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的实施路径

2016-05-30王也文

关键词:实施路径高校教育创新创业

王也文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所需要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因此,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我国,高校实行创新创业教育应有多年,但是任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高校要不断探索,创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出发,改善和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本文就高校创新创业的实施路径做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校教育;实施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高校开设的一系列专业的、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并且为学生的创业提供理论基础,以对大学生的创业和就业提供帮助。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已经成为了第一生产力,许多高校认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开设了大量的创新创业课程、举办了多样的创新创业大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因此,就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学生的创业就业提供帮助提出了一些策略。

1 当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社会以及教育部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全国的高校都纷纷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且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然而,因为各种原因的限制,现如今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还远远不够成熟,存在着许多问题。

1.1 教育理念落后

对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很具有前瞻性、目光长远的思路,在国外,这一想法很早就被提出并且在高校中实行了。而在中国,直到1999年教育部才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随后各地高校才开始逐渐开设相关的教育课程。由此可见,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的时间较短,由此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理念的落后和不成熟。在如今的高校中,学校和教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很多都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去创业或者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却忽略了创新创业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在创业方面的综合素质,从而让他们能够去实现创新创业,而不是传统的创业或者就业。

1.2 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由于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较晚,教育资金和投入还不够,师资力量方面还有着很大的问题。一方面,高校的师资总量不足,由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新开设的一门课程,面向的又是不分专业、不分学院的全体大学生,因此,就存在教授创业创新课程的老师人手不够、不足以开设足够量的课程,教授全体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高校的老师专业性不强,很多高校教授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以前教授就业或者创业这方面的,或者就是面向社会找的一些做就业创业指导的人才,这些教师往往不具备创新创业的实际经历,因此就没有很高的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素养,只能教给学生一些就业创业方面的知识,而不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

1.3 课程内容的设置较为单一

对比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国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业心理、创业素质、创业分析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并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开设的是不同的课程;而在中国的众高校中,我们可以发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是较为单一的,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不能对学生创新精神等各方面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帮助,而且中国的高校并没有针对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的学生分别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这就使得课程的针对性不强。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路径

2.1 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校要更好地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并且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培养出高素质的創新创业型人才,就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只有在一个正确的、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才能开发出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性帮助。创新就是指突破传统,跳出常规,创造出新兴的事物,指的是一种理念;而创业是指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内建立自己的新的事业,指的是一种行动。在当今的创新性社会背景下,科技已经成为了第一生产力,创业与创新已经变得密不可分了。高校不仅是跳脱出传统的教师、辅导员来教授创新创业课的模式,而应该聘请专业的有实际经历的创新型人才来为学生授课,在课程的设置中不只是针对对学生创业的理论知识的教授,更要利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更好地为学生的创业服务。

2.2 打造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帮助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创业就业。因此,高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打造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将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融合进创新创业课程中。高校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中不要模仿别人,要注重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充分结合自己的地域优势资源和政策资源,开设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校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不同专业的专业优势和发展方向,以及充分考虑到例如本科生和大专生这样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为学生开设出具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让学生在上创新创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在学习中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掌握创新创业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创新创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2.3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建设

即使到了大学,教师仍然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方面,学生本身不具备知识储备和实践经历,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这就使得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只有配备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老师,才能使得这门课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得到提高,从而教授学生真正有用的创新创业知识,为学生毕业后的创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应该让学校中教授创新创业这门课程的教师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让教师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积累在创业方面的实际经验,从而有效提高自己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水平。高校还应该强化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完善专业化的培训机构,让教师能够受到系统的、专业的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方面的技能培训,从而提升老师自己的水平以及他们的授课能力。高校还应该用更加广阔的视野,面向全社会聘请专业的、有时间经验的创新型人才,让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为学生授课,从而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的专业性和实际效能。总之,高校应该不断探索,利用多种方式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提高师资力量,从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实际的指导。

2.4 改革创新创业考评标准体系

考核成绩使学生较为关注的一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起着激励和引导的作用。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改革创新创业考评标准体系,建立完善创新创业考评标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水平。考核要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考核不仅应该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应该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单方面的能力,更加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的目的不应该只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应该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还要改革考核的内容和考核的形式,传统的考核往往是偏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的,然而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考核的内容应该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另外,在考核的形式方面要具有竞争性,要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让学生能激发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使学生提高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3 总结

由于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仍需要高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和共同努力。高校应该敢于尝试,不斷探索实践,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开发具有创造性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并改革评价体系和标准,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

[2]李海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建议[J].科技通报,2014(05).

[3]乔玉香,安立龙,林年冬.地方涉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5(01).

[4]陈玉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基金项目:

四川旅游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6STUS13。

项目名称:《在校大学生“双创型”人才特征识别模型研究——以四川旅游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为例》。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高校教育创新创业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