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探究
2016-05-30马明远章洁
马明远 章洁
摘 要: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是开展大学生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是其教育作用发挥的重要前提,而社团骨干的培养则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分析文学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如下:重视理论建设,塑造社团文化;注重传承,稳中求胜;学校应因“团”施教,宏观指导。
关键词:专业型学生社团;社团负责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94-02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会加入至少一个学生社团,社团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高校学生社团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也在专业能力培养和实践育人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各种学生社团中的活跃分子往往在毕业后更加认同母校,同时也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事业的成功。但是,如何促进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以文学社团为例,探究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文学社团的发展状况
在高校大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今天,高校文学社团的发展状况有些令人担忧,不仅数量很少,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影响力日渐衰微。文学社团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活动经费有限,社团活动影响不大,真正喜欢文学的大学生在减少,活动单调令很多人收获甚小,专业性的指导老师欠缺,老成员退团人数不断增加。文学社团招新人数逐年减少,社团发展后继缺人。如南京晓庄学院2014—2015学年共有登记在册的学生社团108个,其中文学社团只有3个,分别是晨钟文学社(校级)、读者协会(校级)和鹿鸣读书会(院级),占社团总数的2.7%。其中,晨钟文学社是始于中文系(现为文学院)的、创办于1992年,已有23年历史的南京晓庄学院老牌学生社团,也是当前在全校影响力最大的学生社团之一,更是全校最大的文学社团,社团成员来自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其中文学院最多。文学社团之间的竞争算不上激烈,但作为文化类社团,活动的娱乐性远不如其他社团,更多的是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加入,相对一些大社团一年纳新300~500人,文学社团一般不足100人,并且人数逐年减少。作为影响力最大的文学社团,晨钟文学社的招新人数也是在逐年减少,2012年为189人,2013年为165人,2014年为153人,同时社团老成员流失也很严重,许多大三大四的老成员纷纷脱离社团。
二、社团负责人对社团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个好的团体,需要有一个能力强且具有奉献精神的负责人,也就是领头人,同时还要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一个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管理团队。学生社团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好的领头人和管理团队则难以可持续发展。
高校的学生社团,相比于学生会等“官方”组织,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但同时缺乏各种资源和组织支持,并且面临着相互之间的激烈竞争。作为社团,一个社团的人文关怀和社团中长期形成的社团文化是每个社团立足和发展的根本,而这种氛围和文化的开创者和继承人主要是社团的领头人。学生社团的领头人要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社团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要在传承社团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不断适应新新一代大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社团成为新新一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舞台和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的生动载体。
优秀的学生社团领头人应该具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明确的发展目标、坚定的精神信仰、进步的时代观念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所谓清晰的发展思路是指每一个学生社团都应有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这个发展路径既是对社团核心价值观的一脉相承,也是对社团发展定位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社团使命与发展环境的清晰认识,积极争取最大的支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从而促进社团的不断发展。
对于明确的发展目标,这是在社团领头人认清自己的实力和团队已经拥有的实力之后,所制订的团队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既有长期的如三四年,也有短期的如一年左右。对于文学社而言,定量的文章撰写、定期的思想交流、常规的晨读活动、固定的必读篇目,是一个文学社理论上不应缺少的常规活动项目。而这其中的具体内容,需要在领头人的带领下,在管理团队的配合下,全体人员的参与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有的学生社团三年的努力也就是成为校级社团,在校内提升影响;而有的学生社团一年就能成为市级或省级社团,就能举办众多高校一起参加的大型活动,这与社团本身的实力密切相关,与社团管理团队的共同奋斗紧密相连,更是与社团明确的发展目标密不可分。
所谓坚定的精神信仰这是大到每一个团队,小到每一个自然人应该拥有和不断追求的东西,一个文化类社团更应当如此。丢失了信仰就等于丢失了灵魂,也就失去了留住老成员、吸引新成员的共同追求和奋斗愿景。坚定的精神信仰可以帮助社团成员处于发展逆境时依然团结在一起,依然不懈奋斗,依然坚定地做全体认为正确的事情,而在社团蓬勃发展的时候也要有不忘初心的意志力。
