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雌性系选育的应用与研究

2016-05-30尹晓红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育种黄瓜

摘要:目前黄瓜育种多采用杂种优势育种,F1代利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可以简化制种程序,提高种子质量的雌性系的利用广受育种者重视。本文着重介绍了黄瓜雌性系的概念、表达、优点及不足,并对其日后利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黄瓜;雌性系;育种

中图分类号: S64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6.036

在黄瓜的植株中,其大部分是雌雄异花同株。雌性系特征的黄瓜,意思是只开雌花而不开雄花或者说是能长出非常少量的雄花的品系,大多有早熟、瓜密、丰产等特征。最近几年,黄瓜的新品种不断涌現,现在总体情况是,一般常见的品种经常被杂交一代品种取代,低质感病的品种用优质抗病的品种取代,用途单一的品种往往被多用途品种代替。但是,在杂交一代品种的选育里面,雌性系研究与应用一直被育种工作者所追捧。

1 雌性系的含义

黄瓜是一年生的植物,而且黄瓜是一种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黄瓜在幼苗期能发生花芽的性型分化。黄瓜的花以单性花为多,但有些黄瓜花不是雌花也不是雄花,因为存在一种花称为完全花。因植株的性别往往有相对复杂的表达,一般来说有纯雌株、强雌株以及纯雄株和雌雄同株等。针对其中一个品系来讲,会有1种或者是2种及以上的性型株,因此分雌雄同株系、雌性系和雌全异株系、雄全异株系。以育种工作人员的视角去看,雌性系在杂种中使用价值最大。雌性系中的纯雌系的含义是指100%的雌花率。由于强雌系分类界限比较模糊,一般情况下,这个界限是由育种工作人员来定夺,雌花的百分率越大越好,往往百分率大于80%或植株的基部的雄花只有1~3朵。引入雌性系方式通常情况下有2种,首先是国外引入,加以利用并且转育。其次是把雌性系充当母本的F1代,自交后,对雌性系分离以及最雌性系进行选育得到。

2 雌性系的表现

性别的表达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由花的性别和比例划分很多种。一般人们所谓的雌性系包括了全部为纯雌株的纯雌系和100%或大部分是强雌株,并且有少量是纯雌株的强雌株系。雌性系植株有一个特征,就是全部节位能开雌花,或者是大部能开雌花,少量的节位可以开雄花。针对黄瓜育种,雌性系在杂种优势方面的利用以及雌性系在杂交制种方面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3 黄瓜育种中雌性系的运用

3.1 提升种子质量

黄瓜就异花授粉作物而言,它的一代杂种的优势比较突出,增产效应很明显。目前F1代的制种方法一般有化学方法去雄和人工进行授粉以及雌性系法。利用雌性系配制一代杂种可以不用去雄,节省了劳动力成本,这样得到的一代杂种的纯度很高,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法被大力推广使用。

3.2 提高品种的丰产性

黄瓜雌花出现时间的早晚以及雌花的分布状态是跟成熟早晚产量与品质等息息相关的,因为种类以及品种的差异化,而且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发生改变的遗传性的支配,性型表达各不一样。但黄瓜的雌性系这种品系特征的植株只能开雌花而不能开雄花,这种黄瓜的雌性系一般有早熟、瓜密并且有采瓜期集中和丰产性强等优点。把雌性系充当母本配制的一代杂种往往表现以下特征:早熟、通常前期产量高并且雌花多,有一部分每一节全是雌花或者是一节有两朵雌花。顾兴芳等培育出来的中农10号,中农10号在夏季和秋季表现出强雌性特征,瓜码非常密。

4 雌性系的保持和选育

雌性系由于自身无雄花或雄花数量很少,进而雌性系的繁殖很不容易。国际上有人就雌性系的繁殖,通常情况下对配套的全同株系进行授粉,以获得种子,另外就是对幼苗进行化学处理。一般是在黄瓜幼苗2叶1心之时喷洒300毫克/公斤硝酸银溶液进行诱雄处理,并在4天后第二次喷液。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诱雄能得到很好的效果,采用诱导雄花来授粉进行留种。需要注意的情况是,借助药剂来诱雄之后,植株里面的连续的几个节位发生花性变化,而且黄瓜植株往往是由下至上的顺序开花,所以同株雌雄花的花期相遇在同一时间的情况很难出现。一个株系中在用药剂进行诱雄处理后,因生长和花期都比较一致,所以株系内雌雄花花期相遇在同一时间的情况很难出现。因而可用一个株系内进行分批次播种,分批分次诱雄,或对同株系的部分植株进行诱雄,以达到雌雄花能在花期相遇的目的。

雌性系的选育途径第一种情况是群体内的自然变异株,另一种情况是把雌性系看做是亲本的一代杂种,并且进行多代自交这样得到雌性系。第二种方法比较容易,但获得的雌性系的其它型状往往不是足够好,需要更深层次的进行选育,选育出综合性状好的并且能抵抗很多种病害的优良雌性系。

5 结语

采用优质的黄瓜雌性系充当母本,把抗病并且选育性状优良的材料充当回交亲本,这样来进行杂交和回交转育导致基因重组,对后代来进行选择,这样就可以创造出新的雌性系育种材料并且可以改进品种特性,对育种基因库进行丰富化,这对育成优良雌性黄瓜新品种的作用非常大。

参考文献

[1]马容丽.黄瓜雌性系选育的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5,23(04)35-38.

[2] 陈学好,曾广文.黄瓜性别分化与内源多胺的关系[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2002,28(01):17-22.

[3] 顾兴芳,等.秋延后栽培黄瓜新品种-中农10号D[J]. 园艺学报,2001,28(04):379.

作者简介:尹晓红,本科学历,丹东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蔬菜育种。

猜你喜欢

育种黄瓜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黄瓜
摘黄瓜
迷你南瓜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浅析林业育种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