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2016-05-30吴正千
吴正千
摘 要 森林作为地球的重要植被类型,占有相当大的面积密度,与地球的万物息息相关,并影响周围的环境,在能量交换和物质循环过程会形成一种有机的功能单元,促进非生物与生物相互之间的联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植被面积日趋减少,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因此国家提出了六大林业工程的建设,加大对森林植被的建设,森林培育也就逐渐成为全国关注的新焦点。但是近年来,我国森林培育质量明显不好。基于此情况,从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概念出发,首先深入了解并分析森林培育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浅谈影响森林培育质量提高的因素。
关键词 森林培育;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2
随着林业战略思想五大转变和六大林业工程实施,森林培育质量已成为林业全行乃至全国关注的新焦点,并且森林培育质量的优劣决定着我国林业的发展命运和前途。国家林业局十分重视森林培养质量的提高,局党组于2001年初提出加强“质为先、慎用钱、严管林”三项工作的要求,为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概念确立了一个明确的指导定义。“质为先”的含义是要求首先加强森林培育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和成效。本文就制约森林培育质量的因素展开讨论,旨在帮助人们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对所需注意的问题有清晰了解,能更好地开展森林培育质量的管理工作。
1 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概念
ISO中的质量管理是指制定好质量的目标、职责和方针,通过对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等手段来完成质量目标的所有经营活动。而在森林培育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指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措施,以最低生产成本生产出优质森林的目标[1]。森林培育是项科学技术要求非常强的森林资源再生产措施,培育的关键环节有种苗生产、规划和作业设计、幼林管护、施工作业和森林经营等。森林培育质量由每个环节共同的质量决定,决不允许某个环节质量出现问题,否则会影响整个培养林的质量,甚至威胁到整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森林培育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森林质量低,结构不佳
我国由人工培育的森林,存在着混交林少、纯林多的现象,并且成熟林木占总体比例少,幼龄林木占总体比例却相当大。这就导致我国森林后备资源的储存量极少,从而出现木材供不应求现象[2]。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对林产品和木材需求量逐年增加。由于我国森林后备资源的储存量极少,我国将会面临严峻的森林资源考验。
2.2 森林面积少,分布不均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率仅是世界面积覆盖的4.6%,而人口却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2%。这也就意味着我国需要用仅有的世界森林总量4.6%森林资源,来满足世界人口总量22%的人们生活、经济发展与工业生产的建设需要。从这种情况的资源利用可以看出,我国森林资源十分匮乏。同时,我国森林资源在区域上的分布极不均衡,西北五省占国土总面积的31.9%,森林面积覆盖率却只有5.85%[3]。
2.3 经济林面积增长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林总面积为2139万hm2,其中高度密集经营的经济林面积覆盖占25.1%,一般经济林经营占66.6%,老化或荒蕪的经济林占8.3%。经济林大宗产品相当多,名特优新的品种极少,培育的质量不高,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4]。
2.4 森林抚育间伐滞后
据测算,我国由于抚育间伐不够及时,导致将近1.5亿m3可用砍伐木材资源无法及时利用,每年全国森林资源的净生长量平均减少约1.2亿m3,按200元/m3计算,森林资源的资产损失约240亿元[5]。
2.5 造林步伐增速
近年,我国造林重点往中西部地区转移,对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和加速造林的难度系数日渐增大。从整体上看,我国经济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目前有80%的宜林四荒地分布,因受到水和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制约,造林绿化难度本身就极大,加上实现了基本绿化的阶段性工作任务之后,对森林的管护、防病虫害、防火以及抚育间伐等跟不上,就形成了大面积“麻秆林”,致使林木没有一个优质的生长环境,从而严重影响成材、成林和效益的发挥[6]。
3 影响森林培育质量提高的因素
造成上述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问题,既有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又有主观的内在努力不足等多项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森林培育产权不清、不重视森林经理管理工作、体制僵化、发展方式落后、水土流水与土地荒漠化加速、缺乏森林培育人才和技术、非法征占林地和病虫害频发九项因素制约着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7]。
3.1 森林培育产权不清
