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说《虹》中女主人公的畸形两性观

2016-05-30董慧婷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3期
关键词:畸形

摘 要:茅盾的小说《虹》中塑造了梅行素这一“时代新女性”形象,梅行素在“五四”到“五卅”的历史进程中完成了自我的蜕变,但是在其中所展现出的两性观却是畸形的,不正常的。这种畸形的两性观有其产生的社会土壤,它的发展最终导致道德的虚无。梅行素在两性观中强烈的征服欲并没有带来男女两性的民主与平等。

关键词:梅行素 畸形 两性观 反传统 道德虚无

茅盾的长篇小说《虹》写于1929年,作者没有描写大革命后的现状,却有意识地运用了与现实的距离感,描述了一位知识女性在“五四”到“五卅”的历史进程中的自我蜕变。作者处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特殊时期,在《虹》中没有去书写知识分子的幻灭与动摇,却对“五四”做出了必要的反思,这一点是十分深刻的。小说重点塑造了梅行素这一“新女性”形象,梅行素是一位“虹一样的人物”,她的特性是“向前冲”,她唯一的野心是征服环境,征服命运。她的身上有一种雄强美,她刻意地压制自己身上的女性情感,这种性格以及与之相连的两性观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特殊时代下的新女性

当十八岁的梅行素在益州女中读书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了。正值青春年少的梅行素被这场运动强烈地影响着,她开始因家里卖日货的店铺感到羞愧,开始疯狂地阅读充满着各种新思想的报刊书籍,开始反对父母包办的封建婚姻。“新”字开头的杂志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新思想,她对任何主义都毫无歧视地一律接受,无论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还是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等。她没有将任何一种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因为没有一种主义能帮助她解决燃眉之急——包办婚姻。

后来,她接触了易卜生的作品,找到了解决燃眉之急的方法。解决方法不是效仿娜拉的出走,而是要像林敦夫人那样不受恋爱的支配,可以为了别人将“性”作为交换条件。她对《玩偶之家》中的娜拉颇有微词,“她本来是崇拜娜拉的,但现在却觉得娜拉也很平常。发现了丈夫只将她作为玩物因而决心要舍去,这也算的是神奇吗?她又觉得娜拉所有的,还不过是几千年来女子的心……还是不能将性作为交换条件”[1]。她最欣赏的是林敦夫人,她可以忘记恋爱,忘记自己是一个女人,她可以为了救人而将“性”作为交换条件。林敦夫人的行为彻底改变了梅行素“从一而终”的观念,也使她的两性观走向偏离。她开始在心底大胆地设想:她可以同意包办婚姻,但是她会以“性”作为交换条件,迫使柳遇春答应将财产全部留给她的父亲。本来是为了获得思想的解放,婚姻的自由,但是梅行素却走上了无视性道德以征服异性的弯路。梅行素的思想具有反封建的彻底性,但这种思想出于非理性的冲动,她为了达到反抗包办婚姻的目的而放弃性道德,不是实现了自由,反而是牺牲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她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是打破了从一而终的旧贞操,实际上是走向道德的虚无,她与柳遇春的婚姻是冲动的非理性的结果。事实也证明了她的设想在现实到来时是不堪一击的,在柳遇春面前她仍旧是软弱无力的,她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却没有得到所设想的一切。无视性道德换来的是更加身不由己的生活。

小说中也出现了对五四这一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的反思:“五四的潮流只给我们两条路:一切旧信条都不要了,一切都依着自己的信念去创造罢!可是我们空洞洞的脑子,会创造出什么来呀?结果只有跟着一时的冲动走了!”[2]正是这种主观性极强的个人主义使梅行素扭曲了正常的两性观,加之她不安分的倔强的个性,使她内心充满着征服一切的欲望,这种欲望的膨胀让她看不清现实,只是耽于空想。

二、畸形的两性观通向道德的虚无

以“性”作为交换条件并没有使梅行素逃离婚姻的悲剧,她最终选择逃离柳遇春的魔掌。在好友徐绮君的帮助下,梅行素实现了自由,之后以小学教员的身份留在了泸州一所学校。梅行素看不惯学校里的教师们披着新思想的外衣却干着见不得人的勾当,她有着敏锐的自信的眼光。但是这种自信发展成为一种征服欲,就一发不可收拾。在泸州期间梅行素结识了惠师长身边的红人杨小姐,杨小姐急切地想将她拉拢过来。对于此事,张无忌多次提醒其危险性,但梅行素却受不了别人的不放心,越是被人担心,就越要展现自己。她在过分的自信中自愿跌入陷阱,又在陷阱之中执迷不悟,她自认为与惠师长的交往是“新式的男女关系”,她的美貌可以颠倒一切男子,她的坚强意志,又可以玩弄一切男子,她的彻底的思想使她破除一切束缚,可以突破性道德来满足征服异性的愿望,她所走的是一条于人无益,于己有损的道路。这种畸形的两性观使梅行素沉浸在梦幻中而不自知,最终走向道德的虚无。

