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抒情军旅歌曲的演唱特征与情感抒发
2016-05-30刘杨
【摘要】我国的抒情军旅歌曲作为陪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长发展的歌曲种类之一,同时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旅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艺术工作者根据士兵们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和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部队日常训练为背景,再结合士兵们忠诚于党、不怕牺牲的革命情怀进行创作和演唱,同时被士兵们和群众拥戴的音乐形式。本文从声乐作品演唱的角度,根据军旅特色和演唱风格两个方面的演唱特征和情感抒发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抒情军旅歌曲;演唱特征;情感抒发
一、前言
自从战争的爆发开始,无论是哪个年代哪个国家都会因战争的需要随之带来鼓舞士气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在不同阶段的战斗历程中都拥有鼓舞士气和雄震军威的巨大精神武器的作用。如商朝末年周武王编创歌曲并广泛应用在军队中用以鼓舞军营士气,使得士兵们在雄壮的音乐中奋力斗争,最终战胜数十万敌军并赢取天下获得统一。古代军队编创的歌曲就是今日军旅歌曲的雏形。中国的军歌在今日已经成为了大众音乐,它用自己独有的风格和影响力,在某个历史阶段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从第一首军旅歌曲《八一起义》开始,它贯穿在中国的每个战争时期,由以前激烈的革命战争环境主题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军歌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的军歌不仅仅被士兵们看着是党的武器,还包含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将军人这个人物用动听的音乐进行塑造,这些人也与群众一样,也有自己的情感和爱好。所以,真实的军人应该集壮志凌云的革命气质和优雅细腻的情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一体。由此表达军人内心情怀的军歌也在国内逐渐蔓延开来。
二、我国抒情军旅歌曲的演唱特征
要想淋漓尽致而又恰到好处地诠释一首抒情类军歌,可从军旅特色、演唱时采用的艺术处理方法和对唱法上的融会贯通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首先,我国抒情军歌在演唱时为了达到最大化程度体现军中生涯的特点,仍旧要充分理解和掌握这部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和歌词阐述的内容。我国军旅歌曲作为军队基础文化的重要工作内容,它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士兵们的战斗精神,同时加固战斗力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在演唱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演唱内容的情感表达都要将士兵们飒爽英姿和军营气息表现出来。为了能准确地表达出抒情军歌的内涵,需要演唱者对士兵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能用心观察和感受,体会歌曲旋律中的柔情美妙透露的拼搏和刚毅,将亲情、柔情和恋情传递给听众的正能量。其次,我国抒情军旅歌曲在演唱时采用的的艺术处理方法主要是对民族韵味的处理和咬字吐字的处理上。我国抒情军旅声乐作品是在不同的时期相应的红色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情感及革命精神,大多数的军旅声乐作品都采用了民族声乐的一些元素。所以,在演唱过程中单单只追求清脆悦耳的声音和饱满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与听众的审美相匹配,让音乐作品中包含的民族风和戏曲味儿再次创作;另外,大部分抒情类军旅声乐文化作品的旋律和声调的走向基本上是一致的,演唱时歌词会尤为突出,听众在聆听演唱时会对吐字咬字中找到想要表达的是哪一种情感。
三、我国抒情军旅歌曲的情感抒发
捷克有位著名的歌唱家曾对听众说过:“表情是歌唱的灵魂。因此,只有声音加表情同样完美时,歌唱才可能被称为艺术。”所以,只有演唱者对歌曲涵义的理解全部转为感情时,再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喉咙和表演向听众传递,这种表演才是真正的艺术,是需要对情感二次创作的。首先,要准确掌握歌曲的情感基调。众多的抒情军歌中有不同的艺术形象,不论是深情赞颂还是慷慨激昂,歌唱者都要根据曲调特征准确无误地把握住情感的表达来采用不同的声音和基调。但是,在军旅歌曲中,无论采用哪种情感来演奏,“能打仗,打胜仗”的军魂一定是包含在每首军歌之中的。其次,要很细腻地处理歌曲的感情色彩。白居易曾经在《琵琶行》中说道:“犹抱琵琶半遮面,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在歌唱者未开唱就已经提前对歌曲灌输了感情。由此也说明演唱时要把每个段落和语句中都要掺杂自己所理解的情绪,并对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色彩进行丰富细腻的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对所演场的歌曲情真意切地将真情流露出来。尤其是在演唱抒情军歌时,必须要对军旅生活有充分的感触、对战友的热爱和对祖国无私的奉献等,即使有再高的演唱水品和方法也不能将最真挚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演唱十分苍白无力。因此,演唱抒情军旅歌曲的人必须要参加军旅生活,在演唱过程中还要对军旅歌曲进行良好的艺术加工,做到去假存真、去粗存精,将真实的情感自然地融入到歌声之中。
【参考文献】
[1]金蝉娟,浅谈歌唱中的咬字吐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2]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3]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
[4]刘漩.军旅音乐讴歌新时代[N].解放军报,2001-8-16
[5]陆文虎、李星、沉石.战士音乐欣赏手册[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
[6]梅门造.永远是年轻[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
[7]祁振欣.印青:真情谱写时代颂歌[J].军营文化天地,2007(3)
[8]刘雪彬.演唱军旅歌曲的情感表达艺术[J].政工学刊,2002(10):62-63
[9]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刘杨,1982年8月26日出生,女,汉族。籍贯:四川省广安市。艺术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声乐表演。职称: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