我国森林培育普遍存在着产权残缺、关系模糊不清的问题,即产权的主体指向不明确,产权的权能又界定不清晰,致使经营森林资源的人经营收益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必然就影响经营森林者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主动性与积极性[8]。
3.2 不重视森林经理管理工作
森林经理是指科学合理组织经营森林资源的全套管理技术体系,包括森林资源的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分析、经营决策与信息反馈的循环反复过程。森林经理的任务是:将森林按地域分成经营管理型的、功能不同的等级单位,从而全面掌握经济与自然的信息,按照经济与自然的规律制定经营方案;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定期复查森林资源的动态,然后检查与评价经营结果,并不断地修订与完善原方案,提高与维护森林整体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9]。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森林经营者都不重视森林经理的工作,对森林的经营缺乏预期控制,出现地力衰退、林木生长缓慢、间伐期日渐变短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
3.3 体制僵化
我国林业的经营思想、机构设置、法律、政策和制度等许多方面仍沿用简单老旧的管理方式。例如,简单地用行政管理方式管理林业。体制僵化老式不加以革新,会致使经营森林者无法有效地提高森林培育质量[10]。
3.4 发展方式落后
导致森林培育质量低下的最基本思想根源,是森林培育质量发展方式沿用粗放型经济发展的方式,即重视林木增长的数量,不重视甚至是忽略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重视造林却轻管护;盲目无节制地采伐林木,并不制定相关发展战略保护森林。
3.5 水土流水
水土流失指在水流的作用下,土壤被搬运、沉淀和侵蚀的整个变化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对自然物质的开发日趋频繁,甚至是无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而过度地开采,严重破坏了坡地植被,致使地面表层的土壤被破坏,地表与地下的土壤物质开始移动并迅速流失,导致森林培育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6 土地荒漠化加速
目前我国沙漠化和沙漠占国土面积的16.7%,约有160.6万km2,并且每年沙漠化的土地面积以2 460 km2的沙化速度迅速扩展。土地荒漠化的加速恶化了生态环境,从而破坏植物生存条件,加大了森林培育难度。
3.7 缺乏森林培育人才和技术
虽然我国到今天已有几十年的林业历史了,但在我国还未培养出能科学地进行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专业人才,参加森林培育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没有相关专业知识、技能与技术指导,只能凭借极少量科学理论和相关工作的经验来摸索森林培育质量管理,无法系统地进行森林培育工作,影响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
3.8 非法征占林地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迫切地想提高本地的经济水平,以加快经济发展为理由,侵占大量林地,大肆砍伐林木毁坏森林资源。因非法征占林地的原因,我国每年都有200多万hm2的有林地逐渐消失成为稀疏林地、无林地甚至是无林地,大幅度减少了森林资源,严重影响森林培育质量。
3.9 病虫害频发
病虫害是指在植物栽培和生长的过程中,因有害生物入侵或不良生长环境影响,阻碍植物正常的新陈代谢,生理机能与组织结构被破坏,在外表形態上出现反常态的病变现象。而我国并不重视病虫害,导致病虫害得不到控制,还加剧了病虫害病变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降低了森林培育质量。
4 结语
我国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林业管理人员与国家高度重视,并做出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相关策略,这样才能长远地发展我国的林业,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广志,耿连志.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J].福建农业,2015(3):152.
[2]加强储备苗木培育不断提高森林质量[J].国土绿化,2015(12):36-37.
[3]伊焕,王安军,滕博.浅谈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J].科技风,2012(15):61.
[4]初颜君.生态视角下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策略[J].农业与技术,2012(11):55.
[5]彭建平.试论森林培育的现存问题与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2015(13):94.
[6]于景涛,任广艳,于志峰,等.提高北方森林培育质量的若干途径[J].福建农业,2015(2):123.
[7]王猛,李贤忠,和润喜.提高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质量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31):169.
[8]王春光.提高森林质量的对策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4(03):214.
[9]陈雷.提高我国森林培育质量的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2(15):115.
[10]曾亚军,罗在柒,王进,等.我国森林质量体系的研究进展[J].贵州林业科技,2012(1):44-49.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