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哲学基础与美学规范

2016-05-30武江丽

科教导刊 2016年22期

武江丽

摘 要 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声乐演唱传统的同时金铁霖教授也在声乐教学中融入了必要的时代元素,这更加符合这一时期民众的审美需求,其声乐教学成就令人瞩目。其声乐学派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成功结合。本文针对金铁霖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的哲学基础与美学规范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金铁霖 民族声乐教学 哲学基础 美学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8.030

Abstract As a professor, Jin Tielin not only inherited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 of vocal music performances but also integrated some necessary elements of the era into vocal music teaching, which agrees with people's aesthetic tastes and gains great achievements. The formation of vocal music school is a successful combin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eeply analyze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and aesthetic norm of Prof. Jin's na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Key words Jin Tielin; na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philosophical basis; aesthetic standard

作为沈湘的学生,金铁霖主要学习的是传统意大利美声唱法,无论是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还是中央乐团工作期间,金铁霖对于声乐教学的兴趣都丝毫未减。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金铁霖试图将美声唱法元素与中国传统民歌风格相融合,力求实现对民族声乐演唱风格的创新。于中国音乐学院教学之后,金铁霖先后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声乐人才,这其中就包括了彭丽媛、张也、阎维文等优秀声乐艺术大家。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民族声乐的恢复时期,金铁霖教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声乐教学探索,从哲学基础与美学规范等方面实现了对民族声乐教学的革新,这在声乐界产生了重大反响。

1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哲学基础

从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溯源分析,金铁霖教授深刻意识到声乐教学“兼容并需”的重要性,在处理好“继承与批判”关系的同时也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在对我国传统曲艺、戏曲以及民歌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金铁霖认为“混合声”应当成为我国民族声乐的色彩体现。由于表现风格及剧种的差异性,在真假声比例和方法选择方面也应对应有所转换。这一“混合声”即为真假声的混合,将结实、浑厚的真声与圆润、柔美的假声相结合。演唱过程中混合声的色彩与民族语言吐字发音的规律更加相近,使得吐字发音的过程更加响亮和清晰,这与民众的审美习惯也是相符合的。这一“一分为二”的哲学原则对于各种声乐现象的分析使得个体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互联系,通过辨证否定观思想来处理好保留与扬弃之间的关系,这对于艺术家本身而言也是有效的发展与丰富过程。另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相应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整体民族声乐水平。我国民族声乐种类丰富,并且不同的民族声乐包含了该民族的文化特征,彰显出该民族的文化内涵。学生必须掌握不同的演唱方式才能淋漓尽致地将该民族声乐的优势表达出来。因此,在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中,尤其注重实践教学,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才能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声乐的不同之处,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掌握各种演唱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民族声乐演唱水平。

从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金铁霖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声乐教学标准。这既是金铁霖人才选拔的标准,同时也是民族声乐教学的目标之一。无论是歌唱艺术家还是学生,都不可能时时刻刻做到与七字标准相符合,因此金鐵霖在民族声乐教学中也会鼓励学生充分展现出自身的个性与演唱实力。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金铁霖也始终秉持着一分为二的原则,针对学生演唱的评价,一些教师的话语过于绝对,像是“你的演唱没有一句在调上”或是“你的演唱无懈可击,没有一点缺点”。这些过于绝对的评价态度也不应当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出现。同时,在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中一贯遵循艺术规律。民族声乐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其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视艺术发展的规律性,不受人为意识的干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声乐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学生在民族声乐演唱时同样遵循艺术发展的规律,处理好艺术与生活、时代的关系,不断掌握更加丰富的演唱技巧。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还坚持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出发,始终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统一与对立的,并且相互矛盾的方面也会因为某一特定的条件变得相互融合与依赖,甚至会朝着相反的方向靠近。这即是事物对立而统一的一种状态呈现。对于声乐教学活动而言,教学正是从歌唱发声生理机制方面完成声乐演唱,这一工程塑造的有效性不仅与学生自身的演唱技能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对学生今后的演唱事业发展有必然关联。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过程中,金铁霖教授总结出声乐演唱与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理论之间的互相对应,认为这是解决声乐演唱根本性问题的关键所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原理不仅解决了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顽疾”,与此同时也使得原有模糊的声乐理论概念更加清晰,打破了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使得学生的声乐演唱过程更加顺畅。除此之外,在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中注重教学相长。在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中,十分注重“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纵观民族声乐教学,“教”与“学”是一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多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吸取别人的演唱技巧,不断丰富自身的演唱经验。同时,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切实掌握学生的实际演唱水平。从而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民族声乐教学。学生应该积极总结自身的演唱经验,主动思考,深入探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民族声乐综合水平。由此可见,在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中,积极遵循相关的哲学基础能够显著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顺利进展。

