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警森林部队灭火装备与后勤保障的发展创新
2016-05-30李健
李健
【摘要】时代变迁,日新月异,几乎任何一样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保障。作为国家武装力量,森林武警部队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以应对森林火灾的威胁。因此,先进的装备与充分完备的保障体系就成为森林武警部队发展的重要课题,这也是今后武警森林部队建设所需要创新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森林部队;科技;装备;保障;创新
引言
武警森林部队担负着国家森林资源防火灭火任务,任务艰巨而危险,在火场上官兵奋不顾身进行灭火战斗,却时常受限于装备的故障或技术和保障措施的落后而无法快速安全地完成任务,甚至因此威胁到武警官兵的生命安全。
以2010年12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发生的火灾为例,道孚县位于高原,植被面积辽阔,地势险恶,交通极为不便,且没有现代化的灭火工具,183位参与灭火的军民只能沿用原始方法灭火。扑火人员正在处理余火时突起大风,导致火灾加剧,由于灭火装备落后和后勤保障力量薄弱,致使15名战士、5名群众、2名林业职工等共22人遇难。因此,提高装备力量和完善后勤保障成为武警部队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森林武警部队灭火装备与后勤保障现状的不足
1.灭火装备缺陷。组建于1948年的森林部队,最初的身份是武装护林队,1999年正式成立森林指挥部。从森林部队的单兵灭火装备来看,一般配备有风力灭火机、二号工具、水枪、油锯、点火器等,这些装备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检验,在不断的改进中逐渐趋于成熟。然而这些装备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灭火作战的需要,当火势较迅猛时这些装备难以有效灭火。
(一)基层部队灭火装备落后
基层部队的灭火设备存在产品更新慢、零部件老化、保养不善等问题,例如风力灭火机,使用年限为12年,但在基层部队中,有些风机寿命比新兵年龄都大。1987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和处理情况的汇报(1987年)》的工作汇报提出:“林区防火基础设施必须相应加强。对这个问题,林业部门要注意,有关部门也应考虑给予应有的支持。”
(二)专业性技术人员匮乏
装备日常需要保养和维修,这要求基层官兵普遍具有扎实功底和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装备训练时常流于形式,存在新兵对设备维护不熟悉的情况,理论不扎实,操作不熟练的情况。
2.保障系统缺陷。森林部队目前的保障能力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官兵的需求,在实际的灭火工作中体现为后勤保障不及时、不到位、保障体系单一等。
在扑救大型森林火灾时,前期的保障很多时候是依靠官兵进行自我保障,无法充分利用地方的资源。同时,在灭火作战中,烧伤后的人体皮肤组织极易被细菌感染,但由于医护人员资源分配不齐,急救药品无法完全满足火场上的需求,导致被严重烧伤的战士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二、森林部队装备与保障的未来发展趋势
1.灭火装备发展趋势。武警部队的装备创新需要与国际接轨,要和世界先进水平相连接。国外一些国家拥有相对先进的灭火装备和联防联控体系,例如德国投入使用的Fire-Watch System森林火灾自动预警系统就是一种应用数码摄像技术的森林火灾自动预警系统,该系统能够及时识别与定位森林火灾,有效解决实际中提前预防的问题。随着武警部队国际视野的开拓,将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灭火装备和联防联控系统,并且大力培养部队中的科技创新人才,
2.保障系统发展趋势。“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后勤保障的战斗是不可能打赢的。近期武警部队开展了“后勤大练兵,岗位大比武”活动,深度锤炼官兵扑救高山林区火场“吃、住、行、医”等方面的能力,可见,“装备科技化,医疗全面化,保障体系化”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是森林部队主要发展方向。2015年11月27日,武警森林部队军民融合首批10个重点项目在北京签约,其中创新驱动成为一大特色,这意味着森林部队的后勤保障正在迈向联合和创新的新阶段。
总结
装备与后勤保障关系到森林部队的长足发展和官兵自身安全,在当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还应该更深入,创新还应该更全面,制度完善还应该更彻底,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上个世界就已经发展起了以预警系统和空中侦察系统为手段的立体森防体系,而我国在这方面才刚刚起步,应该大力投入科技研发,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为森林部队装备与保障更好更快的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玉林.《森林防火与防火机械》,[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
[2]胡志东.《森林防火》,[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
[3]魏国良,游玮.GPS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J].陕西林业科技,2009,(1):121—123.
[4]张志,金文斌.森林防火信息化应用[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9.
[5]孙亚强,孙平岩.森林火险预警响应与火灾预防[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9.9.
[6]国务院,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和处理情况的汇报[M].北京: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