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漂浮农场

2016-05-30张哓莲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场粮食人类

张哓莲

刀耕火种的年代,人类缺少生存的粮食。为了争夺粮食资源,部落之间以及后来的国与国之间发生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

农业生产落后的时期,人类缺粮。农业生产发达的今天,人类也还是会时不时地缺少粮食。联合国农业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逐步减少世界上的饥饿人口。

地球的陆地面积虽然不小,但是山地、沙漠占有很大比例,很多地区是不适合种植粮食的。地球上适合种植粮食的肥沃土地本来就不多,多数集中在沿海沿河的平原地区,但这些地区往往也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区域。工业生产向土地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导致土地受到污染,这些肥沃的土地也无法再种植出可食用的粮食,从而导致粮食短缺。

这些年,气候变化相当剧烈。地球气候剧烈变化的倾向不是向好而是向坏。恶劣天气越来越多,干旱范围不断扩大,这种状况正进一步缩减粮食产量。

还有,粮食生产需要有干净充足的淡水水源。可是现在随着水体污染的加剧和气候干旱的原因,可灌溉农作物的水源越来越少,江河不是干涸,就是被污染。庄稼要么喝不上水被渴死,要么喝了脏水被毒死。庄稼成片成片死亡,粮食自然大大减少了。

除此之外,人类缺少粮食还有一种重要原因——把粮食当成了工业原料。有些企业从人类口中夺粮,把大量的粮食拿去进行工业生产,比如酿造酒精,添加到汽油里制造乙醇汽油。工业生产耗费大量的粮食,也是导致粮荒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加至96亿,这么多的人要吃饭,如果不采取措施改变粮食产量正在缩减的现状,未来发生严重粮食危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好庄稼是培养出来的

水稻是世界主粮之一。我国是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据考证,早在7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栽培水稻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采集野生稻谷为食的过程中,观察到自然落谷能萌发生长的现象,开始尝试着播种野生稻谷,向种植水稻迈出了第一步。好庄稼是培养出来的,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培育和种植水稻的技术越来越高超。到目前为止,中国保持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水稻育种技术,中国繁育超级水稻是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的一条有效途径。

减肥也是一项“慈善”事业

在这个世界上,饥饿和肥胖是全球性的问题。肥胖者“食粮过度”,饥饿者则经常难见粒米。据调查,全世界约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与此同时,全球有10亿人处于肥胖状态。这一对数字的对比是如此鲜明刺眼,所以有人呼吁,肥胖者应每天少吃几口饭,把粮食省下来匀给饥饿者。这样看来,节食减肥也是一项让许多人不饿肚子的“慈善”事业。

人类将需要越来越多的粮食。人类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与陆地适宜种粮土地的减少形成了矛盾。如果有一天,陆地上完全不能再种植粮食了,人类会眼睁睁地被“饿绝”吗?

为了应对人类缺粮的危机,科学家开始寻找应对之策。既然土地上无法种植粮食,那不妨就到海洋上开疆拓土,建设海上农场吧!于是,在海洋上建设漂浮农场的设想应运而生。

漂浮农场可以固定在海洋、湖泊以及河流的水面上,借助船只移动。一个小型的漂浮农场可分为三层,总面积约为220万平方米。上层的主要结构是太阳能电池板,为漂浮农场运转提供足够的电力。中间层为水培种植园,用来种植粮食作物。下层为鱼塘,养殖水产品。

漂浮农场的运转方式是这样的:上层的天窗和透光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将阳光转化成电能,为海水淡化和农场其他用电设施提供足够电力。阳光通过顶层渗透到中间层,白天满足中间层水培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需求。夜晚,装在漂浮农场的LED灯全部打开,照样满足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光源需要。也就是说,漂浮农场的作物可不分白天黑夜地进行光合作用,这让粮食的收获周期可以缩短一半,一年可以有多季收获。另外,漂浮农场的作物采用无土栽培,立体化生长,空间利用效率非常高。漂浮农场作物层排出的废水将会流进底层的鱼塘,鱼塘内搞水产品养殖,让漂浮农场不但能产出粮食,还能产出肉食,真是“一场多能”。

