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的格调

2016-05-30清风慕竹

文学少年(绘本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谢道韫王献之宰相

清风慕竹

优雅的姿态

东晋时,南阳人刘柳好《老子》,喜欢清谈,这倒也没什么,在那个时代,“人士竞谈玄理”,清谈是一种时尚。令人意外的是,他刚刚就任会稽太守,就要找人清谈,而对象竟然是一个寡居的女子。

这名女子名叫谢道韫,是宰相谢安的侄女,“书圣”王羲之的二儿媳。谢道韫是个才女,在她小的时候,有一天下起大雪,叔父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堂兄弟谢朗抢先说:“空中撒盐差可拟!”她摇头,回答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从此,“咏絮才”就成为女子才情的代名词。

谢道韫清谈的造诣很深,嫁到王家后,有一次小叔子王献之与客人谈玄辩论,结果弄得理屈词穷,渐渐不支,谢道韫听到后,派一个婢女悄悄给王献之递了个纸条,上面写着:“欲为小郎解围。”王献之喜出望外,对客人说了此事,这些人久闻谢道韫的“咏絮才”,当然求之不得。于是,婢女挂上青布幔,谢道韫置身帷幛之中,“申献之前议”,接着王献之的论点往下说,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客不能屈”,只好甘拜下风。弹指之间,她就帮小叔子打赢了这场辩论战。

刘柳早就听说了谢道韫的这些轶事,内心多少有些不服,所以才想一证真伪。然而手下人提醒他说,谢道韫有才不假,不过她刚刚经历了重大的人生变故,哪还会有清谈的闲心呢?

原来在隆安三年(399),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孙恩发动叛乱,进攻会稽郡,谢道韫的丈夫王凝之时任会稽太守。孙恩长驱直入,王凝之和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部死于这场战乱。谢道韫幸免于难,但她内心的那份伤痛可想而知。

刘柳心里没了底,于是托人婉转表达了清谈的想法,没想到谢道韫欣然接受了挑战。

这一天,刘柳“束修整带造于别榻”,备好了礼物,穿上整齐的礼服,端坐在特为他设置的榻床上。谢道韫则粉黛不施,素衣素袍,坐在帷帐之内。两个人交起锋来,谢道韫“叙致清雅,先及家事,慷慨流涟,徐酬问旨,词理无滞”,谈起了自己的身世,哀而不伤,回答刘柳的提问,义理通达。刘柳见她如此年纪,又遭遇这样大的不幸,但却风韵高迈,丝毫不失内心的高贵,不由得十分敬佩。

告辞出门后,他对身边的人感慨地说:“实顷所未见,瞻察言气,使人心形俱服。”意思是,他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出色的人物,光是看她的语言气度,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柳服了,原来一个人可以以如此优雅的姿态活着。她曾富贵无比,出身豪门,生活优裕,举手投足,都让人羡慕不已;她曾狼狈不堪,所有的亲人都惨死战火,这世间只剩下她孤独一人。但不论身在什么样的境遇,都不能让她失去高贵的优雅。

有人说谢道韫是魏晋风度中女性最杰出的代表,为“女中名士”,这话很有道理。她最令人钦佩的,不是美貌,也不是文才,而是那种“一任波澜既倒而宠辱不惊”的淡定,那种“穆如清风”的人生境界,那种“雅人深致”的优美姿态。

优雅无关贫富,物质的匮乏可以让她生活清贫,但却不能增加她脸上的愁苦;优雅无关容貌,岁月可以让青春、让美丽如风逝去,但却无法让她失去快乐的心境。

追求的境界

李沆担任北宋宰相,因为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当时的人私下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无口匏”,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闷声葫芦”。不爱说话,并不意味着思维短路,相反,他是个工作标准很高,要求很严,总在追求完美,眼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人。

李沆在白天上班时,神态严肃,行为举止都符合规范,没有一点越礼的地方。下了班,照说紧张一天了,应该放松一下了,可他在吃过饭之后,必定在书房里正襟危坐,思考需要处理的事情,即使感到劳累,也不肯躺着。他不仅自己如此,还把这种精神迁移到了别人身上,甚至连皇帝也不例外。

景德元年(1004)3月15日,明德皇太后不幸去世,仅仅过了两天,正在饱尝丧母之痛的真宗皇帝就接到了宰相李沆的一道奏书,内容是要求他立马上朝办公听政。

李沆不仅要求皇帝能够勤政,而且还经常变着法子给他心里添点儿堵,经常把当时天下所发生的一些灾祸,不管是水灾、旱灾还是盗贼等天灾人祸,都编辑汇总起来,直接向皇帝报告。而且越是看皇帝心情好的时候,越要告诉他一些这样的消息,弄得皇帝本来心情大好,一下子又不住叹息,黯然神伤。参知政事王旦很不解,觉得有的琐碎小事根本不值得一提,为什么总要弄出这些不好的消息让天子烦心呢?李沆解释说:“皇上还年轻,应当让他知道各地艰难的情况,经常怀着忧虑警惕之心。如果皇上不晓得天下百姓的疾苦,又如何能教化、治理天下呢?不然的话,血气方刚的皇帝如不沉迷歌舞、美色、珍玩,就可能搞些土木、战争。我老了,来不及看见,这是你未来的忧虑啊!”多年以后,宋朝通过澶渊之盟换得了暂时的和平,真宗果然大搞封禅、祭水、营造宫殿等劳民伤财的活动,此时,王旦想起李沆当年的预言,不由感叹说:“李文靖真是圣人啊!”

李沆做事都有自己的标准和依据,超越了他所设定的底线,即使是皇帝他也会大声说不。有一次,驸马都尉石保吉请求担任使相,这其实也就是一个没多大实权的荣誉头衔,真宗想关照一下这个女婿,就征求李沆的意见,不料却遭到了这位宰相的坚决反对,他说:“赏赐、加封的做法,都要有理由。石保吉因为是内戚,没有打仗的功劳,就封他为大官,恐怕会招来非议。”真宗心有不甘,“再三询之”,前前后后向李沆求了许多次情,可李沆就是不为所动,坚持当初的意见,这件事也只好搁下了。

工作上力求完美,甚至连皇帝也不怕得罪,可回到生活里,李沆却仿佛变了一个人。在一般人的想象中,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李沆的府邸纵然不是金碧辉煌,也该是深宅大院。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宰相府议事厅前的面积仅够一辆马车转弯掉头,这显然与宰相的身份十分不符,许多人不理解,纷纷劝他新修或扩建宰相府邸,对此李沆只是一笑,回答说:“这个宅子是传给子孙的,作为宰相议事厅,确实小了点儿,但作为家庭祭祀、举办礼仪活动的场所,还是绰绰有余的。”家里的墙壁损坏倒塌,李沆都没有关心过。有一天,花圃栏杆塌了,夫人告诉管理的人不要修葺,以此来试探李沆,李沆每天都从那里经过,可都视而不见,毫无反应。弟弟李维实在看不过眼了,也提及此事,李沆这才说:“朝廷给我的俸禄和赏赐,其实也够修房盖屋的,但佛法里说世界总是有缺陷,岂能事事都追求圆满如意呢?人生随时都可能结束,又怎么能久居在里面?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就已经满足了,我怎么能追求大宅子呢?”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完美,就像人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憾,李沆对有些东西殚精竭虑、苛求完美,而对有些东西则坦然面对、忽略不计,人生的境界就在这种加与减的选择中得以彰显。

猜你喜欢

谢道韫王献之宰相
王献之练字
王献之练字
《中秋帖》与“中秋”无关——王献之《中秋帖》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
中华宰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