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及自我心理调适

2016-05-30李红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34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成因

李红梅

摘要: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对工作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及心理症状,是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本文从职业压力和个体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从知、情、意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小学教师;成因;自我调适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4-0279-02

据报道,在我国相当多的小学教师不同程度地承受着“职业倦怠”的困扰[1-3]。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正在成为一种职业性伤害,不仅对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构成很大的危害,而且给小学生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研究小學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并寻找相应的缓解对策,对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与现实表现

职业倦怠是国外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研究领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专指助人行业中的个体面对过度工作时,产生的情绪和身体上的极度疲劳状态。玛勒诗等人1981年进一步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份:一是情绪衰竭,即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时,丧失工作热情;二是非人性化,即个体以否定、消极、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三是个人成就感低,即个体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小学教师是面向少年儿童的一种特殊助人职业,属于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表现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是在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产生的一种极端反应。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工作满意度低、情感的疏离和冷漠是其典型症状[4]。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分为:筋疲力尽型,即对压力的反应不是更加努力,而是不再努力;狂热型,即对困境和预期的失败,试图做任何可能的努力;低挑战型,即对每天和每年面对单调、缺乏激情的工作感到厌倦。职业倦怠现象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实表现为:丧失职业理想,缺乏工作激情,无成功追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消极敷衍;情绪焦躁,简单粗暴,对学生缺乏耐心与爱心,疏远学生甚至侮辱和体罚学生;责任心不强,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环节不认真,教学缺乏激情与创造性;萎靡不振,违反工作纪律,有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不热爱教师工作等。

二、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诱因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职业病和社会现象,是教师在长期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国内外研究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来自于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自身因素三个方面[5]。

1.社会因素。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常常超负荷。职业压力大是导致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最主要的原因。(1)社会、家庭对教师期望过高。中国有传统的尊师重教习俗,社会把教师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比作“园丁”、“蜡烛”,各种神圣标签过于强调绝对奉献精神和社会价值,而忽略了教师作为“人”的自身存在价值。人们对教师的种种期待,往往导致社会和家庭对教师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有时社会和家庭以放弃对学生的教育为代价,学生一出现问题就问责于教师。面对望子成龙的家长,社会对教师的舆论和监督,许多小学教师感到压力空前,这种压力使一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教师身心疲惫,情感枯竭。(2)工作负荷重、强度大。小学教师的劳动性质是复杂而繁重的培养人的脑力劳动[6],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来自学生和教学等方面的压力使他们不堪重负。(1)来自学生的压力。小学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强,责任重大使教师压力倍增。这些成长中的儿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使得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常常面临各种应激环境,而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人身心的疲劳。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容易形成自制性差,任性、自我中心、对学习缺乏热情等性格特征,管教学生难,已成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之一。(2)来自教学的压力。备课勤、上课多、批改量大、学生超编(有的班级70人以上)是小学教学新常态,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我国小学正在推行新课标的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需要有一个重新适应的过程,一部分小学教师会出现因适应不良而导致的倦怠感。现代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信息来源的途径多,对于那些不善于运用现代化技术学习与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师权威和地位面临新的挑战。

2.组织因素。研究表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制度中的某些偏差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积极性,制约着教师的职业发展。(1)管理制度僵化。相关学校和部门的官僚管理、机械管理、形式化管理使一些教师疲于应付,创造创新热情受到压抑,自尊心遭受严重的践踏。学校采用“待岗制”、“转岗制”、“末位淘汰制”等行政管理手段,给教师带来持续不断的精神压力,加重了教师的思想负担。(2)评价标准偏差。教师评价标准是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多数学校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师的考核依据,将合格率、优秀率作为衡量教师工作能力的标准,教师自身的发展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培育。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将学生成绩和教师的职称评定等挂钩,人为加重教师间的竞争,迫使教师在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所从事职业的倦怠。(3)人际关系失调。校园人际关系失调首先表现为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在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过程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部分教师感到在工作和生活诸多方面存在彼此对立的情绪,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教学团队中竞争远远多于协作,从而使他们感到紧张、压抑、烦躁和郁闷,导致教师压力增大,诱发倦怠。

3.自身因素。某些教师自身素质和人格特征很容易受到职业倦怠的伤害,它们往往是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对自己的优缺点缺乏准确认识和客观评价,工作期望值高而自信心低[7]。往往教师工作中的自信心也直接影响教师能否产生职业倦怠及产生职业倦怠的程度。(1)价值取向。部分教师受当今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把收入作为衡量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由于教师职业收入相对较低,工作压力较大,产生心理失衡,认为当小学教师不能很好实现自身价值,导致职业自豪感缺失。(2)职业兴趣。部分小学教师缺乏职业兴趣,考学时选择师范就没有经过慎重选择或不得以而为之,读书时没有熟练掌握从教必备的方法和技能,缺乏角色认同或角色模糊。工作后缺乏热情,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没有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工作能力,无法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产生无力感,从而产生厌教、厌生、甚至弃教的心理。此外,个体的身体状况、从教年龄、职称、社会支持等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发展。

三、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心理调适

导致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正确认识和了解自我是检测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我心理调适,积极主动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认知调节。知是情、意、行的基础,改变认知,往往会改变情绪和行为。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其中包括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因为人生观是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是起着最终调节作用的力量。其次,换个角度看问题,从不利中寻找有利因素,从黑暗中寻找闪光点。再次,要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时,要勇于面对现实,寻找职业倦怠的原因,主动寻求帮助,必要时,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人员来加以化解。

2.情绪调节。许多研究表明,我国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情感衰竭,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情绪调节。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主动体验作为人师和经师的快乐,积极感受创造精神生命过程的幸福,乐业才能更敬业。当消极情绪发生时,可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改变认知来调节情绪;或采用想象放松法,即通过想象的方法达到生理上的放松,而身体的放松又会缓解紧张的情绪。

3.意志调节。一是提高意志的自觉性水平,通过主动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二是提高意志的自制性水平,主动用意志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善于用意志去支配自己的行动。当工作压力过大时,可以采用读书,运动,找亲人、好友交谈等方式进行合理宣泄。此外加强身体锻炼,注重個人良好的性格品质的培养也是不可缺少的。

四、结语

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对个人提升、工作状态和事业发展十分有害,克服自身的职业倦怠,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学生的爱心是一种挑战。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美好的追求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找到真正的人生快乐。解决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非易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努力。不仅要关注教师个人的应对策略,更要关注社会、学校以及教育制度在小学教师生存状态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只有从政策、管理等多方面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负担,全社会都对教师多一份理解,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尊重,他们才能真正从工作中体验快乐,从教育教学中提升幸福。

参考文献:

[1]王龙,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6(90):246-247.

[2]乔富胜,宋新国,苗丹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67-69.

[3]阴山燕,孙红梅,赵慧.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2(24):100-104.

[4]DunhamJ.&Varma V.Stress in teachers:past,present and future[M].Whurr Publishers Ltd,1998.61-63,7.

[5]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2(19-1):62-64.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成因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秦皇岛市蔡各庄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雄县第三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