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向日葵那样生活
2016-05-30佐欣怡
佐欣怡
如果有来生,我只愿如同他们一样做一株向日葵,有一张永远追逐阳光的脸,有默默无闻坚强挺立的身躯,有数不清的阔大的叶片。
——题记
像向日葵脸庞的朱晓晖
13年的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坎坷。命运百般挤对她,她总咬紧牙关。朱晓晖有着向日葵一样金黄、阳光、乐观的笑脸。为了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13年不离不弃,为此,她卖了房,辞了职,失了夫,离了子,在寒冷的北方一角的车库里,与病中的老父亲相守,13年不离不弃。纵使生活再艰难,她也会选择如向日葵一般向着阳光努力地生长,看着东升西落的太阳,守望着父亲,这小车库便是爱的故乡。
如果有来生,我会是一株向日葵的脸,努力追随阳光,不断传递孝心。
像向日葵枝干的张纪清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炎黄”,掩盖了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他如向日葵的枝干一般,默默生长,坚强挺立,传输养料,给予人们大自然的馈赠。无私奉献,却不求任何回报。27年的默默付出,支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影响了一座城市。房子越来越小,可他对国人的影响却越来越大。
如果有来生,我就是一株向日葵的枝干,默默生长,无私付出,坚强挺立,做炎黄子孙永远的脊梁。
像向日葵叶片的陇海大院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39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像向日葵阔大的叶片,片片青翠欲滴,片片吸污送氧。高新海是陇海大院的受益者,而陇海大院的人们就是一株株清新、阔大的向日葵叶片。或许他们不是亲人,却有了比亲情更为重要的友情。他们将生活的氧气精心输送给高位截瘫的高新海,不分昼夜地床前守候、嘘寒问暖,39年从未间断,完成了一场爱的接力。
如果有来生,我只愿是一株向日葵阔大的叶片,吸收尘埃,传送氧气,团结互助,真诚友爱,温暖一片天地。
如果有来生,我只愿像向日葵那样生活——向阳、坚强、无私,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态,没有弯曲的臂膀,阳光、挺拔、葱茏地活着。
指导教师:郑虹林
教师评语
1.层次清晰。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分别拟了三个小标题,使文章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构思巧妙。文章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朱晓晖、张纪清、陇海大院比喻成向日葵的脸庞、枝干和叶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朱晓晖、张纪清、陇海大院居民的孝心、无私、爱心。顺着这三个比喻,文章的结构顺序安排合理,由点到面,由个体到群体,结构严谨,浑然天成,让人过目难忘,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