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蓝莓高效栽培技术
2016-05-30王永琼赵锁
王永琼 赵锁
摘 要 对安宁市各蓝莓采摘园进行连续两年的跟踪观察,在知名专家定期的实地指导,综合总结出一套适合安宁市及滇中地区蓝莓高效栽培技术,供已建园者和新建园者参考,避免走弯路。
关键词:蓝莓;高效栽培技术;云南省安宁市
中图分类号:S663.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02
蓝莓是世界公认健康食品,不仅可口且功效独特。近几年得到广泛关注,为提升其种植质量及技术水平,结合楚雄、石林、澄江种植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
1 适应的主要优良品种
据安宁市近10 a的气象统计和观察,冷温量在400~600 h。目前,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兔眼系列的灿烂,南高系列的密斯蒂、莱克西等品种适应性最好,在生长量、挂果情况、果实品质等均令人满意。
2 栽培技术
2.1 园地选择
选择小气候好阳光足、地下水位低、水源稳定,土质疏松和排水通畅,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pH值小于7的沙壤或壤土。园地选坡度不超过15°缓坡区的中、下部,大于20°时先改为梯田。
2.2 整地
园地定址后,先清林。清除石块、树根、树枝根、杂草根等,在定植前2 a地面种绿肥,绿肥花期翻压绿肥,深度20~25 cm,后进行园区规划和平整地块,结合深翻加入农药杀虫。
2.3 土壤改良
蓝莓对对pH极为敏感,定植前对土壤结构、理化特性测试和分析,改良。对pH值过高的黏性土壤,则需提前1~2 a种压绿肥、施入硫磺粉等进行土壤改良。
2.3.1 调pH值
当土壤pH大于5.5时可以采取措施降低pH,常用方法是全园施入硫磺粉,深翻20 cm以上混匀,60 d后起到调节作用。施入硫磺粉时要在定植前1 a结合整地进行。沙土pH4.5以上每667 m2降低0.1需施硫磺粉2.45 kg,壤土pH4.5以上每667 m2降低0.1需施硫磺粉8.15 kg。
2.3.2 土壤结构及有机质含量调节
土壤疏松和透气良好是必备生长的条件。整地前2 a地面种绿肥。
2.4 定植
2.4.1 苗木质量
苗木的高度一般在30 cm以上,根系良好和枝条粗壮并有基生枝出现。
2.4.2 定植时间
蓝莓定植最好在秋季至早春。
2.4.3 株行距
建议南高丛蓝莓的株行距为(0.8~1.0)m×(2.0~2.2)m,兔眼蓝莓的株距在1.2 m左右为宜,行距选择2.5 m(方便将来机械化操作)。将基质(每667 m2不低于60 m3)发酵3个月后,与土壤旋均后,按株行距进行理种植垄,垄面下宽1 m,上宽90 cm,高40~50 cm.。
2.4.4 定植前准备
定植前需在垄面上开挖深度为10~15cm、宽度20~30cm定植沟。
2.4.5 植苗方法
定植时理顺根系,回填种植土。定植后覆土,浇透水后宜用植物的有机残体进行覆盖,厚度在10 cm以上。有条件的建园者采用园艺地布覆盖垄面控制杂草。
3 田间管理
蓝莓苗定植后,田间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必须精耕细作,用心管理,切不可掉以轻心,粗放式管理。
3.1 地面覆盖
从定植第二年始需每年添加覆盖物,覆盖物距苗茎保持15 cm左右。
3.2 土壤调酸
种植后,需定期监测土壤pH值的变化。如果土壤的pH值上升,需要施用硫磺粉进行调整。
3.3 水分管理
幼年果园应始终保持果园最大水量在60%~70%;成年果园和盛果期在果实发育阶段和果实成熟前应减少控制水分供应,果实采收后,恢复最适的水分供应,使园中保持水量恢复最大水量的60%~70%,中秋至晚秋期间减少水分供应,
3.4 杂草控制
由于蓝莓幼苗抗草害能力薄弱。因此行间杂草可用小型机械除草,墒面需人工除草,用手拔除。有条件建园者采用园艺地布覆盖垄面控制杂草。
3.5 肥的施用
蓝莓施肥是一个复杂问题,受园地差异、树龄、品种和树势等因素影响。应根据土壤肥力、植株长势、结果状况和营养水平等综合制定施肥方案。
3.5.1 施肥种类
施用完全肥料比单纯肥料效果好,可增产40%,以农家肥和有机复合肥为主,氮(N)、磷(P2O5)、钾(K20)的比例通常为1∶1∶1或2∶1∶1。
3.5.2 施肥方法
土壤比较疏松或沙质土壤采用垄面撒施法;壤土采用沟施或穴施,沟、穴深度10~20 cm。
3.5.3 时间与数量
每年施肥3~4次,第1次在蓝莓花序分离期,开花后至果实成熟期施1~2次,果实采收结束后追肥1次。前期以速效肥为主,可用腐熟菜饼50 kg/667 m2+40%的优质复合肥20 kg/667 m2。果实采收后以有机肥为主,腐熟农家肥1.0~1.5 m3/667 m2+加40%的优质复合肥30 kg/667 m2。
