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2016-05-30徐晓敏
徐晓敏
摘要:结合首都高校实际,提出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架构。该体系应系统包括一体化运作机制、双主体管理机制、多层次培养机制和全方位合作机制。经过具体实践,取得良好的校企合作效果。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校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26-02
引言: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为达到一定目的,通过协调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以此促进二者互通有无、互惠共赢、良性发展[1]。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趋势发展,随着社会竞争力的提升,社会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和社会组织环境的帮助。因此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2]。
近年来,企业和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企业急需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又出现就业难,存在潜在的生存危机。究其原因是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培养层次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新技术应用的基地,企业技术水平和密集程度不断提高,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知识更新、管理理念更新、岗位技术培训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但是与此同时,企业可供学生实习和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少,无实质性效果。党的十七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新时期下要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到更为重要的层面,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4]。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的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信息管理学院是一个侧重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社会经济系统及其信息系统中管理和安全问题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院的办学特色为“突出信息优势、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单一的校企合作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选择。鉴于此,本文从信息管理学院校企业合作的现状出发,系统研究与探索新形势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架构,并在我院校企合作实践中加以应用,以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设计
现在国外高校校企合作主要采用的方式有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校企并重型[5]。根据我国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成功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经验,结合我校我院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实际,研究探索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高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互惠共赢”的校企并重、开放式合作模式是一种最佳选择。因此系统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架构核心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即:一体化运作机制、双主体管理机制、多层次培养机制、全方位合作机制。
1.一体化运作机制。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完成的。学校和企业是不同的社会主体,他们对进行校企应合作的动力和关注点不同。因此,首先必须明确彼此的需要,找到合作的利益共同点。一个有效的、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应该是学校要将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社会服务功能与企业招聘合适人才的愿望结合起来,创新和丰富合作内容,建立可持续的合作运行机制。这种合作运行机制需要采取一体化建设思路,建立学校—企业共建的管理机构,通过校企共同规划、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共同参与实施教学过程,对校企合作效果进行共同评价,很好地达到学校与企业所期望双赢的目的。一体化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见图1所示。
2.双主体管理机制。校企合作的基本因子是学校和企业,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参与组织建立的双主体管理组织,是保证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校企合作的关键。双主体管理组织应该成为实质性管理结构,而非松散的、公关性质的咨询指导机构。它应该对校企合作的重大事项行使审议、决策职责,对合作实施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保证共建共管、资源共享、沟通协调的实施。同时定期进行校企会商,研讨校企合作的成就得失,优化合作细则,共谋发展方向。因此它是校企紧密合作的组织与制度保障。
3.多层次培养机制。通过校企合作,有效实现学校与企业对接,使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实实在在掌握能与日后工作对接的本领,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满足社会专业人才需求,进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质量。鉴于此,校企合作应注重逐步推进三级合作层次建设,即:专业素质层、实践创新层、职业素质与能力层。在专业素质层,企业参与制订、设计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通过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规定教学环节改善现行单一学校模式的教学方式,关注人才市场需求变化,打破过去一成不变的刚性教学计划体系,建立教学动态应变机制。在实践创新层,通过学校开展的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等活动形式将企业先进的、实用性技术引入到实践创新活动中来。在职业素质与能力层,根据企业需要和学生兴趣,将合作企业的岗位培训、职业技能认证、实习与就业纳入到专业培养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和短期培训,帮助更多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校企合作多层次结构见图2所示。
4.全方位合作机制。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较低层次的、松散的、一次性的“校企合作”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层次较高的、结合紧密的、长期的“校企合作”模式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紧密型校企合作需要从学校与企业双方利益出发,共同参与合作方案的制订、共同建立管理与运行机制,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进行合作效果评价。不断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二、实践与效果
自2012年起,本着上述一体化运作机制、双主体管理机制、多层次培养机制、全方位合作机制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整体建设思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相继与IBM、中国民生银行、中科软、天职国际等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如在与IBM公司三年的校企合作中,计划并实施了左右成效的合作内容,如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植入IBM的认证课程;将专业认知实习课堂延伸到企业现场;参与IBM公司主办的全国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公司推荐学生进入IBM及相关企业实习实践并选择性就业。目前首批实施校企合作专业培养方案的学生通过IBM公司的培训考核,已全部成功拿到IBM的三项考试认证证书,为学生成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条件。
三、结论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成熟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达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学生就业的核心问题。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走校企合作之路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合作已成为一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学校、学院专业的实际情况,从合作企业的来源及数量、合作的形式及内容等多方面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需要形成与之相配套的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的合作模式。组织结构以及运营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参考文献:
[1]董馨,吴薇,王奕衡.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7):59-63.
[2]翟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41-43.
[3]吴元欣,王存文.依托专业校企合作联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2,(9):75-77.
[4]刘利,王一婷.校企协同合作模式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6):103-105.
[5]吴迪,王晓煜,邵欣欣.基于校企合作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