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

2016-05-30蔡宏阳华建新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会计

蔡宏阳 华建新

摘 要:在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主要的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应当看到,收付实现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准确,涵盖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因而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就有着很大的必要性。文章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探究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区别,分析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关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8-0025-02

近年来,关于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热点问题,以收入实现制为代表的传统会计制度,在新形势下已经难以较好的适应事业单位财政改革要求,很多学者呼吁在事业单位财政改革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事业单位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会计制度中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存,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在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引入权责发生制,能够较好的解决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一些问题。

1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现状

在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中,主要的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这一会计核算基础也是根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所建立的。所谓收付实现制,也就是指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会计核算基础来进行会计核算。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之所以选择收付实现制,主要也是在考虑我国具体国情基础上作出的,根据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同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不同,整体来说,一般企业的会计核算基础均为权责发生制,而事业单位等社会性的会计核算则为收付实现制。这一会计核算制度基础,为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也应当看到,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仅仅依靠收付实现制来进行会计核算已经难以适应事业单位的财政需求,收付实现制下,一些会计信息难以被较好的反映出来。同时,从我国当前会计制度的基本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会计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等等,这与收付实现制也有着很大关系。

2 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区别

已经提到过,收付实现制也就是指费用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进行会计核算,而权责发生制则不同,权责发生制对于款项费用的描述是指费用收取的权利以及费用支付的义务。也就是说,权责发生制对于会计信息的描述,涵盖了其全面的内容,而不是表象,收付实现制对于会计信息的描述则是款项费用的收付形式。从本质上而言,收付实现制是表,权责发生制是里,或者说收付实现制描述定义的是内容,而权责发生制描述定义的则是内容。由此可见,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不完全对立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是能够统一的,这也是当前会计准则中关于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存的理论基础。在反映会计信息方面,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也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例如在观察资金流动性方面,收付实现制就要优于权责发生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能够更好的反映出资金流动情况以及流动效率,也能够较好的反映现金流量情况。而权责发生制在反映成本信息、资金流向内容信息等方面则有着收付实现制不具有的优势。

3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3.1 会计信息准确性有待提高

在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中,会计信息准确性有待提高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同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所实行的收付实现制有着很大关系。在收付实现制下,一些会计信息虽然能够反映出资金的流向和收付情况,但是却不能较好的反映出资金收付内容,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在负债方面,如果仅仅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来制作会计报表,那么其负债情况很难被较好的反映出来,一些事业单位的实际财政情况中,可能存在较大规模的负债,实现收付制对于负债情况的反映,不能够全面真实的反映出其负债内容和负债权责。另一方面,由于收付实现制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基础来进行会计核算,一些事业单位还会利用收付实现制在支付款项责任描述方面的漏洞,来进行财务舞弊,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会计信息准确性。或者在会计报表中,由于会计信息披露不全面,也会导致会计信息准确性降低。

3.2 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主要是指在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并没有较好的纳入成本管理措施,事实上,在其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下,很多成本管理项目也没有被描述出来。虽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着一定的特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同样需要进行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这是新时期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基本要求。

而在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随着科学财务管理意识的引入,对于成本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已经难以适应成本管理需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也逐渐的暴漏出来。同时,由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还缺乏统一的核算基础,特别是在成本管理方面,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项目内容和成本管理方法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因而使得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导致部分事业单位成本较高。

3.3 会计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会计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也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收入实现制的会计基础上,很难对款项费用信息的来龙去脉进行有效监督,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也并不能够较好的披露出其全面的财务信息,这就给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和考核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会计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对于会计监督来说存在监管难度,导致会计监督工作无法较好的开展。另一方面,在会计监督考核中,由于事业单位自身的特殊性,其绩效考核机制同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也有着很大区别,特别是在会计核算基础不一样的情况下。

企业会计核算基础一般为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一般为收付实现制,如果依照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去制定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考核机制,那么就会出现不适应的问题,导致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4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措施

4.1 完善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为了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系统,应当积极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完善,制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优化会计核算方法,引入权责发生制,建立起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存的会计核算体系,以此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近年来会计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存,能够更加全面真实的反映会计信息,特别是在会计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方面。通过建立这种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存的的会计核算体系,还能够弥补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对于负债信息反映不足的问题。同时,在会计核算方法方面,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应当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范相关的会计核算标准,对于我国当前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优化,以此为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引入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打下基础。

对于会计信息的处理,应当秉承完善的会计准则,同时对会计人员加强培训,使得会计人员较好的掌握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另一方面,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中,也应当注重对于一些先进会计核算方法或者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的引进,特别是一些先进成熟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并且培养相关人员的素质,这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4.2 为成本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

针对我国事业单位当前的会计核算体系中缺乏完善成本管理的问题,应当在成本管理项目和成本管理内容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在引入权责发生制后,应当在会计信息处理中明确规定相应的成本项目内容,对于一些相关费用款项中所涉及到的成本项目和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和定义。同时,还应当结合收付实现制的优势,单列成本管理项目,对于成本款项的支出情况以及流向情况予以展示。整体来说,在会计核算与会计制度角度,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以及完善相关的项目,以此来为成本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撑。

其次,在成本管理中,还应当规范相关的会计核算标准,明确规定应当披露的成本项目信息,在会计报表中,相关事业单位在季度财务报表或者年度财务报表中, 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对成本项目内容和信息进行披露。

最后,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成本管理也有着其特殊性,与企业成本管理活动有着很大的不同,需要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公益性等特征,不能完全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目标,而忽略事业单位的自身属性。

4.3 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督考核机制

在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考核机制中,应当积极促进在事业单位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完善相关的会计信息,充分反映出费用款项的往来信息,来为会计监督提供依据。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考核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部的监督考核,另一种则是来自于上级单位或者外部监督单位的监督考核。无论对于那种会计监督考核机制来说,权责发生制的引入,都应当在降低会计监督难度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应当定期按照规定,将信息详尽的会计报表汇报至上级单位或者外部监督单位,便与其进行会计监督。在会计考核机制中,同样需要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事业单位中建立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一些相关的会计考核目标能够更好的反映出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这就需要在引入权责发生之后,重点纳入一些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会计目标,而不是仅仅依照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来纳入考核项目。

5 结 语

我国事业单位目前主要的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在这种会计核算基础下,会计制度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会计信息有待提高、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会计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等等。因而在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中,也应当针对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解决。建立起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并存的会计核算基础,这对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云志.浅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相关问题[J].现代 商业,2013,(9).

[2]查良春.OECD国家改革经验对我国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启示 [J].财会通讯,2011,(22).

[3] 曹玉琢.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5,(10).

猜你喜欢

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会计
关于预算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讨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
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难点及建议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
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