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

2016-05-30顾坚男黄群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0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改革

顾坚男 黄群芳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对于思想教育具有极高的价值,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巨大的精神动力与诸多启示。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就是要明确“中国梦”赋予教师的职责和使命,要把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学的目标,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在改革实践中做好五个统一。

关键词:习近平;讲话精神;思政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8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观念的变化,把原本纯净的意识形态变得复杂起来,再加上各种腐败、丑恶现象,使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多问题。仅以文艺为例,就出现了“有数量缺质量: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低俗泛滥:把作品当‘摇钱树、当‘摇头丸;浮躁之风: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价值观缺失: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吹捧奉承: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1]。可见,德育大环境问题多多。这种现象折射到大学生身上,就会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信度,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这个问题。可喜的是,党中央及时认识到了社会大环境的问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任职以来,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采取了果断而富有实效的措施,全党全国为之振奋,这也给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习近平讲话精神的思想教育价值简析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其中有很多都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讲话精神的方向性。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意识形态领域却仍然存在许多偏差,很多人对“中国未来之路在哪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如何统一思想”等问题仍存在着困惑。这种情况的存在都是由于没有明确的、被大家公认的统一意志所导致的。而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则让我们的目标逐渐清晰起来、明确起来。习近平指出,面对新要求,要充分肯定与发扬党与人民所创造的光辉业绩,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2]。目标明确了,人们的思想混乱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學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有了统一的意志,明确了工作方向,那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让学生形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做让祖国放心、人民满意的一代新人。

2.讲话精神的动力性。德育无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低下,究其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当下不少思想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也存在自身底气不足的问题。例如,当教师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时候,总会碰到相左于教学的信息。学生头脑中如果接触到了这些负能量的信息,是很难接受教师的有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教育的,这一点,教师是知道的。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就存在着主观动力不足的问题。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看到了目前我国存在的信仰缺失、权钱、权色交易等问题,为了良好的社会风气的树立,大力整顿教育文化市场,提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道德建设,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3]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一方面是对整顿社会风气的要求与督促,另一方面也营造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或者说是为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与政策支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领会、吃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时就会有无穷的动力。

3.讲话精神的愿景性。理想信念能凝聚人心、激励斗志、鼓舞干劲,是一个团体、政党、国家众志成城的宝贵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愿景性的目标追求。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声,提出“到2020年,让中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这些,都让人们信心满满,对未来充满希望。而这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及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极佳的机遇与有力的支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有心中有梦想、有目标,才会有激情、有动力。教师最大限度的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价值与魅力,配合富有激情与感染力的讲授,并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有机融为一体,这又会与学生在广播电视、网络中获取的有关思想产生共鸣,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才会较为顺畅的实现。

二、讲话精神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启示

1.要明确“中国梦”赋予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而一直以来制约教师主观能动性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自身的思想、态度问题。首先,要确保教师认真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中国梦”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的“人民的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深知这样的时代下我们肩负的神圣使命,用“中国梦”激励自己出色的完成好教育人、引导人的任务。其次,要吃透“中国梦”所展示的时代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悟“中国梦”所体现的时代精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政治上有坚定的信念,同时要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与理论素养,这样才会自觉并有能力去深化思政课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最后,要对“中国梦”所蕴含的具体问题做出解答。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有把一般的、抽象的理论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的能力,也应该担负起这个重要职责。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化一般为具体、化抽象为形象。

2.要把培养合格社会公民当作课堂教学的目标。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应该把发展当作课堂教学的主题。为此,就要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回归育人本位,那就是要明确一个基本点,即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突出一个重点,即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当作教学改革的重点;要树立一个总目标,即要培养既能全面发展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只有这样去改、去做,思政课教学才能由知识本位转为能力本位。在具体的教学改革中,要注意系统性、导向性及高效性的有机统一,教师在授课时,目标导向要准确到位、情感激励要恰到好处、反馈调节要及时灵活,让课堂教学精彩起来、活跃起来。

3.要自觉把红色文化当成重要教育資源。思政课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还要注意吸收和弘扬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我国近百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勤劳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不屈不挠、流血牺牲、艰苦奋斗和突破创新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与民族精神的结晶。它突出的体现了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优秀中华儿女,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精神与我们的奋斗和追求融为一体的过程。它具有鲜明的先进性、科学性、民族性和大众性。在诸多文化中,红色文化以其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革命理想、鲜明的价值取向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不竭的精神动力。

4.要始终坚持五个统一:①要做好教与学的统一。教与学的统一重点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网络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完美的统一起来。②要做好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想把课上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一定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真功夫,要善于用理论分析当今实际、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理论的“钥匙”要能打开实际的“锁”。③要做好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时,在确保能够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丰富的理论素养的同时,更要根据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行为上的教育,注重用鲜活、典型的实例引导学生,使学生在知情意行上达到高度统一。④要做好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搞好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和课外活动等隐性课堂的形式,甚至通过与家长的互动完成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⑤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所谓原则性是指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遵守政治立场的底线原则,要严格遵循中央要求,坚决执行政治纪律,对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不仅要传达及时,更要传达到位,容不得半点马虎。所谓灵活性就是知识的呈现方式、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批8种文艺怪象句句到肉针针见血.[EB/OL].央视网,2015-10-15.

http://news.cntv.cn/2015/10/15/ARTI1444880097087276.shtml

[2]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EB/OL].新华网,2013-06-26.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26/c_1162994-

39.htm

[3]习近平.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实现中国梦凝聚有力道德支撑[N].人民日报,2013-09-27.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改革创新(二)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