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评类作文如何展开评论

2016-05-30丁永辉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国人全民读书

丁永辉

近年来,时评类材料作文从2009年江西卷“圆明园兽首拍卖”、辽宁卷“明星代言”,2011年新课标卷“大国崛起”,2013年新课标Ⅱ卷“同学关系调查”、北京卷“爱迪生与手机”、浙江卷“守住童心”,到2014年广东卷“数码时代与胶卷时代”、北京卷“老规矩”、天津卷“大脑智能芯片”,2015年新课标I卷“小陈举报老陈”、广东卷“感知自然的远与近”,一直备受命题者青睐。

时评类材料作文行文要求同学们对事件进行评论,但如何评论大多数同学却很茫然,以致于文章思路不清,内容空洞。其实时评类材料作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评论便可轻易夺取高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会上指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财富。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年人均阅读纸质书仅4.56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以色列的64本。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读书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同学们围绕“阅读”话题联系现实可从以下角度展开评论:

[角度一 锁定结果探原因]

的确,现代人很忙,忙着上班,忙着上学,忙着交际……忙来忙去,忙得连看书的时间也没有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仅为13.43分钟。13.43分钟,这是一段短得可怜的时间,每天只用这点时间来读书,难怪我国成年人的年平均阅读量只有4.56本。但奇怪的是,没时间读书的中国人,却有时间看电视,有时间逛大街,有时间打麻将,更有时间玩手机……既然有时间,那又为何不愿读书呢?原因很简单,是因为没有读书的习惯。资料显示,我国国民有阅读习惯的人只有5%,换言之,我国高达95%的民众没有阅读习惯。

无论是读书时间少,还是没有阅读的习惯,归根到底都说明国人不重视读书。在许多人看来,读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充电,否则的话,不读也罢。而这种看法,恰好说明国人并不了解阅读的本质意义。阅读确实可以增长知识,但更大的意义还在于,阅读能滋养心灵,阅读能拓展视野,阅读能开阔心胸,阅读能提升境界。简而言之,阅读可以让一个平常的人变成“大写的人”,而这才是阅读的最大价值。但可惜的是,阅读的这种价值,往往为人所忽视,忽视的结果,就是不重视阅读。

——《我们为何不读书》片段

本段可谓运用锁定结果探原因之法的典范。作者锁定国人不读书的结果,先探究出国人不读书的原因是没有时间,接着探究没有时间的原因是没有阅读习惯,最后探究没有阅读习惯的真正原因是没有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如此推论,不仅思路清晰,而且说理深刻。

[角度二 锁定结果看影响]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国民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可达68本。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建国时间虽短,但诺贝尔奖获者就有8个,而诺贝尔获奖者中犹太血统的人占18.5%。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因为不仅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民阅读,而且人类的发展也离不开阅读。而当今的中国,年人均阅读纸质书仅4.56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中国是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放眼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虽说是科技的竞争,而实质还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靠什么培养,一个人均阅读量如此低的国家能培养出多少优秀的人才? 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我们靠什么实现“中国梦”!因为“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阅读的力量》片段

本段文字,作者锁定国人不读书的结果。与以色列和匈牙利国民的阅读量进行对此,在对比中既论证了阅读的重要性,更表达了对阅读量极低的中国未来发展的担忧。

[角度三 锁定结果寻办法]

阅读是人们求知、立身的基本途径,是进步的阶梯,是个人发展的精神源泉。如果不阅读、不学习,则难以思想进步、启发智慧,更何谈个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繁荣。所以,推动全民阅读势在必行。

推动全民阅读从小就要提升孩子对阅读的关注与兴趣,培养读书“童子功”。伦敦市中心的查宁阁图书馆的高级馆员助理罗宾·马汀女士说,英国很多家长都有睡前给孩子念书、讲故事的习惯,而家长自身的读书习惯,更能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日本,上幼儿园的孩子每天回家前都会去幼儿园里的“太阳图书馆”借本图画书,睡前让爸爸妈妈给他们“讲书”。每过几个月,图书馆就会向家长报告孩子都借了什么书,并向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推荐不同的书目。而幼儿园的藏书,主要由市政府拨款购买,也有部分书籍来自社会团体和家长的捐赠。

推动全民阅读政府需要提升公共服务意识。伦敦市中心的威斯敏斯特区,虽说面积不大,却有着大小图书馆12个。行走在英国各地的小城市里,你会发现,每城必备的设施,除了教堂,一定就是图书馆了。这些星罗棋布的图书馆,大多服务意识很强,经常定期举办各类活动,真正起到了知识“充电器”的作用。

推动全民阅读需要出版社给国民提供有品位的书籍。盘点新世纪中国人的阅读史,一个强烈的感觉是好书太少。从被无数中国人动来动去的“奶酪”,到《穷爸爸富爸爸》;从张悟本的绿豆,到各类健康枕边书;从马云的商战心路,到乔布斯的商战;从各类家居风水大全,到星座运程……回头看看才恍然大悟: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人皆知却根本不值得读的书啊!

——《全民行动方能推动全民化阅读》片段

本段文字,作者先从需要推动全民阅读的原因写起,接着提出推动全民阅读的三个具体措施。从此角度展开评论,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

[角度四 透过现象看本质 ]

中国人不读书,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认为是因为时间少。那么,我们把时间都花在哪了?原来学生忙于学业,上班族忙于工作,商人忙于谈客户,官员忙于应酬......为什么我们都愿意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学生说不努力学习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进而改变命运吗?上班族说不加班能加薪吗?商人说不谈客户能多签订单吗?官员说不应酬能升迁吗.....放眼望去,似乎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事情国人都有时间去做,而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阅读理所当然也就没有时间去做了。所以,说到底,国人人均读书量低的本质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在扭曲,那就是急功近利、利益为先的观念早已霸占了现代人的思想。所以“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这些短期内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观念统统被抛在了一边。

——《阅读决定民族未来》片段

本段文字,作者可谓眼光深邃,观点犀利。不仅通过全民不阅读的这个结果探究出了原因,而且还看到了这个原因的本质——社会的价值观在扭曲,那就是急功近利、利益为先的观念早已霸占了现代人的思想。此观点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猜你喜欢

国人全民读书
全民·爱·阅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可持续全民医保
我们一起读书吧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