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6-05-30安登云

学周刊·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主导语文教学主体

安登云

摘要:广大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挑战,必须全面更新教学理念,摈弃过去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迅速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方式上来。可是一些教师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仍然是课堂中的听众,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调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主体  教师  主导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37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既体现着教师的“教”,也体现着学生的“学”。教学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一、尊重学生,激发纯美的情感

“情”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任何没有动情的语文教学都不会产生感人的艺术力量,教学中,要使一个“情”字贯穿始终。情感境界讲究真,还有什么比真真实实、清清纯纯、深深厚厚的情感更令人感動?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动于情感中,真实地做个有自然、真实情感的人。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中得到自身的感化和人格的升华。

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只有其自身具有丰富、真实、深厚的情感世界,才能深刻体会到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引导好学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倾注深情,激活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有了境界美。如在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我在导语部分就设计了这样一段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一群斑羚被逼一上了悬崖,陷入了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族的生存,心甘情愿地选择了死亡,它们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了一座生存的桥梁,唱响了一曲悲壮感人的生命赞歌……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存呢?”在朗诵导语的同时,我还投映了“斑羚飞渡”的画面。充满赞颂和惋惜的语言,辅之以直观生动的画面,对学生的情感产生了较强的冲击力,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因此而受到了感染,产生了急于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的冲动。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他们学习探究的欲望,促使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课文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好奇、好问、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的这些天性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不是横加指责,将孩子们的创造性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们要结合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关创新的各种事例,点燃学生心灵中的创新之火,让孩子们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如哥白尼冲破种种阻力创立地动学说;鲁迅弃医从文,寻求救国救民新路子;徐霞客跋山涉水,提出许多独到见解;苏东坡黑夜驾舟,寻访石钟山,探得石钟山命名原因……前人先辈们的探索精神让学生们感到钦佩,也会使学生大开眼界,跃跃欲试。

三、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

积极性是学生产生主动性的主要动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进程。大家都知道,学生不可能是知识和技能的消极接受者,教师的语言和教态都会给学生的积极性以极大的影响。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德尊严,封建家长式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个性,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要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活动,从中发挥导向作用,促进师生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平等、民主、和谐氛围的形成;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允许学生说错、想错、做错,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这样,学生就会由消极被动的“要我学”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

四、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会学

新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教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通过猜想、探索,主动从中掌握思维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到学生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时的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但小学生毕竟还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师的指导就是不可或缺的。不过,这里的指导主要是给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进行监督和指导,使学生的学习得到真正的落实。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古人有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让他们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个系统的、分层次分重点的教学计划,让教师的学法指导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且有效的步骤。

五、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自我表现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的基础。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使语文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思考、观察、练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参与学习的意识。

课堂上,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唱“主角”自主学习,如开展课堂讨论活动,或让学生上讲台当小先生等,让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要适当点拨,归纳总结,解疑释难,这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最好体现。课堂上,教师还要尽可能增加学生活动的时空,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设表现与提高的机会。课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以学生为主体,促进主体的发展,教师就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民主,才能够挖掘学生的潜能。

猜你喜欢

主导语文教学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中职物理教学的主导与主体
中企“主导”肯尼亚基建项目遭非议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