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操对大脑功能优化的神经可塑性
2016-05-30阎小良
【摘要】通过形体操多感觉通道任务系统化练习,对提高视觉、听觉、动觉、平衡觉等知觉通道相应大脑皮层功能区的神经效能,扩大人脑信息加工的容量,提高大学生感知觉敏感性,从而优化大脑神经的可塑性。
【关键词】形体操;多感觉;律动;大脑功能;神经可塑性
一、概论
大脑细胞都是靠接受外部对它的刺激,不断增加反应次数来促进自身发育的;大脑中能够对来自外部刺激积极反应的脑细胞越多,头脑就越灵敏。Sadato等发现视觉正常组在完成盲文(用手摸雕刻或浮刻字)识别任务时,皮层第二体感区被激活,但枕部皮层(皮层视区)产生了抑制;相反,盲人组枕部皮层包括V1区(初级听皮层)在完成相应任务时被激活,显示在盲人中本来司职视觉功能的皮层参与了触觉信息的处理,表明大脑功能可塑性是神经系统本身的一种功能表现,有它的神经基础。
二、对大脑功能优化的分类
形体操多感觉协调律动练习的感觉信息可分为3大类:(1)来自视觉的感觉信号,提供关于动作的空间性与自身相互关系的信息;(2)来自内耳前庭(vesicular)感受器,提供音乐节奏和动作速度的感觉信息;(3)来自肌肉本体感觉和躯体觉(propriocept ion and somatosensory),提供关于肌肉的长度、张力、关节位置、身体的空间位置等的感觉信息。视知觉提供练习中的外部动作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各种动作的加速形成,并且协调对肌肉的活动、准确性和韵律感等;听觉中枢将接收到的音乐信息与运动中枢接收到的动作信息建立密切的联系,根据旋律的进行调整与之相符的肢体运动状态;动感知觉则结合视知觉、听知觉的信息而调整动作的快慢与动作幅度等。
三、形体操对大脑功能优化的作用
人最基本的知觉是与生俱来的,但复杂的知觉仍然需要学习;由于形体操多感觉协调律动练习的特殊性,个体运动知觉中的视知觉、听知觉、肌肉运动知觉等常常是同时发生作用,通过反馈教师动作示范、节奏和旋律特点而完成形体、姿势等驱动,每个局部或者整体都可以成为知觉的对象,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信息协同处理过程,练习时需要将所有的知觉意识同时打开;复杂的肢体动作对神经系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使其机能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提高对外界多种感知信息的适应能力。因形体操多感觉协调律动要求身体完成一些比日常活动更为复杂的动作,所以大脑中枢神经就必须迅速动员和优化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使之协调以适应肌肉活动的需要;长期练习能促进学生大脑神经知觉的优化发展。
四、形体操对大脑功能优化的神经可塑性
大脑神经功能优化与肢体行为的连通性在临床上得到了证实,医生通过观察肢体运动,发明了运动训练方法;在此方法中,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够使大脑多数皮质区包括初级运动感觉系统、副运动区、扣带回、同侧的小脑等区域的激活水平增强,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资料显示,患者的“被动运动”在病人的功能恢复中特别有效,因为特定的行为变化对应于特定的神经回路,能够使病人的相关神经回路进行重组,就会取得最好的康复效果。
总之,多次的行为强化练习可以使脑神经功能发生可塑性变化,反过来又会促进新行为与技能的掌握。人类行为与大脑功能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反复循环:环境刺激→脑功能优化→行为变化→脑神经变化→行为更新。
形体操协调律动长期练习能使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大大提高;一个人的反应速度与其思维能力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有效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身体就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更好地完成工作或学习任务。这表明形体操多感觉协调律动练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学生大脑功能的可塑性。
【参考文献】
[1][美]陆哥J O,赫胥勒G L.生活心理学[M].符仁方,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
[2]徐本力,梁洪波,熊斗寅等.全脑型体育教育模式的理性思考—强化左侧肢体体育训练的教育学、社会学和体育学基础[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86-91
[3][李鸣杲,李心天,儿童利手形成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通讯,1984,(2)
[4]徐本力,高学民,粱洪波,李浩坚.全脑体育教育与人的第二大脑———双手运动潜能的全面开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4)
[5]刘江南.运动技能两侧性迁移及其机制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
[6]翟群,曾苹.对左右利手者的视简单反应时及空间方向识别能力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1,(5)[6]托马斯·R·布莱克斯利.右脑与创造[M].傅世侠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奈德·赫曼.全脑革命[M].宋伟航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8]朱辉,钱永领.体育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发[J].海军院校教育,2003,(6)
[9]傅正军,范辉,徐本力等.开发小学学龄儿童运动和智力潜能的实验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
作者简介:阎小良(1960-)女,陕西宝鸡人,学士学位,教授,湖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现主要从事大众体育和形体训练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