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思政教育服务需求视阈的分析

2016-05-30吴乔昊

科教导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吴乔昊

摘 要 新媒体的发展给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基于服务学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剖析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试图找到思政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探寻有效、合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新媒体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1.028

Analysis the Service Demand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WU Qiaohao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has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lives of modern young peopl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is, analyzes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y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consumer demand, trying to find the best entry poi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xplore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way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vid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互联网将身处世界各地的人和事连接在一起,各国人民俨然生活在地球村,随时随地可以便捷地联系到对方。互联网产生后,一方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于各个领域,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所谓新媒体,是指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通过网络传播手段,传播数字、文化、声音、图像信息的新兴媒体。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一些网络交流、互动、分享平台得到快速推广。当代年轻人出生于信息时代,更容易接受和熟悉新媒体,并乐于在网络上分享他们的心情、故事和生活,这也是诸如论坛(BBS)、校内网、QQ、博客、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能够吸纳大批年轻人的原因。他们在网络上的所见所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大学思政教育是针对大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的主要方式,一直是各高校最基础、最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颁发实施以来,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着力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时期,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大学思政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①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以服务学消费者需求的观点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将他们的想法、兴趣、关注点纳入思政教育的开课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媒体给大学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 传统的大学思政教育方式

新媒体的兴起,给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强大的冲击,传统教育模式已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更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②传统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通常是由教育部制定高校教学任务,校级领导设定任课教师及教学计划,再由教师制定教学内容。这是一种自上而下、具有行政色彩的任务发布模式。教学计划制定中没有学生的参与,在教学方法上,由任课教师主讲,教学内容多以纯理论性知识为主,显得尤为繁琐和枯燥。评价方式多以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试卷考核为主,学生中“为考试而学,考完就忘”的情况越来越普遍,难以达到引导学生思想和培育学生素质的目的。

面对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交流平台的猛增、海量信息的出现、学生观念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得愈加不合时宜,当前思政工作应顺应新媒体的发展态势,作出必要的变革。

1.2 新媒体给大学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抓住时代发展的趋势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与时俱进。

首先,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来说,新媒体是一个开放且信息量大而丰富的多媒体交流互动平台。通过运用学生乐于使用的QQ、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校内网等实现有效的沟通,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学生可以即时收到课程信息、反馈意见、情感交流,是一个可以借助开发的有效平台。

其次,网络上涵括大量实时信息,在平台上能够与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课堂教学中能够引入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丰富教学内容,在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新媒体受到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通过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与大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并结合线上宣传教育,能够有效达到思政教育目的,同时丰富了教学手段。新媒体互动平台能够成为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重要沟通纽带。③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分享网上热门话题,学生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即时分享自己的看法、建议和问题,能够与教师达成及时的反馈和互动。

1.3 新媒体给大学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在看到新媒体给思政教育带来福音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新媒体也给大学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思政教育面临着强大的冲击和挑战。④

一方面,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能够获取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并且在线上乐于分享和讨论。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传统的灌输式思政教育难以适应当前的形势。

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普及,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新的网络知识,掌握新的网络技巧,要实时更新思政教育理念,善于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同时,教师在收集整理网络材料时,要善于甄别有效信息,剔除负面信息。如果教师没有对材料进行充分的思考和理解,容易将一些负面思想带入课堂,影响教育成效。而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体时,由于缺乏理性判断能力,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产生一些比较偏激和负面的思想,在想办法将相关知识有效传授给他们的同时,还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加大了思政教育的难度。⑤

2 服务需求视阈下,注重大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参与

面对新媒体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过去由教师主导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当今大学生。教育工作者应借助新媒体,根据当代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导,设计能够吸引他们的教学内容,随时收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建议,这样思政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并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2.1 新媒体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从年龄层次上来说,当代的大学生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他们出生于信息化时代,他们能够很快掌握最新的新媒体技术。他们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喜欢灌输式教育方式。如果不革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则很容易出现“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玩”的尴尬局面。⑥

从时代背景来说,新媒体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近些年出现的“低头族”、“大拇指经济”、“手机应用端”、“WIFI”、“微博”、“微信”等词汇反映了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现在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且手机端应用功能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便利。一些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够及时向他们推送最新的资讯,一个人能同时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网络媒体平台中进行讨论、交流甚至吐槽。⑦

从知识构成上来说,身处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可以随时接触了解到各方面的信息,并形成了自己的判断事物的标准和见解。他们乐于讨论一些大的问题,会对一些社会现象表达出不满,急于批判这个社会。

2.2 大学思政教育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未来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师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才能真正搞好思政教育工作。⑧

目前手机端成为了商家的必争之地,他们的主要营销对象之一就是我们的在校大学生,商家绞尽脑汁为学生们提供便捷、时髦的平台,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向他们推销手机端应用或者产品,这也是“超级课程表”能够获取市场的原因之一。同样的道理,我们的思政教育要想利用新媒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就有必要在设计教育内容时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诉求,结合他们的兴趣点设计课程,寓教于乐。

前文已经提到,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新媒体的发展步伐。所以我们有必要革新大学思政教育模式和方法,让教师与学生平等积极地参与进来。可以在网络媒体平台上与学生讨论思政教育方面的热点话题,筛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吸引大学生积极投入思政学习中。在课程评价过程中,要摒弃单一的试卷评价方式,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展开合理公平的评价方式。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具有延缓性,不是一个短周期的评价就能体现出来的。因此,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3 对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建议

3.1 革新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教师对新媒体的掌握程度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年龄普遍偏高,他们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所以,任课老师应在思想上积极主动地接受新媒体技术,不断地学习新媒体应用技巧平台工具,从而能够熟练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提升思政教育的趣味性,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3.2 加强校园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

组建专门负责校园新媒体的团队,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建,建立一个以新媒体文化为主导的传播平台,诸如现在热门的“公众微博”、“公众微信号”等。在确立马列主义思想主导地位的同时,促进传播平台中的内容建设,确保所传播的内容积极健康、生动有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政教育。

3.3 尊重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结合服务学生的观念,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程度。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设计和规划课程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更有利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3.4 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有效的互动

服务信息的反馈对服务的创新和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任课教师和管理团队应积极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收集他们对课程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形成信息的双向流动,实现“传达—反馈—再传达”的良性运行。

3.5 提升学生的媒体素养,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控

网络媒体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与网络互动中,加强媒体环境的监控力度,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正确、合理、理性地运用新媒体。⑨同时应定期发布网络行为准则,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知识的教育,用法制意识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

4 结语

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当今社会最前沿的方式方法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注释

① 张永汀.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5):103-108.

② 仲素梅,胡玉霞.论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9.9(219):114-115.

③ 齐鹏,程晓丹.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24):114-116.

④ 蒲彦羽.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S1):133-134.

⑤ 李岩.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5):21-24.

⑥ 郑晴,胡旻,杨芳.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研究[J].中国报业,2011.14(24):111-112.

⑦ 吴明永.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22):19-20.

⑧ 玉香.教无定法教有定规——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东方青年教师,2012.

⑨ 邓倩文.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