3.6 主要病害防治
安宁市蓝莓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葡萄座腔菌枝枯病、灰霉病、锈病等。
3.6.1 炭疽病
病原:由胶孢炭疽菌和尖孢炭疽菌共同侵染引起。
症状:可侵染果实、叶片和枝条。果实染病后,在成熟期表现症状,果实上形成凹陷状斑,生橘黄色、胶质状的孢子体。幼嫩枝感病病部黑褐色,子实体同心轮纹状排列,受侵染的芽枯死。叶片染病时,叶片上形成棕红色、边界明显的病斑。尖孢炭疽菌可引起蓝莓植株突然的生长季节的顶梢枯死症状。
病害流行:高温高湿病害。病原菌在土壤、受害枝条、果实、残叶等病组织上越冬,风雨传播,病原菌生长适宜温度26~28 ℃,具有潜伏侵染特点,花期至幼果期是病原孢子传播高峰期。
栽培措施:选栽抗病品种;适时修剪,避免郁闭,及时剪除发病枝条、枯枝、枯叶,结合冬剪去除徒长枝及病害枝,合理施肥;可最大限度的控制该病的发生。
3.6.2 葡萄座腔菌枝枯病
病原:葡萄座腔菌科的多种病原真菌。
症状:危害2~3年生蓝莓幼树主干及侧枝,初期发病部位出现紫红色圆形病斑,病斑迅速形成梭形病斑,发病后期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紫红色。
病害流行:病菌在病组织中越冬,经伤口侵染寄主维管束组织,初期引起寄主枝干溃疡或新梢枯萎,后期病斑连片导致整株死亡。发病高峰期在5-6月。
栽培措施:采用日光温室等设施,选栽抗病品种。
3.6.3 灰霉病
病原:葡萄孢菌。
症状:病菌侵染幼嫩的小枝、花、叶片及幼果,尤其当花期持续低温降雨时,将会造成重大损失。
病害流行:高湿低温病害;湿度>95%,温度15~20 ℃,病菌侵染花、嫩枝、叶片和果实,持续高湿可侵染休眠。
传播: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
病害防控:花期使用嘧霉胺、异菌脲、啶酰菌胺和嗪氨灵等药剂可有效防治蓝莓灰霉病的发生。
栽培措施:避免疯长;杜绝感染源;及时采收。
3.6.4 蓝莓锈病
蓝莓锈病:叶片上早期出现小斑点,后叶片正面形成大的斑点,背面棕红色锈孢子,叶变黄,早期脱落。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粉锈宁进行防治。
3.7 主要虫害
安宁蓝莓主要虫害有蛴螬、蚜虫、刺蛾和果蝇等。
3.7.1 蛴螬
在沤肥时应加强有机肥的药剂、物理或生物源处理,争取在此期将其杀灭。
蛴螬的防治:生产上多采用高毒农药,由于蓝莓对农残要求较高,因此在需要进行地面防治时可采用白僵菌。
3.7.2 蚜虫
主要为桃蚜和绣线菊蚜。一般1 a有2个为害高峰,一个是春梢生长旺季(花期)和秋季新梢生长期。
蓝莓园蚜虫的防治:首先,春梢生长期至花蕾期(花期用药影响坐果);其次,秋梢生长季蚜虫发生期,如果果品采摘结束,可考虑进行全园药剂防治。
3.7.3 叶面害虫
常见食叶害虫有刺蛾、大袋蛾等。
防治方法:发生初期采用低毒高效农药喷雾杀灭,如200 g/L氯虫苯甲酰胺1 0000 ~20 000倍液。
3.7.4 危害果实害虫
主要是果蝇和金龟子成虫,啃吸蓝莓的果汁。
防治方法:4月上中旬-6月中下旬, 用糖醋液诱杀果蝇和金龟子成虫。
4 整形与修剪
4.1 时间
蓝莓修剪分为冬季修剪(11月下旬-翌年2月上旬)和夏季修剪(6-9月)。
4.2 主要方法
4.2.1 兔眼系列的修剪
4.2.1.1 幼树期修剪
对开花幼树应及时去除花芽,以扩大树冠,增加枝量,促进根系发育;同时除掉下部枝条,除掉树冠中部枝以免过分拥挤。
4.2.1.2 成龄树修剪
此时修剪主要是控制树高,改善光照条件,以疏枝为主。成年树花量大,要剪去一部分花芽,一般每个壮枝留2~3个花芽。
4.2.2 南高丛系列的修剪方法
幼树修剪:疏除细弱枝和花芽,扩大树冠的目的。成年树修剪:疏除老弱、病虫、密枝为主,抹去弱小枝。
5 果实的采收与贮藏
5.1 果实的采收
蓝莓要分批采收,盛果期2~3 d采收1次,初果期和末果期4~6 d采收1次。常根据果实用途和运距决定采果成熟度,采收时间在早晨至中午高温前,或傍晚气温降后。采摘时轻摘、轻拿、轻放,对病果、畸形果应单独采放。
5.2 果实贮运
蓝莓果实的包装、运输与贮藏过程中,要遵循小包装、多层次、留空隙、少挤压、避高温、轻颠簸的原则,确保果实的品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鲜食果在温度1~2 ℃和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可贮藏30 d。加工果在温度-18 ℃以下,可冷冻贮藏6~18个月。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