进步的时代观念,这是对于社团领头人尤为重要的一点。一是社团文化的时代性,要不要借鉴他社团的成功经验,要不要继续坚持原有的运行模式都是社团文化的体现。二是社团活动的新颖性。要不要向具有代表性的团体学习,要不要将枯燥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来呈现便是活动的新颖性在进步的时代观念中对于管理者的考验。三是管理制度的人性化。要不要实行必要的惩罚制度,要不要进行定期的奖励制度,奖惩制度的确立需要领头人熟练科学的拿捏。以上都是一个社团领头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开放的对外政策,这是一个学生社团重要的发展战略。一个社团要不要进行对外交流,这个答案是肯定的。而在对外的过程中,你拥有的是什么,你的特色是什么,你给予对方的资源是什么。你需要学习的东西又是什么。在这之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能在不丢失自己优势的同时还能将新的思想和信息收入囊中,并且能够对于社团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对每一个学生社团领头人的考验。近几年,晨钟文学社不断加强与江宁大学城其他高校文学社团的合作,积极举办大型活动,使社团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也锻炼了一大批新成员,使得社团焕发新的生机。
如何发挥社团骨干的积极作用,分工协作,同时不断培养出新一届管理团队对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三、文学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理论建设,塑造社团文化
学生社团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有一套为社团量身定制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这些理论包括社团的发展历史、组织制度、文化观念、特色活动等方面。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一个社团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出来的。所谓固定的发展模式,应时而变的发展思路是任何一个社团管理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注重传承,稳中求胜
创新是一个社团要想可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在传承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社团发展要注重自身与时俱进:可以将时下流行的元素结合到自身的发展当中,充实活动的丰富性;也可以将适合自己发展的全新的流行元素加入到传统的活动中,开创新的活动类型。针对文学社,专属的文学刊物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晨钟文学社每学期一期的《晨钟》,每学期两期的《晨钟报》。每周两次的晨读活动是应该作为社团常规活动的重头戏,这是一种传承,一种对于自己社团最好的宣传。对于所读篇目,可以是百家经典,也可以是当今比较热的现代文,比如每年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品的节选也可以作为晨读的内容。在晨读的过程中注重分享环节,在别人分享的过程中注重吸纳。一个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活动有始有终的结果,不需要规模多大的活动,用最适合自己发展模式的活动带动社团的发展。晨钟文学院每年五月初都会举办每年一届的文艺类主题晚会,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但营造好的读书氛围、促进学生交流的主旨永远不变。
(三)学校应因“团”施教,宏观指导
学生社团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意义重大,学校对于学生社团要加大支持力度,因“团”施教。根据不同社团的专业性指向和实际状况,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指导。对于某些缺乏资金社团,在学校活动审核通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给予资金支持。在学生社团学术指导方面,学校或学院可以选派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把学生社团作为加强师生交流的重要媒介和加强大学生课外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学校团学组织要鼓励学生专业社团申报社会实践项目和课外科研创新训练项目,以项目的形式开展资助。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社团发展专项资金,在年度社团考核中,对学校的十佳优秀社团给予奖励,便于社团更好的发展。在专业知识上,学校和学院可以将一些文学讲座交给文学社承办,这样不但可以锻炼社团成员的实践能力,也可以提供直接向专家学者学习的机会,从而让文学社真正找到在高校社团中的地位,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四、结语
文学社团作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高校大学生文化生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类社团正成为高校众多文学青年的重要交流平台,成为新一代文学新人成长的重要舞台,也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秀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建青年人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自信,凝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这些既是高校文学社团的核心价值追求和使命,也是促进文学社团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余洪.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2]阳崇波.高校文学社的现状与发展策略——以河池学院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08(6).
[3]赵露,林茂,马涛.对当前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的思考——以四川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4]罗绍康,周胜强.高校学术型社团“双导师制”建设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
(责任编辑: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