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非物质劳动研究
2016-05-30巩在峰
巩在峰
摘 要:非物质劳动既是一个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比较前沿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正确认识非物质劳动的内涵、特征及其与物质劳动的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性发展、培育非物质化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化;非物质劳动;劳动性质
中图分类号:B023.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001-01
在从物质主义向后物质主义时代转向的过程中,非物质劳动作为理论和现实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和思考,推动了人们对非物质劳动研究的深入。
“非物质劳动是生产非物质性产品……比如观念、形象、交流方式、情感或社会关系……的劳动”[1],与“物质劳动”相对应,非物质劳动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只不过直到安东尼奥·奈格里和迈克尔·哈特合著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出版,人们才开始重视对“非物质劳动”的研究。
据大卫·卡姆菲尔德考察,对非物质劳动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主要有保罗·维尔诺、毛里齐奥·拉扎拉托、安东尼奥·奈格里等当代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学者,以及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和法国马克思主义者迈瑞·文森特等人。这个概念还受到后结构主义者福柯,尤其是德勒兹和迦塔里的影响。他们从生产劳动的新变化出发,认为生产劳动存在着由物质性向非物质性转化的趋势。拉扎拉托认为,所谓非物质劳动,就是“生产商品的信息内容与文化内容的劳动”[2]。拉扎拉托认为这一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生产商品“信息内容”的活动,另一方面是指生产商品“文化内容”的活动。哈特和奈格里虽然深受拉扎拉托对非物质劳动认识的影响,但对非物质劳动理论的发展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认为“非物质劳动即生产一种非物质商品的劳动,如一种服务,一个文化产品、知识或交流”[3]337。他们将非物质劳动划分为两类:“第一种方式主要涉及智力或语言的劳动,……其他主要一类形式称为‘情感劳动。……情感劳动是一种生产或操纵诸如轻松、愉快、满足、兴奋或激动等情感的劳动”[4]35。简单地说,非物质劳动就是指智力劳动和情感劳动。
通过哈特、奈格里以及其他学者们的分析和考察,我们可以看出非物质劳动具有以下特征。
(一)劳动时间和场所的广延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间的区分具有确定性和特殊意义,如劳动时间就是劳动时间,休闲时间就是休闲时间,生产和生活的界限也很明确。对企业里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工人来说,在休闲时间和日常生活中,一般不涉及生产劳动中的事情。物质生产劳动由单位时间的产出来衡量,可是在非物质劳动中,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生产和生活的差别已经变得模糊,出现了劳动休闲化、休闲劳动化以及生产生活化、生活生产化的趋势。因为智力劳动或情感劳动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在规定工作的时间、走路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娱乐旅游的时间,甚至在睡梦中都有科学和方法的创新。与工作时间变化相对应,非物质劳动的工作地点也在扩展,不仅在办公室里会突然想到一个主意,也可能在洗澡或睡觉时想到它。在产业分布上,非物质劳动不仅呈现在服务业中,也体现在工业中,甚至在农业中。非物质劳动的这一特点在资本主义社会扩展了资本主义的剥削。不像过去企业里的工人那样离开车间就不能工作了,同物质劳动相比较,智力劳动或情感劳动受场所的影响要少得多。
(二)劳动性质的同质化
哈特和奈格里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这是由生产不同商品的具体(下转14页)(上接1页)劳动所决定的,因为生产不同商品的具体劳动具有本质的区别。“然而,随着今天计算机化的生产,具体劳动的异质性已趋于减少,计算机化的劳动可能完全涉及到同样具体的活动……即控制符号和信息”[5]。由于计算机化的生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差异日趋减少,劳动越来越转向没有质的差别的抽象劳动,从而使得劳动出现同质化的趋势。
(三)劳动形式非物质化
由于非物质劳动是生产非物质商品的劳动,包括那些生产知识、信息、技术等无形成果的科技人员的劳动以及网络办公等计算机化的劳动,其产品是不可触摸的,如在各种服务、人际交往或情感劳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服务态度以及各种幸福、兴奋或满意的感觉。非物质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只不过商品的形式不同,是非物质形式的,与企业里生产物质产品的工人的劳动相比较,很明显具有非物质性的特点。
(四)劳动效益的生态化
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主要是物质劳动霸权的时代,尤其是工业经济时代,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以及通过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将自然看成是资源的“水龙头”和废弃物的“污水池”,使人类陷入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通过非物质劳动能更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通过对非物质劳动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非物质劳动的确不同于物质劳动。但这并不是说非物质劳动与物质劳动没有联系。实际上,非物质劳动和物质劳动相互渗透,没有纯粹的非物质劳动,也没有纯粹的物质劳动,它们是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不同侧面,是不同的劳动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非物质劳动与物质劳动的作用和地位不同。任何非物质劳动都要以物质为基础,同样,任何物质劳动都渗透着非物质的因素。实际上,“所有从事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仍然是物质的……它像所有劳动形式一样,都涉及我们的身体和头脑”[5],其产品往往要以物质为载体。劳动包括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引起的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