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蓝领高地”

2016-05-30刘双群

时代汽车 2016年3期
关键词:技术能手高技能技师

刘双群

前言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更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之源。谁拥有人才优势,特别是拥有更多的高技能人才,谁就能够在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领高地、破浪驰骋、成就非凡。

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始终匮乏,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威胁着“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来自新华网的数据分析: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学历的高技能人才,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供应缺口。如何破解难题,各企业都在全力摸索,中国航天三江集团万峰公司便是其中一个。

近年来,万峰公司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盘活“选人用人”和“人才激励”两个机制为切入点,抓好人才培养、服务、提升三个环节,建立完善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服务和激励机制,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具有专门技能、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3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4人获“湖北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10人获“航天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近日,湖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审定结果正式揭晓,以万峰公司电装工刘建波姓名命名的“刘建波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得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刘建波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命名,成为该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又一成果。

创新工作室——人才聚集“高地”

“刘建波技能大师工作室”汇集了万峰公司无线电加工、装配、调试等方面的人才28名。说起这个团队,该公司总经理陈林满脸都是欣赏:“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综合型高技能人才,个个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特别是专业互补性强。”

某型号产品印制板上芯片焊盘间距约为0.2mm,低于手工焊接的极限值0.3mm,工作室成员在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热传导”的方法,顺利完成加工任务。类似的情景上演过多次,自2014年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之日起,解决型号科研及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就成为工作室日常工作之一。

由于都是高技能人才,工作室成员相互欣赏着,更牵手合作着:在QC活动开展中,他们先后组织完成了“减少印制板焊点虚焊”、“线束制作中的电磁干扰”和“继电器板线束制作”等工艺攻关和QC活动,成功解决型号地测系统印制板出现继电器焊点气泡的问题,使继电器焊接的一次交检合格率由75.17%提高到99%以上;针对某产品处理板出现的焊点虚焊现象,开展手工贴片焊接,提高了组员的技能水平和贴片焊的产品质量;通过“线束制作中抗电磁干扰”攻关,使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电磁干扰得到有效控制;针对产品的性能特点设计出“五大系统传感器信号检测工装”,在保证产品测试可靠性的同时,将测试时间从40分钟缩短为5分钟;制作的专用紧固器、短接线成型、加温除潮专用支架等工装,有效提高了工艺可操作性和产品装焊质量……

随着技能人才的迅速成长,万峰公司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于2015年成立龙芯处理器应用技术及惯性定位定向2个青年创新工作室技术,将技能人才培养的成熟经验嫁接到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把科研生产中遇到的难题集中进行立项攻关,同时积极从同行业兄弟单位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填补技术空白,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有力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早在2009年,万峰公司就启动了以团队集体前行的机制。当时,该公司811车间加工中心组组长李才胜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渐成长为组里的领军人物,为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该公司成立首个以组长姓名命名的班组。经过几年的打磨,该班组迅速成长为航天企业里的品牌班组,先后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学习型标兵班组”、“中央企业红旗班组”、“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等称号,并于2012年被中国国防邮电工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联合授予“李才胜班组”荣誉称号,班组成员里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航天技术能手”称号,2人获“湖北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人才考评制度——激发标杆活力

如果说职工创新工作室是技能人才的“高地”,那么,一批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的高技能人才,就是这一“高地”的“蓄水池”,而万峰公司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制度就是“蓄水池”的“活水源头”。

为激发职工学技术、提技能的积极性,万峰公司建立、完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制度措施,坚持“人尽其才,动态激活”的理念,将技能人才培养与管理类、技术类并行,完善了操作类职业发展通道,严格执行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动态聘任制度,建立聘任、使用、考核等相结合的配套管理和激励机制,形成了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体系。

为充分发挥技师的标杆及传艺授业作用,实物演练、现场授课成为万峰公司技师及以上技能人员每年的“必修课”,该公司要求技师每年授课一次以上、高级技师每年授课两次以上、特级技师每年授课三次以上的专题授课。2016年初,围绕加工操作中的难点、重点,该公司根据生产任务实际和每名高级技师、技师申报的授课课题,制定了2016年授课计划,做到年有目标、月有重点、周有研讨。同时,该公司把每名高级技师、技师备课准备、授课反映及效果与季度、年度技师考核结果挂钩,以保证授课效果。

“每次备课都难为死我了,既不能讲重复内容,又得要将绝活深入浅出地讲出来。”该公司特级技师刘建波每次授课前都得提前一个多月备课,不过,她觉得,正因为每年3次的授课,如今不仅对每次攻克的难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了。

随着型号产品越来越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横亘在加工过程中的“拦路虎”越来越多,万峰公司重视技能人才的能力、实绩和贡献,引入竞争机制,采取以业绩取向定升迁的优胜劣汰机制,制定技师考评管理规定,每年底从工作态度、技术革新、业绩贡献、人才培养四个方面进行年度考评,不仅考核其型号产品批产、研制、急难险重等任务完成情况,还重点对其工艺优化、技术攻关、QC成果申报、论文撰写及授课、带徒等“硬性”内容进行考查。

考查结束后,对优秀技师进行一次性奖励的基础上,优先安排其参加培训、观摩、技术交流等学习提高活动,并优先推荐其参加院及以上级技术能手等各类奖项的评优选拔活动;考评不称职的技师,则不仅于次年解聘其技师资格,还扣减其本年度工时补贴,形成了技能人才聘任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选人用人机制。截止目前,该公司具有特级及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资格的职工达22人,占技能操作人员的4.8%;技师91人,占技能操作人员的20.2%,1人被聘为“湖北省首席技师”,1人被聘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席技师”,一支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正在企业发展的大潮中乘风远航。

人才培训措施——激发学习动力

针对近年来科研生产任务增多、员工技术层次参差不齐等情况,万峰公司将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职工技术水平的有力抓手,建机制、搭平台、畅通道,细化、精化、优化培训形式,不断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和理论素养,夯实了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结对帮扶”建立“互动培训”。该公司建立“导师带徒”、“一对一”等培训管理办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优化。通过老师傅与青年员工“一师一徒”、“结对练兵,导师帮扶”的培训形式,一方面促成青工快速掌握技能,一方面让老师傅温故知新,达到共同提高、互动互学的培训效果。

“流动课堂”直通“现场培训”。利用车间技师协会、技师轮流授课、绝技绝活展示等载体,该公司将培训课堂搬到生产现场,针对关重件及疑难点由技师及以上级技术人员现场讲解或演示,使“生产现场就是最好的培训课堂”这一培训理念得到最佳运用,快速提高职工解决问题的能力。

“集体攻关”做活“差异培训”。根据承担任务情况,该公司及时调整工作安排,利用技术攻关、QC小组活动等形式,结合承担的科研生产任务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小范围的培训与学习,以实践锻炼、动手操作等形式,充分体现“差异化”培训优势,不断激发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技能竞赛”升华“效果培训”。将培训和竞赛融合在一起,开展同专业(工种)业务培训、技术比武、岗位建功“三位一体”综合竞赛活动,坚持每年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气氛,在竞技中检验培训效果,为“有本事”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畅通渠道、搭建平台。这样一来,高技能人才不仅“看得见”、“选得出”,还能“上得去”、得实惠,有效地激发了职工学技术、提技能的积极性。

鲲鹏击水掀巨澜。在这样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里,万峰公司生产一线各工种人员学技术的热情不断上涨,综合技能水平快速提升,企业人才建设根基不断夯实,为各项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技术能手高技能技师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全国技术能手陈行行
“全国技术能手”国凤敏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