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计算机基础‘微课’”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研究

2016-05-30袁良凤叶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计算机基础计算机

袁良凤 叶文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基础‘微课”的发展很快,举国上下非常重视。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主要应用于课前的预习,课中的辅助教学和课后复习。其主要特点是在线学习、反复学习和自主学习等。目前,高职院校为了打造适合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需积极地利用好“计算机基础‘微课”这一新兴教学手段,以提供“自助餐式”的教学资源库为出发点,加大“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的艰涩与研究,促进其能帮助学生掌握要点,理解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按课程教学要求掌握必要的岗位技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岗位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微课”;计算机;教学资源库;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45-02

一、项目的目的意义及立项依据

为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重要文件精神,推动高职高专院各专业教育教学专业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提升高校课堂教学的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进高职各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及院级、区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或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推广。

二、主要研究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水平

1.主要研究内容。利用“计算机基础‘微课”发展大环境,提出一种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策略,建设一个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做”一体化的平台,清晰明朗地课程导航目录,方便学生在平台下自主选择学习教学资源库,按需搜索针对性素材;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每个学生均可自主地登录平台后,找到或挖掘所需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内容的学习。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下列这些方面:①建立便捷课程导航目录和人性化地个人自主学习空间。在线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者的学习核心需求是发现或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加上功能齐全,内容丰富和布局合理的个人学习空间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们同样是重要的。②设置实时个人学习计划服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学习的环境里,学生们的学习(课前预习、课中辅助和课后复习)自由度较高。因此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平台的设置学习计划模块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养成做课程学习整体规划的良好习惯,为将来能够有条理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③设置随时记录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等服务。学生们在上网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可以随时随记录课程内容多少,学习进度,以及学习心得或整理知识碎片,通过标注、标识实现精准记录和保存学习过程。④设置网络环境下师生间的问、答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师生见面次数有限,缺少沟通的问题。⑤提供无纸化在线练习与测试服务。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需要,针对性的出些练习题供学生课堂巩固,也可以设置成封闭式与开放式两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既可掌握基础性知识模块,又能锻炼高阶学习提高。

2.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加强和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水平和理念,时刻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支持“线性”“非线性”教与学的合理搭配。多从学生的“学”考虑,在方便“学”的大前提下,建设基于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①将培训进行到底。学院层次的培训,希望学院能够提供为推行“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对“计算机基础‘微课”概念、应用的介绍让大家了解“计算机基础‘微课”;通过展示区内外优秀计算机基础“微课”应用的案例,从感官上感受“计算机基础‘微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以及改进实际教学的积极影响力,从而对采用“计算机基础‘微课”形式进行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软件制作培训让大家体验计算机基础“微课”视频制作的过程,普及性培训有利于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的推行。深入区内外培训,为有效开展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建议组建一支相关的高素质的队伍。为此,需要在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双向选择组建更大的队伍,再对这支队伍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细致而又深入的地师资培训,这是对我院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建立“微课”教学资源库极其应用或实践的前提条件。为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通过展示一系列的计算机基础“微课”课程的优秀案例,以实际教学顺序为主线来建立,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在培训时,为参陪人员建立以学生学习规律、专业需求、知识构成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的“微课”视频整体架构认意识。为有需要的教师梳理课堂内容,规范整理和设计出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群。建立起计算机基础“微课”视频群体性结构。②将考试手段、考试方法和课程评价方法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改进考试手段。原来的课程考核以期中、期末考试,改成分阶段、模块化的多次考核;改变考试方法。原来采用“笔试+机试”的考试方法,现在改革后采用无纸化在线考试。既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又免去了学院教务部门安排考试场地的麻烦。与此同时,也省去了教师们出卷、改卷的环节;改革评价方法。原来的考试手段或方法最终的都是对学生学习结果性的评价。改革后,采用模块化,分阶段进行考试,把结果性评价改成了过程性评价。以上三个方面的改革,在也体现在建立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前中后各个环节。③优化资源,分工协作。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的制作,不优化资源合理分工是不行的。根据课题组成员性格特长进行分工,分工后达到各人做自己擅长的部分;根据课题组成员毕业专业选择制作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制作与教学内容同步的微课视频。④从学院、系部到教师和学生多方面考虑,大家齐心协力努力实现学院优秀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和推广工作。通过各种团队教研活动、微课大赛的评比等手段让优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课件或课程教学网站走出去,实行在线共享为更多的教育或学习者所用,扩大我院教学成果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切实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微课”资源库的利用率。给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带来普及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资源。

三、项目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项目可行性分析:首先,项目负责人是我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长期在一线从事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指导实验实训的经验。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也都来自教学一线有非常深厚的授课经验;并且所受教育程度较高,具有硕士学位的有3人,在职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1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助教1人,见习教师1人;五十岁以上1人,三十岁以上的5人,20岁以上1人;每个人都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都对相关专业有一定的渗透和研究,课题组整体是一种职称、年龄、学术水平合理的有机组合,可以保证研究工作顺利地开展。其次,公共部和各系部提供的机房可以保证学生上课时1人有1机,可以说本项目的实施从人员配备、教学资源库、科研设备以及成员的时间精力等方面都可以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成果和效果

成果形式:教学方案,论文;实施范围:区内外大部分专任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受益学生面:我院2013级及以后各系新生。

五、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为在线应用:整个计算机基础“微课”视频群挂网分享,向广大师生及社会学习者共享网络资源。

2.课程资源库视频简短,非常适合学生有选择性、目的性、补缺性的“主动”学习。

3.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好: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可以作为“翻转”课堂的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过程以及课后复习的重要载体,得到比较好的应用。可以预计到的是:作为计算机基础在线学习课程的教学资源库,以及无纸化在线考试平台的上线运行,我院未来几年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形式必将一片大好。在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下,也能生机蓬勃的迎接新趋势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课程“微课”教学资源库将成为最有前景的教育技术之一,受到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注。

六、结语

利用“计算机基础‘微课”发展大环境,提出一种适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策略,提供一个为广大师生员工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利用网络搜索有用资源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这个专业工具更好地为自身专业和未来就业、择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小利.用“计算机基础‘微课”把教学设计的精彩亮出来[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e2cf620101efyn.html.

[2]唐丽娟.基于计算机基础“微课”的教学资源库开发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9).

[3]刘建华.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共享平台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

[4]周新成.基于校园网的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资源库平台的建设与应用[J].教师:下,2014,(11).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库计算机基础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