谁在漂浮农场上班呢?漂浮农场还配备海水淡化装置、屠宰场、包装车间以及风力发电机和其他能将水能转化为其他能源的机器,所有的机器都是自动化运行,基本不需要人工操作,少量的农民只要通过点击鼠标的方法维护农场的自动化运行,工作十分轻松。

一个只有少量农民的小型漂浮农场每季约能生产8吨蔬菜和1.7吨鱼类。如果把漂浮农场的蔬菜改种成高产粮食作物,一个小型漂浮农场每年产出的粮食可达数十吨。漂浮农场是一个集约化、高效能的粮食生产基地,多个漂浮农场的粮食产量将是稳定且惊人的。这样,全球所有的近海城市都可依靠漂浮农场供给充足的粮食,从而逃过粮食危机带来的劫难。

精准农业

目前,农业生产正朝着高度自动化控制的方向发展,“精准农业”成为现实。所谓精准农业,是在传统农业与农机装备技术上,运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管理,是一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产业,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精准农业的一个辅助设施,我国首个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仪器在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运行。该仪器除了能对土壤墒情和农田小气候实时监测外,还可以获取小麦和玉米不同发育阶段的图像,并通过网络传输至远程服务器,为制定农业气象自动化仪器安装技术标准与农作物自动化观测规范积累资料。

会摘草莓的机器人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新型多功能农业机器人日益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化机器人也会在广阔的田野上越来越多地代替人工完成各种农活。有人发明了能够采摘草莓的机器人,该机器人装有一组摄像头,能够精确捕捉草莓的位置,还有配套软件能根据草莓的颜色来确保机器人采摘的是成熟的草莓。目前机器人摘一个草莓的时间是几秒钟,如果大范围使用并能保持采摘效率,可以节省40%的人工采摘时间。

我们都知道,地球实际上是个水球,南北两极冰封着许多水,地球一年年变得温暖起来,冰山不断融化成水,这些水让海平面逐年提高,沿海许许多多低洼的城市都将被淹没。陆地家园被海水淹没之后,人们将去何处安家?

大海是生命的摇篮,也应该是人类生存的新乐园。漂浮农场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人类移居大海的搬迁计划。目前,一个由海洋生物学家、海上工程师和环保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正在计划建造一座海上漂浮城市。这座海上漂浮城市最早将于2020年建成,它会被当成人类大规模移居海上的实验品。

海上漂浮农场只是海上漂浮城市的一小部分。海上漂浮城市除了会有漂浮农场,还会有医疗中心、住宅小区、学校、办公楼、酒店等生活、生产设施。2020年之后,将有300多人首先入住第一座建成的海上漂浮城市,体验海上生活的滋味。

如果你有机会成为漂浮城市的一位居民,你愿意去漂浮农场当农民吗?当然这里的农民完全没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多的是点击鼠标完成种植与收获的快乐。对了,不是有款叫《开心农场》的游戏嘛,这款游戏或许就是漂浮农场的真实情景……

“世博绿洲”号

移民大海,中国的科学家没有闲着,而是设计并制作了可以满足海上居民衣食住行的各种漂浮设施。比如我国科学家设计制造的“世博绿洲”号就是一个海上农场。它是海上城市的食品生产和供给基地。该船由能源系统、水系统、温室生产区、养殖场、食品加工区和中央控制塔等组成,使用太阳能板以及风力发电机组等获得绿色能源,利用海水淡化技术、温室蒸发水回收技术、废水过滤净化装置实现用水供应及循环平衡。

环境难民

气象专家测算,近100年来地球气温总共升高了0.8摄氏度,今后100年全球平均气温还将继续升高1.4~5.8摄氏度。地球“发烧”,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首先要被海水淹没的国家是图瓦卢。这个国家南接斐济,北邻基里巴斯,西望所罗门群岛,平均海拔1.5米,人口仅有1.2万。而对海水淹国的命运,图瓦卢曾经向澳大利亚政府求救,请求该国在被海水淹没之前接受他们移居澳大利亚,可是澳大利亚政府态度消极,不愿意接受这些“环境难民”。现在,漂浮城市可以让图瓦卢解决“失国之痛”了,与其移民澳大利亚,不如抓紧“定制”漂浮城市,不用再受澳大利亚的“拒绝”之气。

(编辑 孙世奇)

猜你喜欢

农场粮食人类
珍惜粮食
农场假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农场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我的粮食梦
一号农场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