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习作教学 培养创新思维
2016-05-30付勇
付勇
摘要: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怕写作文的想象。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改革习作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好教材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向创新方向发展。
关键词:习作教学 改革教法 创新思维 培养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047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大现象:学生怕写作文,面对作文一脸迷茫不知所措,有的东拉西凑,有的虽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了,但是内容空洞、口头语较多。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乐于作文,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外化成书面语言,教师就应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解放思路,淡化各种清规戒律,引导学生从观察、思维、想象等方面人手,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淡化命题,在自由表达中培养创新思维
在中小学习作的起始阶段,只要学生有话可说就可以了,比如写人的文章,可让学生在写“人”这个范围内,自选素材,自拟题目。既可写自己身边的人,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可写教师和同学,可写大人,也可写小孩;可寫好人,也可写坏人……只要能用具体的事例写出所写之人个人的外貌特点和所作所为就可以了。
同样,写记事的作文,无论写什么事,只要学生能写出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发生原因、经过、结果一一叙述清楚就可以了。学生既可以自由发挥,自由表达,也可凭借佳作引路进行仿写。即使是一件坏事,也完全不必大惊小怪的。只要学生把事情写清楚了,也就达到作文的目的了。
总之,只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才会把自己新鲜的思想真实地表达出来,使他们的小思想在自由表达中得到解放,闪出一个又一个创新的火花。
二、淡化文体,培养创新思维
作文教学一般要重视文体。比如写人、记事、抒情、状物一定要写记叙文,介绍一件手工作品或发明创造就要用运说明文的体裁,在学生习作的初期过分强调某种文体,从某种意义上说,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束缚了学生作文的手脚。《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新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想象写下来,练习写简单的记叙文、应用文、读书笔记、日记。这就把学生作文的文体要求放宽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淡化文体,激发学生在习作时的想象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可以假设各种情境,也可以看图作文和续写作文,不强求一致,怎么想就怎么写,让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一)假设情境
在教学中,我常常假设某种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假设的情境,凭借生活的经验和规律展开想象去构思。如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设计这样一个片段:一天中午,天气酷热,在一家冷饮店前,站着一个吃冰淇淋的人,这时过来一个人,无意间碰撞了吃冰淇淋的人,那人手中的冰淇淋掉在地上,衣服上沾满了奶油。设想被撞的人和撞人的人是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中年妇女和小男孩;二是学生与学生;三是老爷爷与小女孩;四是小女孩与小男孩。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四种假设情境写出四种不同的场景,分别写出双方的神态表情、语言、动作,要求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语言流利。此类文章学生乐于写,而且写出来立意新颖,想象丰富,思路开阔,创造力极强。
(二)看图作文
想象孕育着智慧,孕育着创造。而看图作文无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拓创新思维的有利途径。优秀的画作学生非常喜爱看,于是我隔三差五地请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漫画进行想象作文,同时为他们提供一幅幅意义深远的作品,使之正确理解表达内容,拓展其思维。训练时,我重在训练质量的提高,看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发展,联想是否丰富、是否合理。日积月累,学生受益匪浅。
(三)续写作文
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的内容留有一部分空白,此类文章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想象思维训练,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设计一系列问题作提示,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使学生在续写中发展创新思维。
三、淡化章法,在求异中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作文教学十分重视文章的篇章结构。中小学生习作时,如果过分强调这些,就会导致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没有了个性特色。在指导学生学生习作时要强调自我创新,提倡放手,在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前提下,再讲究章法技巧。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他们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关系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范文引路求异法
在习作教学中,我经常利用范文引路进行求异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学了朱自清的《春》后,要求学生写一篇赞美春天的文章。我收集了多篇写春天的名作,同时让学生自己收集,然后请学生研究所有文章的异同点,并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经过详细比较分析,学生感受颇深,写作思路顿时开阔,好文章也随之诞生。
(二)同题求异法
命题作文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为训练有序的逻辑思维而安排的,如何在命题作文中写出新意呢?此类习作题目三年级写过,到五、六年级还要求写,初中阶段同样写,教师应在立意、选材等方面给予正确指导,让学生有明显的进步。“同题求异”的思想更应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表达中,每写一次,都要有不同的突破和不同的收获。
教师还要抓住生活中的有利契机,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同题求异。有一天中午,我们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几个学生来得早,在教室里“挤油”,由于得意忘形,竟挤到门边,门“咚”地一声关上了,随着门的震动,门玻璃“吮当”一声掉下来碎了。于是我抓住这个素材,在黑板上写下了“门玻璃破了”这一题目,提醒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写,于是有当事人和目击者写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有的作了深刻的检讨,有的从爱护公物的角度去谈,也有的引以为戒……后来几位学生自己筹钱配上了门玻璃,于是又有学生用表扬的语调去写,说他们知错就改。这样的同题异作使学生再次得到了创新的体验。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利用作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