体,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梅之情、竹之韵跃然眼前。画面既与壶身融为一体,又层次分明,勾图细腻精致、生动逼真,尽得自然天趣。

整壶采用优质紫砂泥料全手工精制而成,色泽浑厚中不失明丽,整体布局合理,既不单调,又不累赘,经典中又见创意,古朴中不失雅致,营造出难得的视觉美感。

2 “梅情竹韵壶”人文寓意与精神内涵

作品“梅情竹韵壶”应用贴塑技艺作为主体装饰手段,颇有几分中国画的线韵之感。壶流、壶把及壶钮又以梅、竹入题注入紫砂花货的形象化语言来诠释,壶把、嘴、钮彼此呼应、意境统一,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审美效果。

梅与竹历来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这种对梅之情、竹之韵的情有独钟也成就了“梅情竹韵壶”这件作品。竹的空心代表虚怀若谷的品格;四季常青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意寓青春永驻;宁弯而不折是刚柔相济的做人态度;生生有节、竹节毕露则是高风亮节的象征。竹的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正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人格的追求;而梅花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凌霜斗雪、不趋荣利的峻傲都是难能可贵的,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激励人们立志奋发。“梅情竹韵壶”最大程度地彰显了士大夫的传统性格,是君子文化的集中体现。

在紫砂壶艺创作中,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一直是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梅情竹韵壶”也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一手法,巧妙地把梅与竹这对“岁寒二友”融入同一主题表达中,最大限度地彰显了“岁寒梅竹傲然立,坚贞脱俗君子范”这一作品主题,表达了人们崇尚君子高尚的情操,其人文寓意与精神内涵极为深刻。

3 结 论

“梅情竹韵壶”通过独特的造型及装饰设计,恰到好处地运用托物言志这一手法,巧妙地把梅与竹这对“岁寒二友”融入同一主题表达中,升华了“梅情竹韵壶”的人文意境,表达了梅之情、竹之韵所共同蕴含的高雅纯洁、坚贞不屈的君子风范,是一款富有艺术形象和人文内涵的作品。

猜你喜欢

君子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ffect of Liujunzi decoction (六君子汤) on advanced-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after first-line chemotherapy
君子之风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君子在野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洲上再无君子里
宝马M4 君子如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