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30刘天鹏
刘天鹏
【摘要】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从肥料含量上看,在我国占所有耕地60%以上的中低产田中,普遍存在着养分贫瘠的问题,绝大多数耕地缺氮,1/2的耕地缺磷,1/3~2/3的耕地缺钾,还有相当大比例的耕地还同时存在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
【关键词】肥料;利用;问题;对策
一、土壤肥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碳磷钾的施肥比例不均匀
土壤中碳磷钾的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养分的因素之一,为了保证农作物生长需求,在耕种中施加碳磷钾肥是经常采取的措施。但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氮磷钾的施肥比例是不均匀的。首先,钾肥的施肥比例相对于氮磷的施肥比例来说是比较低。其次,单质化肥、低浓度化肥的施用比例高,高浓度的化肥施用比例小。此外,一味追求农产品产量,过量施用化学肥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有机肥施用成本较高,在施肥中占有比例较小。不合理的施肥比例对自然环境和农业的长期发展均有恶劣影响。例如一些地区由于过度的施氮磷肥导致地表水产生富营养化。施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和含有铬、氟等有毒元素的化肥,造成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破坏了土壤原来的结构,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
2.土壤养分缺乏,土地质量下降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农作物产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忽视了土壤的循环利用,在农业生产中过量施用有机肥和话费,造成土壤养分缺乏,耕地质量下降。
3.化肥资源缺乏,资源利用率低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增加化肥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中国同时面临着化肥资源短缺和化肥资源浪费的局面。
二、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的措施
1.合理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料是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又称农家肥料,根据其来源特性和积制方法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粪尿肥,包括人粪尿,家畜粪尿,厩肥,禽类、海鸟粪以及蚕沙。第二类是堆沤肥,包括堆肥、沤肥、秸秆直接还田利用以及沼气池肥等。第三类是绿肥,包括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第四类是杂肥,包括泥炭及腐殖酸类肥料、油粕类肥料、泥土类肥料等。堆肥是以杂草、垃圾等原料积压而成的,可因地制宜使用,最好结合春、秋耕地时作底肥。绿肥最好作豆料作物的底肥或追肥,利用根瘤菌固氮作用来提高土壤肥力。猪粪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较多,腐熟的猪粪可施于各种土壤,尤其适用于排灌良好的热潮土壤。牛粪养分含量较低,是典型的凉性肥料,可将牛粪晒干,掺入3%~5%草木灰或磷矿粉、马粪进行堆积,加速分解,提高肥效;最好与热性肥料结合使用,或施在砂壤土和阳坡地。羊粪属热性肥料,宜和猪粪混施,适用于凉性土壤和阴坡土地。家禽类粪养分含量高,可作种肥和追肥,最适用于蔬菜。人粪尿发酵腐熟后可直接使用,也可以与土壤混成大粪土作追肥用。
2.科学施用化肥
化肥,化学肥料的简称,就是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1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只含有1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含有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中的2种或3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一要避免盲目过量单用、连用化肥。一方面,土壤是化肥的第一载体,用工业化代替生物化,用化学过程削弱生物过程,会使土壤板结,结构破坏,降低生物活性,降低肥力,如氮肥,若未被吸收,会随水流入地下水源,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污染江河和饮用水;尿素中氧化亚氮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会带来温室效应。过量使用化肥会使氧气减少,并使海洋沿岸水域一氧化氮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另一方面,化肥多是无机盐,过量、连施会产生盐类累积,在降水少的地区或干旱年份,特别是温室、大棚在无自然降水和无排水的条件下,会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从而被迫进行大水洗盐或换土,有时还会造成作物受害,从而造成减产;同时也会增加经济成本,降低产出效益。二要平衡施肥。首先对土壤进行诊断,对作物的需要进行分析,在掌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配比和用量,科学施用。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营养,而不同的作物需要的营养也不同,因此要掌握各种作物的需肥特点和需肥规律,因作物、因生长季节合理施肥,做到营养平衡。土壤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化肥施入土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一部分被土壤保蓄起来,还有一部分随水流失或变成气体而损失,因而土壤因素是施肥必须考虑的前提,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而且肥料在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肥料的效果。因此,要对土壤进行科学的诊断,遵循“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施什么”的原则,因土壤缺乏而施肥,因作物需求而施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3.测土配方施肥
所谓测土配方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一是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二是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作物需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三是合理施肥,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