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间边界切换优化分析
2016-05-30李海侠
李海侠
摘 要:随着网络覆盖的扩大、用户数目的增加及移动网用户的移动性,目前地市之间网络覆盖逐步接壤,调整好局间无线参数是日常优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无线关键参数包括LAC、CI、PSC、频点等信息,尤其是PSC的规划使用是从基站建设初期的规划到测试验证到日常网优工作都需要时刻关注的参数,PSC规划不合理会导致网络出现各种问题。
关键词:边界 切换 局间 优化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b)-0005-02
1 问题描述
通过核心网优化平台AIuCs切换质量分析模块提取数据发现,承德U900网络到秦皇岛U900网络的切换全部失败(如表1)。
2 问题定位分析
通过切换失败记录跳转和钻取信息,提取到承德U900网络切换到秦皇岛的CI=35718,即青龙杨树底下东U1小区,而承德U900小区没能够提取出来。承德网优中心采取4项措施进行问题排查。
第一, 通过谷歌地图分析承秦交界的基站分布情况,承秦交界站点小区为秦皇岛的青龙杨树底下东U1小区和承德的宽U大石柱子乡双松汀RU2-1/宽U大石柱子乡双松汀RU2-2,距离为6.6 km,存在切换的可能性,但是可能性不大。
第二, 核查邻区关系,邻区关系正常(如表2)。
第三, 立即获取秦皇岛最新的基础数据库,和承德U900现网中定义的青龙杨树底下东U1小区信息做数据比对,重点核查LAC、CI、PSC、频点等信息,信息准确无误(如表3)。
第四, 跨RNC的硬切换导致的迁移属于硬切换伴随迁移(语音业务),正常流程如下。
(1)SRNC向MSC发送要求迁移消息RELOCATION REQU
IRED。
(2)MSC向DRNC发送迁移请求消息RELOCATION REQU
EST,要求DRNC做好迁移准备(即准备所需资源)。
(3)DRNC采用ALCAP协议发起Iu接口用户面承载的建立。
(4)DRNC向MSC发送迁移请求应答消息RELOCATION REQUEST ACKNOWLEDGE,通知MSC迁移所需的资源已经准备好。
(5)MSC向SRNC发送迁移命令RELOCATION COMMAND,通知SRNC可以进行迁移。
(6)SRNC通过CN向DRNC发送迁移触发消息RELOCATION COMMIT。如果存在支持无损迁移的RAB,那么数据转发所需的PDCP和GTP-U的序列号从这条消息带过去,然后SRNC就启动数据转发。DRNC收到RELOCATION COMMIT消息后成为SRNC。
(7)DRNC向MSC发送迁移检测消息RELOCATION DETE
CT,通知MSC检测到迁移触发。
(8)DRNC向UE发送UTRAN移动信息消息UTRAN MOBILITY INFORMATION,消息中包含新的U-RNTI等信息。
(9)UE向DRNC发送UTRAN移动信息确认消息UTRAN MOBILITY INFORMATION CONFIRM。
(10)DRNC向MSC发送迁移完成消息RELOCATION COM
PLETE,通知MSC迁移已成功。
通过对切换失败信令分析发现,SRNC向CN发起RELOCATION REQUEST,并且CN下发了RELOCATION COMMAND,步骤5已经完成,之后SRNC向CN发送RELOCATION FAILURE,失败原因为Iu口传输连接建立失败,没有实现DRNC和CN的连接。
既然MSC向SRNC发送迁移命令RELOCATION COMMAND,通知SRNC可以进行迁移,说明DRNC已经核查通过了相关信息,并且准备好了所需资源,允许UE进入,应该是无线环境恶化、干扰、基站故障等原因导致。
通过扰码核查发现,青龙杨树底下东U1小区PSC=26(秦皇岛),宽U大石柱子乡电信RU3-3的PSC=26(承德),属于同频同扰码,二者位置及跨RNC的邻区关系为:青龙杨树底下东U1、宽U大石柱子乡电信RU3-3与宽UL汤道河镇大柳条沟北庄RU2-1、宽UL汤道河镇大柳条沟北庄RU2-2都有邻区关系。
此外,跟踪切换失败的用户发现,用户主要活动区域在大石柱子乡周围,因此怀疑切换失败和扰码复用距离不足有关。
3 解决方案
把宽U大石柱子乡(电信)RU3-3主扰码由26调整为501(如表4)。
4 优化结果
在30日扰码修改之后,语音业务承德到秦皇岛的切换失败次数为0,请求次数也为0。
5 结语
扰码复用问题解决以后,切换请求消失,说明原来切换请求并非真正的切换请求,而是UE在承德区域内监测到PSC=26信号,解码错误,认为是秦皇岛青龙杨树底下东U1小区信号,故而发起重定位请求。
注:如果扰码修改以后,切换请求次数保持不变,切换成功率提升说明原来切换请求是跨RNC所需要的,是扰码干扰导致切换成功率低。
参考文献
[1] 吴超.提升WCDMA系统切换成功率的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0.
[2] 陆华雄.村村通邻区优化分析[C]//中国通信学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