2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美学规范

民族声乐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灿烂文化的凝聚,这一独具魅力的声乐艺术可追溯至《诗经》时期,无论是乐府楚辞还是宋词元曲,都集合了乐、舞、诗等元素,是民族传统文化在艺术审美过程中的有效呈现。金铁霖教授“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声乐教学标准的提出是对中华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一种概括与总结,同时也是时代发展背景下群众音乐审美需求的一种体现,它有着极其显著的时代发展特征。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中美学规范集中体现在声音品质的要求方面,认为声音条件和声音技术是完成民族声乐演唱的关键所在。而声音条件也与演唱者本身的歌唱素质有着密切联系,在掌握正确演唱方法的基础之上更好地提高自我声音技术,这对于声乐作品情感表达极为重要。金铁霖教授的民族声乐教学将科学性作为自身的根本教学原则,认为科学的声乐演唱方法应当是全世界范围之内的,它是唱好民族声乐作品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也是融合各种民族声乐作品类型的有效路径。从民族差异性和地域差异性角度分析,艺术审美要求所对应的语言特征和表演风格也应当在民族声乐演唱中有所体现,这对于演唱者的精神气质以及个性魅力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铁霖教授指出,除了基本的通俗、民族及美声唱法之外,还应当存在“美通”、“民通”、“美民”这样的结合式唱法,具体结合方法的选择自然与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效果有着直接联系。多样性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使得演唱方法方面也表现出对应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特征,在科学性的美学规范要求之下,各唱法之间并不存在本质差异。

当前多元化聲乐艺术演唱背景之下,金铁霖教授主张民族声乐的发展在承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有所突破和创新,这是时代元素与文化艺术的有效结合,与此同时也是与群众审美需求的互相对应,是对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美学规范的细致描绘。作为音乐、诗词及歌喉的完美结合,民族声乐演唱在传递情感的同时更是对演唱者心声的一种阐述,因此只有深入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与精髓才能更好地将其融入声乐演唱过程之中,更好地实现传情达意。金铁霖教授歌唱艺术是众多音乐艺术形式中最能够表达内心真实情感的一种方式,演唱者除了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声音技巧和演唱技巧之外,更需要从字里行间中体会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深入理解艺术家作品创作的意图,以基本情绪作为出发点来对作品进行合理有效的二次创作。金铁霖教授指出,只有切实做到“用心聆听、用心感悟”,这样的声乐演唱才是有血有肉的,是有生命价值的艺术整体,其艺术形象的矗立也势必将更加自然。

综上所述,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探究集中于对艺术创作空间的拓展方面,力求在多变的声乐艺术风格中融入更多的时代发展元素,满足人民群众日趋变化的艺术审美需求。从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哲学基础与美学规范不难看出,其民族声乐教学体系的构建既是他审美理性的集中体现,与此同时也代表了艺术家在声乐艺术教学中所坚持的哲学规范,这也成为了金铁霖教授毕生所追随的民族声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M].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2004.

[2] 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4] 刘正维.音乐的遗传基因[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