这种征服异性的满足感,在梅行素从四川来到上海时受到了打击,她的自信开始被自卑占领,她心中一再压抑的女性的“我”出现了,她建立在征服欲上的两性观逐渐坍塌。以前她忘记恋爱,忘记自己是女人,实际上在她心中存在着无法改变的浓郁的女性和母性。来到上海之前,她意气豪迈,她征服无数的男子,又谈笑自若地将他们踢开;来到上海以后,她觉得预留给自己的美境愈来愈远。直到梅行素遇到了共产党员梁刚夫,并逐渐被他的性格与品质所吸引,她才渐渐地感到自己的理想是那样地不切实际。以前总是受到异性的仰望,如今却遭到梁刚夫的冷遇,起初梅行素依然抱着征服的心理,要独自进行和梁一样的宣传活动,与他一决高下,她始终持有着个人主义,她不理解集体的力量,直到最终败下阵来,梅行素才意识到在具有刚毅的性格和坚定的信念的梁刚夫面前,她的“征服理论”终将破灭。

在小说的末尾,梅行素终于融入了群众运动,成为革命队伍的一员。在投入轰轰烈烈的五卅运动的同时,梅行素也放弃了她畸形的两性观,支配她以后行动的将不再是强烈的征服欲。

三、征服不等于民主

作为五四思想影响下的新女性,梅行素对封建婚姻做出了激烈的反抗,她肯定新思想,反对从一而终的旧贞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为了反传统而选择征服异性,表现出强烈的利己主义。为了报复柳遇春,她可以以性作为交换条件,但最终幻想破灭;她乐意在司令部游走,以征服众多异性为乐。她把这种征服的快感误认为是女性的自由与解放,殊不知这只是将男人和女人交换了一下位置,而不是走向民主。梅行素只是获得了心理上的快感,但她的身体依然被异性操纵,这种对性道德的无视就是女性对自我的不尊重,没有自尊和他人的尊重,还怎么谈得上女性的解放和自由?

当梅行素预谋着结婚当天的行动时,就主动放弃了自由意志,她不应该牺牲自己的自由意志而走向无爱的婚姻,即使恋人韦玉没有勇气选择私奔,梅行素也可以选择离开,绝不压抑着自己接受无爱的婚姻。这种以身体作为交换条件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婚姻,到头来只是牺牲了自己。当梅行素成为惠师长名义上的家庭教师时,她自欺欺人地认为是新式男女关系,她被征服异性的快感冲昏了头脑。在司令部,她可以使所有的男人败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她可以看穿所有异性的心,尽情玩弄他们,然后一脚踹开。可是她不知道征服的背后是身体的被掌控,这一切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梦幻。

茅盾的小说《虹》为我们展现了五四这一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女性形象,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察觉出作者对于梅行素这一人物的喜爱,因为她不像五四时代大多数的新青年苦闷彷徨,流于感伤,而是有一股向前冲的勇气。她喜动不喜静,敢于挑战新事物,她有着不同于其他女性的雄强美,作者是想把她树立成一个新时代的榜样。但是,这一个在男作家笔下创造的女性形象必然打上男性的性别意识,作者不会顾及梅行素强烈的征服欲背后潜藏着的是畸形的两性观。这种畸形的两性观使人反思现实的两性关系。如果只是男人与女人交换一下位置,那么距离两性的民主还很遥远!

注释:

[1][2]茅盾:《茅盾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41页,第196页。

参考文献:

[1]茅盾.茅盾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赵园.艰难的选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祝光明.虹一样的人物——梅行素初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11).

[4]顾顺泉.略论《虹》对梅女士性格发展的处理[J].湖州师专学报,1987,(3).

[5]谭廷杰.从子君到梅行素——兼论五四小说中知识女性的追求和出路[J].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1988,(1).

[6]张毓文.倪焕之的理想主义与梅行素的“现在主义”[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5,(2).

(董慧婷 河南大学文学院 475001)

猜你喜欢

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超声诊断胎儿手和足畸形的价值
多脾综合征伴多器官复杂畸形1例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正畸与修复治疗牙缺损伴牙颌畸形的临床观察
颅面部动静脉畸形治疗中肺栓塞死亡1例
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治疗
两种锚钉治疗锤状指畸形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