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高职学生管理中激励方式的运用
2016-05-30周志和
周志和
摘要: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引入激励方式的相关概述作为出发点,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引入激励方式的意义,并探讨了高职学生管理中激励方式的运用途径,以期为构建和谐统一的学生管理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激励方式,运用;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11-02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系由于受到传统教师教学管理方式和学校管理模式的限制,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体系较为单一和形式化,从而造成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生社会实践法律意识不强等现象。通过激励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还可以为学校构建多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引入激励方式的相关概述
根据西方心理学家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得出,激励心理学和激励方式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是以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为主、以提高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作为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以提高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幸福指数作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研究目的。由此可见,激励心理学和激励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较于激励心理学和激励行为方式而言,传统的心理学相关理论研究方向主要围绕心理疾病、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理学相关理论学中出现的词汇大多以负面情绪为主,比如狂躁、焦躁、病态、负能量等等。但是激励心理学相关理论学中出现的词汇大多以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为主,比如力量、幸福感、阳光、积极等等。相较于以往的心理学而言,帮助学生提升幸福感、获得积极阳光的心态是激励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激励心理学就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技不断进步的外在体现,它是作为一种主观的意识形态而存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帮助在失望与痛苦中的学生走向幸福,获得主观上的幸福感。
就激励形式而言,激励形式主要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方式。所谓物质激励就是高职院校构建管理体系时,以满足学生学习上的需求、增加教育基础设备作为管理目标。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作为物质激励形式开展的主题。在高职院校管理过程中引入激励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广大教师管理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动机,为增强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坚实的基础。就精神激励形式而言,所谓精神激励行为是指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以提高广大师生对工作和学习的认可度以及增加心理上的荣誉感作为管理目标,使学生和教师在精神层面认可学校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校园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石。相较于物质激励行为而言,精神激励行为是一种内在行为,需要高职院校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给予教师一定的荣誉,是受激励者能够产生一定动力,进而达到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引入激励方式的意义
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社会各界的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成绩方面还是为人处事方面都比本科学院的学生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在逐渐发生改变。根据人的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得知,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在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但并不影响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锤炼的个性形成。相较于本科学院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具个性化。虽然本科学院的学生在知识认知方面与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占据优势。据调查,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长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和方向形成了自己的职业理想,一旦步入社会能快速融入社会大环境中。然而,本科学院的学生由于长时间接受理论知识的洗礼,将理论知识运用实践的能力并不强,一旦踏入社会大环境中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个性养成和职业规划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强制性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并拥有一颗追求自由的心。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需要将具有积极影响力的激励政策融入管理体制中,为树立大学生个性意识和自由意识提供帮助。将激励政策引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制是时代发展的主流,也是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学校通过潜移默化的激励政策引导,学生不仅增强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还可以帮助教师达到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为构建多元化、标准化、一体化和制度化的学生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高职学生管理中激励方式的运用途径
(一)加强教师的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
生涯辅导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实践教育活动。相较职业指导而言,生涯辅导的内容更加丰富,其不仅对职业对个人的适宜性及其潜力加以关注,还对个人实施了较为全面的生活关怀,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涯辅导更加关注个人的生命意义的存在及其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而言,其所关注的也是学生生命意义的存在和发展,这与生涯辅导不谋而合。学科的发展进步使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着眼点慢慢发生改变,有关于学生整个生涯的发展逐渐成为其所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众多高校也开始逐渐开展生涯辅导,但是其目的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是单纯地对学生的就业观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还融入了对学生人生观、职业观以及人才观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自己的特点和特制进行自我分析,作出合理的专业和职业方向选择,实现人和职位的有效匹配,以更好地符合社会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价值以及人生价值。新时期背景下,教育理念悄然发生了不少改变,以“人为本”成为了教育理念的最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是激励方式的核心表现形式,比如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以“人为本”作为教学基础。在此过程中,大学生是一个具备了完全独立个性和具有特定观念的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工作主要就是要重视大学生的内在教育需求,并不断对其进行启发。以最大限度激发并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树立起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从某种意义上讲,促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坚持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应大力提倡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治自理。
首先,高职院校以校园文化作为有效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和学生管理体系的有效衔接。比如通过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等校园文化组织,通过多种有效途径组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开展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气息和形式多样性的活动,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次,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并提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间接,需要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平台。比如运用激励政策或者其他积极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和制度管理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形式丰富内心知识框架,并步入社会走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坚持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整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内心的升华,还可以增强其自信心,从而达到激励的效果。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
为进一步落实“校企联合计划”,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签订了合同,目的是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增加学生就业机会,降低大学生失业率。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专门针对学生就业模块构建激励机制,从而导致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由于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的不足而频繁出错。加强物质激励行为和精神激励行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性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认识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实习中认清自身的不足,为构建良好的职业规划提供方向。
首先,学校管理者和企业定期组织相关活动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教师管理者在考核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实习学生沟通专业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质性意见,企业管理者加强与实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激发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企联合激励形式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公司的浓烈氛围,增加学生的幸福感与责任感,还可以为企业构建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原理制度提供保障。
其次,加强评价激励机制需要根据激励心理学和激励行为方式相关概念为基础,将积极激励心理学相关知识注入评价激励机制制度中,提高学生的愉悦心情。比如根据激励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可以得知,能力、运气、努力、任务难度是影响学生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评价激励机制应该以学生的工作态度为依托,积极科学地引导学生完成找工作任务。
最后,企业要定期举办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个人素质的培训活动,比如组织企业职工到企业总部学习或者邀请专家到公司对员工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培训不仅可以帮助员工提高仅能水平,还可以达到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
四、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社会化和经济化时代,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性人才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性人才的核心通道,需要根据自身教育理论、教育特色和社会需求制定和实施教育教学方针和管理制度,为学校教师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方芳,郭振宇.激励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方法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3):253-255.
[2]谭亚伟.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1,(26):234-235,237.
[3]袁宏,童洪志,卢文凤.论激励机制的效应关系及其在高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30):34-36.
[4]张丽.基于激励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方法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33):687-688.
[5]周娟.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以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5):34-35.
[6]满涛.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研究——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旅游系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4):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