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失真诚
2016-05-30徐轶
求学·素材版 2016年3期
徐轶
【素材鉴读】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行为变更是非常复杂的。只有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方能完整客观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杨度虽然早年走错了路,但能坦然接受讥讽,也不失做人的真诚。
【适用文题】歷史评价/虚伪与真诚/知错能改
杨度曾在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他却有过并不光鲜的过往。1914年,袁世凯解散国会后,杨度出任参政院参政。1915年4月,杨度向袁世凯呈送《君宪救国论》,鼓吹“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此举深得袁世凯的赞许,称《君宪救国论》为“至理名言”。就在这一年,杨度联合严复等人共同组织了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的筹安会,并任理事长。其间,杨度大肆鼓吹“君主立宪”,为袁世凯称帝造势。因此,袁世凯对杨度恩宠有加,并亲自赐匾题字,称他为“旷代逸才”。
但袁世凯的复辟遭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各省接连独立,不久袁世凯便一命呜呼了。袁世凯死后,杨度被新政府通缉,他辗转天津、青岛的外国租界。其间,他闭门学佛,反省过去,颇有迷途知返、痛定思痛之意。一次,杨度为其母祝寿,有一个宾客送来一副寿联,上面写着:“海屋添筹,安琪天使;香山盛会,长乐花开。”全联16字,从每一句中各取一字就组合成了“筹安会长”,这明显是在讥讽杨度。
家人见状,想把这副寿联撕掉。但杨度当即阻止,并频频称赞此联不仅辞藻秀丽、对仗工整,而且用典恰到好处,不失为上乘佳作。最后,杨度还命家人将其悬挂于中堂显眼之处,任由来宾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