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溯”材活用·君子三畏

2016-05-30杨明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弘一法师天命小人

杨明

【“溯”材展示】

孔子曰: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论语·季氏》)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的话。”

【运用方向】

1. 人要有敬畏之心。“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对社会、集体、法律的基本敬畏感,不仅会害了自己,最终也将祸害他人和社会。

2. 人要无所畏惧。孔子所说的“小人”就是普通人,“小人”因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也正是因为众多的“小人”“不畏”,才可促进创新,促进社会进步;如果每个人做事都因循守旧,我们的社会也不会进步,也就没有了创新。

3. 人要有气节。孔子所说的“大人”就是地位高、权势大的人,“小人”之所以敢“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是因为他做人不媚上,不媚权,不卑微,人立于世就要有这种气节。

4. 畏与无畏。人应该有敬畏之心,也当有不惧之节。当与做人原则、底线冲突时,应该心生敬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敢于挑战,有不惧之节。

【适用话题】

心存敬畏 无所畏惧 气节 畏与无畏

【习作片段】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在他的遗体装龛前,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遗体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半个月后。

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这里的“天命”何尝不是“上天赐予的生命”呢?生命是平等的,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我们都应该对生命心存敬畏……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动物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亮点评说】

片段通过弘一法师敬畏生命的例子引出自己亲身所历,感悟到人应该对生命“心存敬畏”,并用“溯”材加以强化。显得自然而然,中心突出。

猜你喜欢

弘一法师天命小人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从天命到性命:唐宋命论演变初探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
指印小人来了
木勺小人
弘一法师的慈悲心
论周公的“天命”哲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弘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