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
2016-05-30王飞
王飞
摘要:要想搞好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我们首先要加强对小学生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多创造自主写作的环境,其次要激发兴趣,不拘形式,让学生真正感到作文的快乐,再次要注重积累,让学生做到“有米可炊”。
关键词:观察 实践 积累 引导 培养 兴趣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39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动机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最让教师头痛。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可是最后能写好文章的学生还是太少了。我们只有让同学们获得了快乐,才能够激励他们的奋斗精神。是否能激发起学生的作文兴趣与教师平时的教学积累有着直接关系。本人就几年来的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与各位教师共勉。
一、要加强对小学生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创建一个自主完成习作的环境
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多数教师是按照单元课后要求布置作文的,然后让学生去写,没有一点新颖感。这种作文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反而让学生越写越没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这样,学生才能够想写作文,会写作文。一些学生认为作文难写的原因就是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所以,教师必须作好引导,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使学生爱作文、想作文。
(一)教学中要重视实践体验,留心生活琐事
在班中,我设立了交流箱,让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为班里出谋划策。
有一次,班中两个作文差的学生发生争吵,各说各有理,我说:“谁有理?把你想说的话都给我写下来。”结果两个学生把吵架的原因一字不落地写了出来,写得不长,但原因很清楚。如此学生之间既增进了友谊,又提高了写作水平,何乐而不为呢?记得在一次小练笔中,我布置了“冤家路宽”的练笔题目,发生争吵的学生把这件事通过练笔叙述了出来。没想到,在他们的作文中,我看到了希望。后来,我觉得让学生“动手不动口”还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于是我将一时冲动的想法加以延伸,在全班展开,学生的作文水平一下上去了。
(二)让学生多积累素材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授课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多媒体的介入,新颖、生动的课件的出现。教师借助多媒体,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分析事物的,让学生学习作者使课文中词与句、句与段、段与篇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方法。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留心了,专注了,也爱读了,大多数学生逐渐开始“手不释卷”,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二、要激发兴趣,不拘形式,由“引导”到“放手”,让学生真正感到作文的快乐,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什么事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拼搏、争取,而没有兴趣,就会什么事情也做得不上心。兴趣才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当然,有了兴趣还不够,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由于他们的知识有限,很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分析、加工,所以多数学生写起来还是会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甚至走题的毛病,这就要教师去帮助理顺。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去写,写得不好也不能打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在给学生留作文时,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给学生留很大的空间和自由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分析某些事物的特点、共性,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学生依据要求,对以往生活积累进行搜索,以确定写作目的。这样,慢慢地学生就能写好作文了。
如我在三年级的一次小练笔中,让学生在校内重点观察一处景物,可以是校门、花坛、操场……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观察:它们在学校的什么地方?大小、形状是什么?你观察的景物里有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的?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我通过给学生提問题让学生去填空,慢慢学生就会写话了,格式也正确了。当然,标点符号也用得体了。
三、要注重积累,做到“有米可炊”
学生想写了,还需有词可用、有话可写、用词达意。学生平时要多积累,随身携带手抄本,把看到的想到的立即写下来,这样,作起文来才能得心应手,作文能力才会提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多让学生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在生活中睁大眼睛,留心观察。学生要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鸟语、倾听大自然的乐章。教师的评语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作文。
以上就是我对作文教学的一些点滴之谈,当然有些观点可能也有些偏颇,还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