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十年社会的主要特点

2016-05-30张敏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马克思主义

张敏

摘 要: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十年中国社会革命形势高涨,思想领域百家争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最先觉悟的一批知识分子组成的群体组织用不同的方式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不断冲击人们的思想,俄国革命的胜利,让早期的革命先驱终于拨开迷雾,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孙中山;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071-03

一、中国社会风云激荡

(一)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跌宕起伏

早期的孙中山深感西方社会优越于中国而力图改革,中法战争让孙中山深感民族危机,他幻想清政府能实行一些资本主义的改革改变中国的现状,带着8000字《上李鸿章书》亲自前往天津,但是结果被拒希望落空,随后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惨败,孙中山开始摈弃和平改良的思想,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中国最早的革命派。1894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联络了一些思想进步的华侨组建了兴中会,之后广州起义失败被迫流亡海外,但他继续在华侨中宣传革命,进一步考察西方的政治制度。革命团体的建立和国内革命形势的迅速高涨,使孙中山和革命志士深受鼓舞,然而各个革命团体各自为战,力量分散,为了适应革命发展的需要,孙中山与黄兴、宋教仁相约建立了全国性革命政党——同盟会,并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然而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为捍卫民主共和,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为反对袁世凯复辟的护国运动、护法革命先后失败。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屡屡受挫,但却唤起了一批先进的革命分子。

(二)革命党、北洋派、立宪派、知识分子群体崭露头角

革命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以学界、会党、新军和中小商人为主体,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认真总结教训,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党员不服从领袖命令,革命组织涣散,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完全抛并了同盟会的纲领,于是决定把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恢复民国以前革命党人之面目。1914年7月,中华革命党宣告正式成立,在国内外广设支部,规定国内支部组织武装讨袁,海外支部筹款接济,最先举起护国讨袁的旗帜,通过大量的舆论宣传工作,领导了全国的护国运动,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1919年10月10日,中华革命党正式改名为中国国民党。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把南京临时政府迁到北京,夺取了全国的统治权,北洋派系从而由一个地域性军事集团一跃而为统治全国的政治军事集团,长达14年活跃于中国政治舞台。从1912年袁世凯以大总统身份执掌对全国的统治权至1916年他称帝最终死亡,北洋军阀集团逐渐兴盛达到发展最高峰。1916年袁世凯之死使帝国主义列强开始争夺新的代理人,中国出现了各派军阀割据的局面,形成了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军阀两个主要派别。1916年袁世凯死后至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直到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北洋军阀集团最终由极盛走向衰落并最终覆灭。

清末立宪派从戊戌时期的维新派演化而来,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包括官僚、实业家和知识分子,反对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政权,希望以温和的方式改变封建专制政治的现状,颁布宪法,召开议会,使自己有机会参政,仿照日本和英国,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维持社会安定,但是三次国会请愿运动和君主立宪遭到了武力镇压,在绝望中立宪派清醒地看到清政府冥顽不灵,倒行逆施,一部分人愤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立宪派多次国会请愿、上书关于宪政的宣传,有利于开启民智和反封建争取民主的动员。皇族内阁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和湖广铁路的借款引发了立宪派的保路运动,给武汉革命党发动起义创造了时机。辛亥革命中立宪派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支援革命促进了南方各省独立,并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与革命派分裂,支持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但是面对袁世凯倒行逆施的复辟帝制,立宪派又领导了护国讨袁战争,再度与革命党走向联合。

由于民族危机和科举制废除,大量旧式知识分子纷纷留洋求学,或出入新式学堂继续深造,他们最先觉悟到国家潜伏的社会危机和亡国灭种的危险,勇敢担负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成为革命事业的先锋和中坚力量,为救国四处奔走,用创办报纸、翻译书籍等形式,向广大民众传播革命思想知识,促进了革命形势的不断高涨,亲身投入革命实践,组织革命团体,并在各地发动武装起义。

二、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先驱分化

辛亥革命后民主革命受挫,帝制复辟,封建专制的横行,种种社会危机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激进主义者看来,社会政治改革需要民众自由平等意识的觉醒才能成功,赞赏法国大革命式文化改造,提倡民主与科学,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以胡适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支持白话文运动,倡导新文学革命,主张以杜威式的实用主义批判传统儒家学说;以梁漱溟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则主张维护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反对以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传统。新文化运动期间的批孔思潮,引发了以何种文化立国的问题,各位先驱针对中西文化的关系展开了争辩,但都承认西方文明的优越性。

