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机制建设 加大扶持力度 努力构建广西二轻行业特色产业区域新格局

2016-05-30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24期
关键词:轻工业联社特色产业

广西二轻工业联社开展行业特色产业区域培育工作已有12年,完成了14个自治区级特色产业区域的培育授名,并有7个已升级为国家级行业特色区域。借此机会,跟各兄弟省区市交流心得。

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

2003年,广西二轻工业联社以博白、荔浦、宾阳三个县为试点,开始尝试在行业内培育特色产业。第二年就完成了对博白县编织工艺品、荔浦县木衣架、宾阳小五金等3个自治区级行业特色产业区域的授名。至此,一张覆盖全区二轻行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蓝图悄然拉开了序幕。

2004年,广西区党委、政府积极促进以工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这一决定更坚定了我们开展行业特色产业区域的决心。此后,自治区二轻工业联社逐步形成了“找准着力点,拓展新空间;培育县域特色经济,促进行业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并将培育行业特色产业作为联社“完善一个机制、突出三项工作重点”之一紧紧抓住不放松。在培育行业特色产业区域工作的推动下,以博白的编织工艺品、荔浦的木衣架、宾阳的小五金、钦州的坭兴陶、陆川的铁锅等一批行业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小商品做成了大产业。2015年,广西二轻行业特色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9亿元,同比增长35.1%。

二、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广西二轻工业联社按照“发展一批、提高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推进行业特色产业区域的构建,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规律,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一)明确工作目标,加大考核力度。广西二轻工业联社每年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当年建设行业特色产业区域工作计划,明确提出全年全区二轻行业特色产业区域的储备、培育、扶持、授名和复评等工作方案,对各环节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帮扶措施。全区二轻联社系统在工作方案的指导下,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把自己“摆进去”。广西二轻工业联社充分发挥了工作方案的“指挥棒”作用,在行业特色产业区域的培育发展中做好服务和管理,不断加大行业特色区域的考核和复评,完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对条件充分的给予资金扶持,争取尽快授名;条件不充分的争取先列入授名储备库,加快培育;达到时限的要求进行复评;发展停滞且不再具备行业特色区域条件了取消其特色产业区域称号,使行业特色产业区域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完善壮大。

(二)深挖潜能,完善行业特色产业集群阶梯储备。授名只是一个结果,只有真正挖掘出本地区行业特色产业并加以培育壮大,才更有利于激活地方经济发展新活力。近年来,广西二轻工业联社以开展全区二轻行业“服务基层、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广泛动员各级联社深入挖掘本地区的产业集群潜能,不断充实自治区级行业特色产业区域的储备,形成了“及时做储备、每年有授名、五年一复评”的工作机制,为争取培育国家级行业特色产业区域打下了基础,也为各级联社服务行业企业找到了实实在在的“抓手”。

(三)运用财政和集体资金,助力发展。广西二轻工业联社依靠和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政策,争取财政预算资金的支持,借力发展。12年来,累计争取到财政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2015年,联社投入30万元经费扶持了各市县开展行业特色产业培育工作。此外,联社致力于“积小钱、办大事”,将集体资产形成的积累用于集体事业的发展,筹集部分经费支持各市县开展行业特色产业培育工作。

(四)动员联社,形成合力。在广西二轻工业联社“至上而下”服务各市县联社的同时,有关市县联社“至下而上”不断加强行业特色产业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中国坭兴陶之都——钦州市”,钦州市联社积极协助市工信委创建了“钦州市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规划占地2500亩,院落式展厅及厂房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目前部分企业和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已入驻,形成了集设计、生产、销售、展览、物流、旅游一体化的综合园区。荔浦县联社重组衣架行业协会,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组织实施衣架产品最低成本指导价,先后组织企业起草制定了8个衣架系列产品国家轻工行业标准;荔浦县联社还利用“惠企贷”融资平台为企业融资,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并组织了5家企业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三、构建行业特色产业区域对实现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意义

广西属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构建行业特色产业区域的工作还有许多不足,需要我们补齐短板,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扶贫攻坚,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下面我谈几点认识:

(一)培育发展行业特色产业区域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了各行业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二轻行业属于生活性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供需关系最密切,主要属于供给侧;行业最早进入市场化,顺应供求变化,适者生存,具有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行业企业基本完成了原始积累。短板和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平衡;经济新常态下以工艺美术产业为代表的行业企业的产品千篇一律、乏善可陈,高端产品市场低迷,低端产品滞销。这些优势和不足使二轻行业具备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充要条件。

培育发展行业特色产业区域一方面可以加快行业经济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另一方面可以“抱团造暖”,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本地区特有产业,规范行业自律,联合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广西现有的部分行业特色产业区域的品牌工作就比较到位,比如:钦州坭兴陶、荔浦木衣架、北流艺术陶瓷等。总之,组成我们行业特色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不大,“船小好调头”,对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较强。

(二)培育发展行业特色产业有利于促进非片区县的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广西的彭清华书记在广西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提到了一个实际问题:“广西50多个贫困县,只有29个片区县,一半贫困人口不在片区县,享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这是广西扶贫攻坚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地方。为实现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间不多,困难不少。张高丽副总理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分类施策。

二轻行业虽然多为小微企业,但吸收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就工艺美术行业而言,广西区内生产企业有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150万人,这个数字还可以更大。现在扶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如何解决非片区县贫困人口的脱贫难问题,一方面需要政策上给予特殊倾斜,另一方面,需要我们自己多想办法。

广西桂林有一家工艺美术企业就想到了很好的办法,他们是制作工艺包的,通过从当地农村留守妇女中收购原始苗绣,经过设计加过后进行销售。一来极大丰富了公司的劳动力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更主要的是拓宽了当地留守妇女的收入来源,实现了集群式的集约化生产,实现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农村家庭的脱贫。一个小企业尚可如此,如果是一个产业集群也能做到这一点,对拓宽当地群众就业,增加收入的贡献就十分可观。今年广西二轻工业行业工作会议就向全区各市县联社进行推广,希望对精准扶贫工作有启发。

(三)培育发展行业特色产业区域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2012年,广西颁布实施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主体功能区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区域,规划覆盖全区所有市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二轻行业主要以传统手工制造业为主,耗能低、排放少,污染小,适合在这两类区域大力发展。近年来,广西二轻工业联社加快了对这部分区域行业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涉及到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宾阳县、荔浦县、靖西县 都安县、浦北县、平南县、容县、博白县等都覆盖了行业特色产业,以行业特色产业区域为中心的行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贡献进一步增大。

近年来,广西全面实施“双核驱动”战略,推进了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统筹发展,加快推进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强,这也为促进行业集聚发展做强做大提供了有利契机。

构建行业特色产业区域这项工作广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短板和不足。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将不断探索完善培育发展的体制机制,争取取得更大发展。

猜你喜欢

轻工业联社特色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郑州轻工业大学成果展示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平泉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2018年7月轻工业景气指数88.24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