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2016-05-30张丽媛
张丽媛
摘 要 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要求服装行业注重服装的裁剪设计,纺织类高校为服装行业培养具有服装设计、裁剪等技能的人才。立体裁剪教学是服装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培养学生立体裁剪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很好地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本文就对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合理改革意见。
关键词 服装 立体裁剪 教学 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48
Abstract People's aesthetic level constantly improv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sign of the garment, texti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he clothing industry training with fashion design, tailoring and other skills. Three dimensional cutting tea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in fashion design, trai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which is good for students to enter the society after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pplied to work practice.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of three dimensional cutting,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garment; three-dimensional cutting; teaching; analysis; suggestion
0 前言
近年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人民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对服装的设计、立体裁剪、潮流元素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服装人才,各大纺织类高校开始注重对学生服装立体裁剪专业技能的培养,将立体裁剪列为必修课程。另一方面,服装立体裁剪教学不仅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服装审美、对时尚的敏感度、提高设计质量等能力。因此,要将传统的服装立体裁剪课程转化为现代创新型的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立体裁剪能力。
1 关于服装立体裁剪的概况
1.1 服装立体裁剪的发展简介
服装立体裁剪的专业名称是服装立体结构设计,属于服装设计的一种,是偏向于手动技能的设计能力,其能力具体表现是需要裁剪手动技能和设计灵感相结合。服装立体裁剪属于服装潮流文化发展的一种,最先在欧洲流行,随后传入日本地区,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重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服装工业,引进了服装立体裁剪文化。服装立体裁剪具有将服装造型设计灵感通过用布料的裁剪来实现的特点,是属于最原始的一种服装结构设计形式。
1.2 服装立体剪裁的具体内容
服装设计具有两个基本理念:一是满足人体体型结构,具有合体性和舒适性;二是满足人对服装的外形审美,符合服装潮流发展趋向。服装立体裁剪将设计抽象理念和设计实践结合在一起,裁剪的过程一般是将布料覆盖人体模型或者服装模特上,通过对布料的分割、折叠、抽缩等方式将脑海中的设计构造好,然后将摆好的衣服结构进行分割剪切,平放在纸样用纸上,然后就能得到一个服装的样板,最后利用机器或者手工进行缝合修剪就能得到最初的服装样板。
1.3 服装立体裁剪的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必须有较高的服装时尚敏感度、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服装裁剪技术,提高学生的服装立体裁剪能力是培养综合性服装人才的重要内容。服装立体裁剪从理论、技术上都能满足服装的设计理念创新和服装生产的要求。尤其在当今,各大服装品牌、服装奢侈品,例如香奈儿、古驰等,对服装立体裁剪的设计技术十分注重,价格走亲民路线的服装品牌,例如only女装、韩国依恋服装品牌不仅重视服装立体裁剪结构,还十分注重自身品牌风格路线定位以及潮流元素的融合。拥有较强的服装立体裁剪能力是设计一件优秀服装作品的基础和前提,仅有设计理念而没有立体裁剪能力,是无法完成优秀服装作品设计的。
2 立体裁剪教学现状
近年来各大纺织类高校开始将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列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裁剪专业技能。但由于教学理念不正确以及学科教学发展时间较短,且或多或少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目前的服装设计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设计理念和裁剪技能相分离
收集相关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调查,得知一个较为突出的教学问题,就是在各大纺织类高校中,对服装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往往是完成一件服装作品成品的制作,毕业设计的作品很少有设计和裁剪相结合的优秀服装作品,多数都为具有优秀裁剪功底但缺少设计创意的,或者是具有先进的设计创意但缺少良好的布料裁剪功底的作品,设计理念和裁剪技能不能相结合。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教师把服装设计理念教学和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分开,在理念设计课上注重对学生图纸上的设计作画和灵感培养,在服装立体裁剪课上让学生机械模仿布料的裁剪技能,只注重裁剪手艺和操作手法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
2.2 课程设置缺少衔接性
服装专业课程内容一般包含有服装的平面结构制图、服装工艺学和人体工程学、服装美学、服装材料学、服装立体裁剪学等,但目前服装高校在进行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时没有注重与其它课程进行衔接教学,导致出现知识重复教学和断层的现象。例如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安排在第一、第二学年,人体结构学却安排在第二学年,服装立体裁剪课程需要对人体结构进行了解才能更好地学习,这种缺乏衔接性的课程设置会导致学生在第一年学习服装立体裁剪时缺少很多基本的人体结构知识基础,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服装立体裁剪的内涵。
