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5-30孙伟
孙伟
摘 要: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事关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应用多媒体可以演示复杂的护理操作过程,合理引入PBL教学,强化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临床实例,加深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难以发挥师生应有作用,增加教师教学难度,有时教师不能很好地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同时,要通过多媒体优化护理实训操作练习和考核,完成学科教学目标。
关键词:急救护理学 多媒体教学 合理应用 辅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c)-0153-02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根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于一体,满足专业和社会需要。传统讲授方法已不能满足师生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可非常形象直观的讲述清楚过去很难描述的课程内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学生形象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1 多媒体演示的辅助作用
1.1 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教具并示教操作步骤的过程称为演示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形象化解释事实、过程或程序,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应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为:(1)提供的学习环境有效实用。目的在于保证最佳视觉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感官。(2)观察目的和要求必须明确。这要求学生必须集中精力去观察操作步骤并通过观察总结注意事项,必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其掌握操作技能。(3)合理确定演示时机。要结合授课内容和学生掌握理解掌握程度合理确定:演示过早不仅降低学习兴趣,学生会感到很茫然;演示过迟学生不能体会到知识的逻辑性和衔接性,学习效果相对较差。
1.2 合理引入PBL教学方法
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资源的不同按照PBL方法的基本要求设计临床病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完成单元教学目标。这不仅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还能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和解决问题。
1.3 多媒体是较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急救护理学教学,使教学活动直观生动形象,学习兴趣能被有效激发,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将计算机、网络和影视等多媒体技术引入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教学广度得到有效拓展,学生视野更为开拓,解决了不同时间、地点、学习内容对学生学习的限制,强化了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教学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优点
2.1 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将美丽的图案、清晰的图像和不同字体展示在屏幕上,且通过超链接能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和音频,效果震撼,学生具有新奇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形象、直观、准确地展示抽象概念,且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展示临床实例,加深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急救护理学是和临床紧密相联的,脱离了临床实践,应用简单的传统教学方法难以生动解释急危重症的某些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的来源。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出逼真的临床情境,是学生置身于其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加深知识记忆,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养成缜密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2.3 提高教学效率,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偏重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学生难以主动参与教学,师生难以互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不能提高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节约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师生互动时间显著增加。教师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表达、质疑和探究,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自我发现、分析和解决,使其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获得归属感,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师教学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利于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运用护理程序发现和解决既定患者的有关护理问题,这是一个追根溯源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大胆质疑并提出问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做到当堂解决相应问题;对于不能当堂解决的问题,师生要通过查阅文献、上网搜集、请教专家等合理的方式,逐渐理清思路,通过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真正掌握相关授课内容,训练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创新思维,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护理人才。
3 急救护理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3.1 过多依赖于多媒体教学,难以发挥师生作用
众所周知,成功教学不仅要用科学方法掌握护理知识和技能,更在于提高学生思辨能力,让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灵感的迸发,促进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提高。
但学生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有时难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及时完成,教师应采用适当形式发挥其主导作用。
3.2 增加教师教学难度
多媒体教学蕴含大量的信息,有时学生思维不能跟上信息展现和授课速度,难免不能做到重点突出,有张有弛。有时教师在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这会导致学生在新奇中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被动接受知识,不能积极思考和理解所学知识,在索然无味中结束一堂授课。
3.3 教师不能很好地整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出于各种目的,有的教师授课时完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这是不足取的。因为不论何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教学资源以及师生特点等不同条件,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4 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护理实训操作练习和考核
急救护理学的实践教学十分重要,应通过多媒体教学优化护理实训操作练习。
4.1 实训操作比赛式教学
事先设定实训项目竞赛规则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划分若干竞赛小组,每次学生随机抽取指定护理操作,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赛,教师和其他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观看操作,比赛结束后按照既定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教师总结经验和教训,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再操作,达到以赛促学,增强记忆,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不断提高动手能力。
4.2 实训操作技能考核式教学
技能操作考核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考核具体方法和步骤为:根据考核内容、学生人数和考核时间的不同合理设置考场,制定技能考核的评分标准,学生随机抽取考核顺序和考核项目后,马上让其到相应实训室独立完成物品准备工作,之后按照顺序到指定考场由主考教师考核相关实训项目,考核过程通过多媒体传到考官所在处,按照标准进行评分。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實际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既要肯定多媒体教学的价值所在,也必须看到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不能把它当成唯一的模式。如果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实现单一化教学模式向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会玲.基于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6(3):75-76.
[2] 彭红,刘宽浩.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体会[J].广东化工,2015,42(15):271,272.
[3] 苏茜,张则艳,朱怀金,等.多媒体结合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4):548-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