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特色产业发展融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新思路

2016-05-30刘文帅李亚中

学理论·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新思路一带一路

刘文帅 李亚中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全国各省份纷纷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新思路,以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云南省作为西南重镇,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一带一路”战略对云南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发展丝绸之路沿途的地区经济,重点是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根本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云南省应在解决自身产业发展问题的前提下,找准定位,搭上“一带一路”的顺风车,实现云南省地区产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云南省产业;一带一路;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3-0111-02

引言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底,“一带一路”战略写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中央一直在扎实有序地推进该战略。2015年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三次提到“一带一路”战略,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一带一路”战略。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质内涵

“一带一路”的内涵实质上是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造福亚洲。并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带一路”要兼顾各国需求,统筹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同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

“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当前最重要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东部的小康也不是西部的小康,不是片面的小康是全面的小康。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落后地区经济,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只有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经济,为西部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红利和发展环境至关重要。“一带一路”战略根本目标是促进各沿线各地区、各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睦共赢,缩小国内东西部地区差距,有力推进西部再开发战略,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焕活力。

二、当今云南省特色产业发展的问题

云南省特色产业主要具有地域性和稀缺性。如,生物资源(玉溪烟草加工产业集群、昆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普洱茶产业集群、云南糖产业集群等)、矿产资源(个旧市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曲靖煤化工企业集群等)、气候优势(呈贡花卉产业集群等)、旅游资源(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旅游产业集群)等;或是依赖当地人文和经济资源,如民族手工业(大理喜洲扎染蜡染手工业集群)、悠久重工业基础(昆明机床制造业产业集群、玉溪钢铁企业集群)等。但产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特色农业在农业发展中起步较晚,竞争力较弱。特色农业是云南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云南的烤烟、甘蔗、制糖、茶叶、橡胶等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特色农业的发展仍然只强调生产,忽视了技术的推广、市场化开放程度低,大部分特色产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限制了产业的发展。

基于经济发展的急切要求,尤其是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兴起,云南各地都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的力度。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一些开发者缺乏对民族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其不同程度地丧失了民族文化构成中深厚的民族性、系统性和原有特色,到处可见的是过分商业化现象。把民族文化活动当成一种吸引消费的手段,为了吸引旅游消费,越来越倾向于走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宣传模式。

三、云南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自身定位

云南背靠中国西南腹地,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东向连接长江经济带,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和印度洋周边经济圈开放,云南的开放发展空间从未如此海阔天空。云南应把服务“一带一路”作为对外开放工作的重点,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功能定位,主动作为,努力发挥好“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省份的作用。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它明确提出,云南要发挥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要继续发挥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一带一路”中的建设性作用。

2014年1月21日,李纪恒做云南省政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云南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务实参与打造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拓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2014年12月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云南省加入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的消息,并发表评论称区域通关一体化作业模式实现后,云南省进出口企业办理跨关区货物通关的时间成本、通关成本和经济成本都将显著降低。“一带一路”及“印中孟缅经济走廊”的口岸优势将进一步提升,为云南省加快产业梯度转移、经济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云南地区产业在政府政策主导下,自身也应明确定位、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特色农产业转型升级等跨越式发展方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云南省首先应明确区域与产业定位,结合优势和区域经济考量来设定目标。

云南是一个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依托这些资源,云南省在烟草工业、旅游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现烟草业的跨越式发展,云南省现已朝生产专业化如优化种植结构、增加特色品种种植面积、推进烟草收入模式改革、增大集约化育苗、揭膜管理方面实现烟草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旅游业要打造旅游+走融合发展的路子,在辐射中心中发挥“迎客厅”的窗口展示作用。在生物医药方面,优先发展特色优势中药、民族药,加强对现有创新药、民族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及新药用资源和食用资源开发,重点打造云南白药、三七(文山)、灯盏花、天麻系列及藏药、彝药、傣药、南药(西双版纳)等系列,研发一批自主创新生物药物和生物仿制药,培育一批健康产品知名品牌。在农特食品加工方面,提高食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健全标准体系,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打造茶、酒、糖、油、核桃、咖啡、果蔬、食用菌8类过百亿元特色食品加工业。在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新材料方面,以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为重点,加快新材料工业发展。针对东南亚、南亚国家农业发展迫切需求的,云南有优势和特色的陆稻、大豆、甘蔗、马铃薯、花卉、蔬菜等粮经作物新品种以及配套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初深加工技术和标准化集成技术,通过整合资源,集成创新,在境外开展研究与示范推广,不断优化农业走出去产业链,不断提升农业走出去企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云南农业走出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老挝合作,在老挝北部联盟的橡胶示范面积现有80 000多亩,联盟下一步将以老挝、柬埔寨为重点,以橡胶产业、甘蔗糖业技术的境外集成创新和应用、橡胶产业技术的境外集成创新和应用、建设优质非转基因境外大豆生产加工基地、太阳能光伏取水与蔬菜高产栽培新品种新技术境外示范等为发展的重点。

总之,云南省特色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产业结构的低级化,二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这些年来,云南省政府坚持把培育发展产业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规划布局滇中产业新区建设,培育发展大生物、大能源、大旅游、大制造、大服务五个万亿元大产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例如2014年12月10日云南省工业信息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充分发挥规模以上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带动产业健康发展,着力从制定精准政策措施、完善服务、搭建平台等3个方面入手,实施中小企业达规培育工程,壮大规模以上工业总量。云南煤炭产业也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2015年3月19日云南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要求加快推进煤矿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煤矿发展水平;科学研判煤炭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2015年云南省科技工作会议中获悉,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三元杂交肉牛品种——“云岭牛”育成。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使云南省持续快速发展,也使云南产业转型发展成为可能。

云南省特色产业应立足自身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打铁还需自身硬,云南省特色产业自身需夯实产业基础、转变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充分抓住发展机遇享受“一带一路”政策红利,走出一条科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云南特色产业跨越式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穆艳.桥头堡战略下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495-496.

[2]杨虹.中国—东盟自贸区背景下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及对策分析——从区域分工的视角[C]//加强公共政策协调,促进泛珠合作发展——2012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社科专家论坛(第十届)论文汇编,2012.

[3]刘尔思.承接与转移的再思考—云南桥头堡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1(2):141.

[4]田丽敏.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产品产业价值链治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0.

[5]唐新平.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与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3):73-75.

[6]王德强(绒巴扎西).中国特色跨越式发展理论及其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探索[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9):104.

(责任编辑:李 慧)

猜你喜欢

新思路一带一路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这五年,我们共同走过——新思路 新作为 新突破
Lumileds汽车照明:新布局下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