2.3 缺乏教学资源
我国服装教学发展的时间相对西方较晚,无论是在教学模式还是教学资源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尤其是教学资源较为欠缺。很多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会选择出国深造,以便更好地进行服装专业学习。目前我国服装院校的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所使用的教学资源一般是白坯布,学生利用白坯布进行服装在人体结构上的设计和剪裁演练。白坯布操作手法简单,能让学生快速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结构设计,但却不能让学生通过白坯布直观感受到服装造型的成品的质感,长期使用单一的白坯布进行造型构造,容易降低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审美眼光。
2.4教学理念亟待更新
我国众多服装专业的学生选择到西方国家去深造,反映出我国服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的服装教学理念较为陈旧,还存在着“重设计,轻实践”的理论式教学理念,认为服装专业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理念,只要设计好,作品就会有工厂帮助打样板,不需要太多的裁剪技能手艺。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忽略了服装立体裁剪也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内容,学生能在服装立体裁剪的过程中不断修改脑海中的设计理念,与设计理念相辅相成才能制作优秀的设计作品。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是在立体裁剪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用大部分时间先想好作品设计,然后进行机械性的裁剪教学,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的摆布和裁剪步骤进行模仿。
3 改革服装立体裁剪教学
传统的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了,必须对服装立体裁剪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树立先进正确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针对目前服装裁剪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要改革服装立体裁剪教学,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手工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服装实践能力。将服装设计理念相关课程和服装手工操作的课程相结合,在服装立体裁剪教学中融入设计理念,将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服装专业能力。做好每个课程设置的衔接工作,保证学生能将各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应用。另一方面,各大服装高校可以参考世界著名服装学院的教学发展模式和理念,例如法国的ESMOD、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美国帕森设计学院、中国北京服装学院等。
3.2 开展合作性的服装立体裁剪教学模式
在服装立体裁剪教学中,各大纺织类服装高校可以尝试采用合作式的裁剪教学模式,通过以合作为学习中心,利用学生小组合作分工的形式开展裁剪教学。这种合作式的裁剪教学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裁剪手工技能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的教学,发现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及时讨论解决,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他人优秀的设计理念和练习裁剪工艺手法。教师在布置裁剪任务的时候可以适当提高难度,高难度的裁剪任务会更加促进小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必须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这种合作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裁剪操作能力和服装创新设计能力。
3.3 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要丰富教材内容,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理论和技能,可以在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服装立体裁剪的优秀作品或者视频提供给学生欣赏,亦可以提供一些优秀服装设计师对服装立体裁剪的看法,这些丰富的教学素材能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优秀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设计灵感。
3.4 平面与立体结构设计相结合
相对于平面结构设计来说,立体裁剪结构设计更复杂,是高水平的服装设计。平面服装结构设计主要以公式进行推算,简单方便,适用于宽松型的服装设计,目前国内教学还是偏向于平面结构设计。平面和立体两者结构设计在不同的服装上有不同的应用,因此在推行立体裁剪教学时,要注重和平面结构设计的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一件优秀服装的设计和制作,往往需要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结合才能完成,教师在进行立体裁剪教学时,可以给出指导建议。对于熟悉简单的部分可以先进行立体裁剪操作,较难的部分应用平面裁剪,等对较难部分的裁剪手艺较为成熟时尝试进行立体裁剪;对肩膀等不易准确裁剪的部位可以进行立体的轮廓画线再进行平面裁剪;在白坯布上进行平面画线裁剪留出部分布料余量,然后进行人体模型试穿,使用布的余量进行立体裁剪修改。这种先平后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服装裁剪的准确度,掌握立体裁剪的工艺手法。
参考文献
[1] 顾春华.“立体裁剪”与“服装设计”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美与时代(上旬),2014.
[2] 刘丹.服装立体裁剪的合作式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2016.
[3] 程冰莹.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改革与探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3.
[4] 吴永红.服装设计专业立体裁剪技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3.
[5] 韩耀红.服裝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6] 杨柳.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