(二)五四前后社会主义思潮

一战和巴黎和会的耻辱使中国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开始怀疑和极度失望,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兴起于西方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通过日本或西欧来到中国,影响较大的派别有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恩格斯认为一个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这个理论在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由于政治环境的需要,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传播初期无政府主义占上风,新村主义观点比较温和,主张缓慢的改良,基尔特主义主张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实业都没有太大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初期并没有被重视和了解,经过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实践,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得到了检验,五四运动以后,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要求通过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貌,这种彻底的革命主张引起了一系列针对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三)五四前后大批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初步共产主义者转变

1.马克思主义者阵营逐步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和它所造成的人类大规模的相互残杀,更使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暴露无遗,使得部分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怀疑,陈独秀逐步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再加上十月革命的胜利,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为中国也同样是经济、政治极其落后的国家,中国人民要争取解放也不得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早期思想界的精神领袖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的左翼力量周恩来、毛泽东、留法勤工俭学者瞿秋白、蔡和森以及辛亥革命后老同盟会员绍立姿、戴季陶、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朱德等受五四运动的影响逐渐开始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毛主席统称之为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2.宏观上讲,初步认识了马克思的基本理论。一些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知道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取得的以后,就极其渴望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鼓励和组织一些留学归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积极的投身到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工作中去,《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中译本陆续出版,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时办刊物或利用已有刊物写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组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各种团体。

3.赞同十月革命,向往社会主义。在十月革命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热情地宣传十月革命,深刻地揭露帝国主义和军阀政府的反动本质,号召青年们投身到革命洪流中去,李大钊从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著名论文中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十月革命及其伟大历史意义,称它是“影响于未来世纪文明之绝大变动”。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理有初步了解后,确认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相信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才可以救中国。

4.直接参加斗争实践,到工人中去。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领导和推动了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在5月4日的当天参加和组织了游行队伍,在全国许多地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也都积极组织运动。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逐步认识到,要真正改变中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广大的工农群众。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从而教育了当时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使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力量,认识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共产主义组织的必要。1920年下半年,共产主义小组在各地相继成立后,立即深入到工人中去,创办工人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解劳动者的解放必须组织起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还直接刊登工人的呼声,提高了工人的觉悟和斗志。举办工人夜校,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进行斗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直接的准备,后来大多数人参加了共产党的创建。

三、百家争鸣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围绕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要何种马克思主义等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展开了数次论争,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与以胡适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者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早期共产主义者与以梁启超、张东荪为代表的改良派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早期共产主义者和以区声白、黄凌霜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的论战,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增加了阻力,但也使人们认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本质区别,使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

(二)消极作用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更多局限于知识分子中,而后进入到工人中去。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仅限于在知识分子群体中,真正应该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大工人阶级却对其并不了解。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工人运动起步较晚,规模较小,特别是中国的工人阶级绝大多数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文化素质普遍极低,又没有革命导师或其他先进分子的指导、帮助,不可能形成工人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并开始转化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具备一定的学习、理解、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素养,最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2.对中国实际的分析上难免有不足之处,国情的认识是片面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文化之争在目睹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失败之后,不得不开始从思想领域寻找拯救中国的突破口,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没有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反而是主张全盘西化,用资本主义先进的文化反对中国旧的封建主义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彻底改造旧的社会制度,才能真正解救中国。

3.理论准备不足,理论和实践没有充分结合。由于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数次论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阶级斗争理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给予了较多的研究,对于辩证唯物主义以及资本论等经济理论的研究则比较薄弱。他们大多是在迫于形势的客观背景下被动的接受马克思主义,把其作为救亡图存的工具,盲目、教条地照搬俄国胜利经验,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并运用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不完整、不充分,从而造成了中共建党时期的“理论准备不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丁华民.话说中国:第3册[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3〕谭参月.论清末立宪派对辛亥革命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4.

〔4〕刘娜.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特点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5〕康军锋.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产生和历史作用研究-1905到1923年[D].陕西师范大学,2012.

〔6〕张静,王俊桥,解庆宾.从辛亥革命看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J].南开学报,2011,(5):1-8.

(责任编辑 王文江)

猜你喜欢

辛亥革命孙中山马克思主义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