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

2016-05-30彭煊

资治文摘 2016年3期

彭煊

【摘要】当前,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的问题逐渐深入人心,并且引起了国际上汉语教育界一系列相关人士的重视。汉语国际教育的教材改革与撰写也迫在眉睫。编写更加适应来自各个国家的学生的教材成为当前比较重视的工作。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浅析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的各个方面与层次。

【关键词】汉语教育;国别化;汉语教育教材编撰

一、“国别化”究竟指的是什么

国别化,首先是说应该到各个国家去传授汉语,不过去到各个国家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在别国教授汉语的时间比较分散,大概是一周两节课。外汉语教学的“群体化”,语言环境和汉语的语感等方面,也要在教学中考虑到。我们理解的“国别化”,除了语言发生变化,教材、教学方式和过程也都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语言学的研究,例如英语和汉语的对比,英汉的比较学等等。

二、第二语言习得机制的探究

第二语言习得,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也叫“二语习得”。乔姆斯基提出人脑中存在一个“语言习得机制”(LAD),它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具有遗传性,为人类特有。第二,可以使儿童加工语言材料,并且判断语言体系的发展,从而建立抽象的规则。第三,可能已经具备一些普遍的语言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在所有人类语言中找到,所以,许多语法属性可能是先天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是不需要学习的。而在于一些学习者来说,他们对语言群体并不感兴趣,学习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一项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社会地位,这类学习者相对于兴趣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会更加困难一些。克拉申认为“习得”通常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接收,而“学习”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接受。前者称为“内隐学习”,后者称为“外显学习”。因此在解读声调时,我们应当注意轻声和变调的问题。

三、对外汉语教育的灵活性探究

另外,大家也应该区别“语别化”和“族别化”,因为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民情,即宗教信仰和民族情感都是不一样的。从这些不同的方面出发,在对外汉语教学上,我们要使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口语课做到生活化。教学大纲设置了可以更精准,如果能够我们应该制订一些汉字教学大纲,语法教学大纲等等。可以重点讲解经常用到、组合能力强的词汇。分析问题时也应该使用定量和定性的一些方法。另一个对对外汉语教授有益的方法是口语词典撰写。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口语化的成语、俗语和谚语通过特有的语境来传授给大家,这样会使汉语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也会大大的提高学习者对于汉语学习的兴趣。相同的《三字经》,《千字文》,儿歌以及一些民谣同样也可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如果觉得这些太过于困难和复杂,我们可以将它们编撰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提高趣味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四、对外汉语教材的编撰以及原则

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学大纲以及汉语教材的建设,汉语阅读教材在现阶段的汉语国际教育传授中非常稀缺,这个问题急待解决。在教材中我们也也可编一些顺口溜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这一点十分重要。阅读教材的编写语言应当体现出中国现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是通俗易懂的,但是需要分等级。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富有趣味性,寓教于乐的一些文章,另外编写汉语学习期刊,培养本国的教师等等,这些举措也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我们建议建立汉语语料库,其中的汉字应该是日常用到的,并且应该遵循分级,有注释,形式立体化等等要求,字表和词表可以上传至网络语库中。字库应该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以及它们的解读。词库应该有单双音节和一些常用的骈语。句库可以包括不同的句型自己它们的例句。汉语国际教育国别化的另一个缺陷就是教学的安排不够科学。在学时安排上,大陆编写的教材和许多国外的大学学时和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情况不能很好的互相适应。另一个缺陷就是阅读材料和相对应题目过于简单,编排也不够合理,不能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很好的进行汉语的练习和提高,从而达到增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这一目的。语言教学和中华文化的教学相结合的不够紧密,也不够科学,更不够清楚。如果想要在今天适应对外汉语事业发展的新的形势,使对外汉语的教学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发展,就应该重视一个问题,即编写适应当地编写国别化汉语情况的国别化教材。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对外汉语界已经开始重视相关教材并且引进相关人士开始撰写专门的教材,与之相关的一些工作也已经慢慢的开展起来。例如厦门大学就在2009年和2011年成功的主办了两届对外汉语国别化教材的国际研讨会,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我国的对外汉语界也异常看重对外汉语教材的撰写,并且还专门为这一方面建设了教材厅。早在2007年,国家对外汉语界的许琳主任就指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教材要重新编写,新教材要贴近外国思维和习惯,编写新教材也要考虑到个人的生活、非英语国家学习者的需求。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合理化的教材这个问题,国际上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学界也尚未对这个问题达成共识,并且对于它的更深层次的含义,我们还应当进行更为深刻的研究。当“国别化”的含义更加广泛之后,我们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更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所在国的国情、民情以及地情。有关“国情”的一般是指所在国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政策、语言政策和教育政策。而“民情”则包括宗教信仰和民族情绪、文化情结在内。“地情”则主要文化社会习俗、地理包括所在国的综合社会特征、环境、民族构成、经济状况及地缘政治关系等等。

对外汉语教材的撰写和国内的汉语学习的教材撰写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外汉语的学习者是来自许多的不同的国家的,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环境以及学习理念都是不同的,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需要具有普遍行,以便可以适应众多国家学习者的汉语学习,除此之外,也要考虑到教学的可行性自己方便程度。徐竹君曾说过:“针对性在教材编写诸是其他各原则得以体现的基原则中是最重要的”这句话真是字字珠玑,深刻的表明了教材编撰的要求。

汉语国别化教材的灵魂就是针对性原则。为了编写出实用精确的国别化汉语教材,我们需要严格遵守针对性的原则。另外,也应该参考各个国家不同学习环境和文化背景的。这些不同有的是群体性的,有的则更加复杂,是个体性的差异。不同的种族以及民族之间的文化以及语言内部都表现出巨大的不同。从这个角度上考虑,非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并且使用不同交流方式进行交谈。在现在,我们所习惯的传统教材和教学大纲在某种情况上可能会和个别学生的文化交流方式相冲突。举个例子,非裔的美国人在上课的时候非常活跃,思维也很跳跃,喜欢和老师互动,喜欢有条理的说话方式,喜欢辩论式的讲话。所以在设计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多安排让他们参加,增加他们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得到锻炼。美国教育家Bonnie Mr.Davis曾说过:美国的印第安人以及拉丁美洲家庭的孩子“更喜欢合作学习的方式”。因为美国的文化更强调合作而非竞争,所以学生们的核心价值观相对更加重视尊重、友好相处。这个发现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在为他们编写的教材中,不能涉及太多类似竞赛类的比赛,比方说“将全班分为几组,根据完成度来相应给分”这样的活动。

当下,在国内出版的许多对外汉语教材在内容上的考虑比较多,有针对性的内容占的比例也很大,但是创新性和能满足教学要求的比较少,许多教材在举例、练习的安排以及形式和内容上有所重叠。《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热点篇·汉语(上编)》中指出:“尽管国内汉语教材的出版数量、品种都呈几何级数增长,但无论是数量、内容而言,教材未能充分体现汉语的特征,对字和忽略了汉语“字”的教学设词的关系关注不够,词本位占主导地位。语法点使用的语法术语太多,解释得不够清楚简洁,语法和句型的安排系对外汉语教学的在地化和原型化。”“原型化”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语言先前的形态,例如有的语言有“性、数、格”等等形态。拼音文字不是汉字的特有特征,反而,汉字才有这个特点。因为汉语是有声调的语种,所以汉语的词汇特点和语素结构都应注意研究。

五、结语

总之,在这次的探究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也发现对外汉语的研究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它可以从各个角度以及方面去探寻,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实国别化的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