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浅析

2016-05-30刘新培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亚美国阿富汗

【摘要】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地区成为焦点。美国为谋求在中亚地区的长期存在,将屡遭失败的中亚政策进行调整,“新丝绸之路”战略由此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作为一个经济政策,对促进中亚以及南亚的经济繁荣和经济交流具有积极意义,但作为一个战略,其意图并不仅是经济发展。资源争夺、大国博弈、战争后续等问题都是美国不得为了“新丝绸之路”顺利实施而需要解决。

【关键词】新丝绸之路;美国;中亚;阿富汗

总统奥巴马2012年1月15日正式宣布美国实行新的国防战略,即战略重心东移至亚太地区,使得亚太地区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无论是作为麦金德所谓的中心地带的腹地中亚,还是战火将息的阿富汗所在的地区,中南亚作为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一环,地位不言而喻。因此,美国在“大中亚”战略后,再次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并为推行此战略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新丝绸之路”战略前溯

(一)冷战后美国采取边缘化的中亚政策

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中亚的利益有限,故较少关心中亚问题。苏东剧变的影响逐渐平息后,中亚的地缘政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并且中亚里海地区发现了大量的能源资源,美国从此开始关注中亚,提出了新的中亚政策。

(二)美国“大中亚”战略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学者弗雷德里克·斯塔尔与2005年提出了“大中亚”战略。这份报告引起美国政府的重视,并予以接纳,从此美国政府以阿富汗为中心,整合中亚、南亚,以打造一个“大中亚”地区。

在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的中亚战略收效甚微。奥巴马上台后,大中亚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在新的战略中,中亚成为了配角,即重点关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对大中亚战略的目标进行优化,以安全、能源为主,放缓其他方面要求。

二、“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一)“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

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金奈首次对外宣布“新丝绸之路”战略。其后希拉里表述该计划的实施将是整个地区经济走向繁荣,中亚、南亚地区趋于稳定。自2011年起,奥巴马将此战略付诸实践。至2011年7月20日,“新丝绸之路”战略正式进入全世界的视线。

(二)“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具体内容

表面上看,“新丝绸之路”战略被美国视为2014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的美国对阿富汗战略的经济部分。整个战略以阿富汗为中心,将阿富汗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视为互补。因此,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是“新丝绸之路”战略的中心环节。简而言之,“新丝绸之路”战略就是以阿富汗为中心,连接中亚、南亚,建成一张地区交通、资源运输和经济合作的大网。

具體而言,“新丝绸之路”战略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以阿富汗为中心的,覆盖中南亚地区的交通网。另一部分是自由贸易网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以阿富汗为中心,促使阿富汗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改善管理机制,活跃经贸。从经济上稳定阿富汗局势,并试图以此影响阿富汗政治局势。

三、“新丝绸之路”战略意图分析

从“新丝绸之路”战略提出的背景,即阿富汗撤军计划和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来看,此战略并不单是为了阿富汗的重建和中南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而是更具有美国自身的利益诉求。

(一)维护阿富汗战争成果

作为“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关键,阿富汗问题自然是美国战略意图的重点。面对十年之久的阿富汗战争,高额的战争开销是美国巨大的负担。此外,在阿富汗战争初期,美国大多数民众支持。但逐渐越来越多的人反对继续战争。而就战争的成果而言,阿富汗战争仅在反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关于阿富汗战后重建等种种问题,面临巨大困难。

维护、巩固阿富汗战果是“新丝绸之路”战略的首要目标。美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遭受了各方面的损失,却仅仅在反恐方面得到了一些收益。为了维护这仅有的战果,美国试图通过繁荣的经济稳定阿富汗国内局势。

(二)向中亚进行经济、政治渗透

仅依靠“9.11”事件后的美国反恐行动,并没有达到美国对中亚干预的预期。如今中亚仍不是美国战略的重心,但美国深知中亚地缘的重要性,并积极调整中亚政策。

经济手段被美国政府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段。“通过提供附加条件的经济援助与发展指导,通过政府和公司行为推进经济战略”。在美国对中亚整体战略中,经济合作更多是一种手段和工具。美国希望借此促进中亚国家的经济独立,促进这些国家尽快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辅助建立以美国为模式的政治体制和亲美政权。单就“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具体内容看,此战略就有着深刻的美国主导的烙印。

(三)维护美国地位

伊朗是阿富汗的邻国,与阿富汗有着很深联系,并且伊朗本身就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油气资源。遏制伊朗,对伊朗实行严厉的经济制裁是美国中亚政策的一贯主张。美国如果想加深对中亚的影响,就不能忽视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9.11”后美国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加强,而俄罗斯在中亚的地位和影响被消弱。俄罗斯不甘心自身的地位受到威胁,与美国展开了争夺。

四、“新丝绸之路”战略实现所面临的挑战

美国在中亚的政策屡遭失败,因此在“新丝绸之路”提出之初就屡遭质疑。如此,“新丝绸之路”的继续实施和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都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一)阿富汗局势混乱

阿富汗安全局势不稳定是“新丝绸之路”实施的最大障碍。

1.塔利班死灰复燃。在“新丝绸之路”战略中,涉及阿富汗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众多,如果阿富汗的安全局势不能稳定,大多数项目就无法开展,这就极大的制约了“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整体实现。

2.阿富汗政府失效。阿富汗政府难以对国家实行政治和经济有效的管理,对阿富汗被军阀割据的地区没有政治控制力。而腐败的当政机关也降低了政府的管理效力。

3.鸦片的种植和走私阿富汗国民主要经济来源。在现实利益面前,鸦片面积重新扩大这意味着普通的阿富汗民众最基本的食物都无法保障。毒品种植和走私是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恐怖活动不断发展的重要根源。

(二)中南亚地区贸易困难重重

1.地区内矛盾难协调。首先,中南亚国家普遍经济形势不乐观。其次地区内合作需要带头国家。再次,中南亚国家经济规模小,地区间经济互补程度低,内在动力不足。最后,区域内国家间的矛盾突出。

2.“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吸引力不尽人意。本地区内国家面临了多种合作选择,比如欧亚联盟。并且大部分国家极其重视主权,对美国的意图怀有疑虑。

(三)俄罗斯对“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反制

“新丝绸之路”戰略的实施,势必对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产生消极影响。俄罗斯本就与美国在中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俄罗斯不可能主动让出本国利益,而且俄罗斯对中亚的控制权的收回已经切实影响到了美国在中亚的利益,俄罗斯积极筹备的欧亚联盟就是对美国中亚政策的冲击。除此之外“新丝绸之路”也会对已投建和正在规划的项目形成阻碍,普京总统热衷于建立欧亚联盟,与中亚国家交往密切。中南亚国家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会盲目的跟随美国的脚步,还会考虑俄罗斯对其发展的带动作用,因此极大影响到了“新丝绸之路”战略对中亚国家的吸引力问题。

虽然美国一直在调整在中亚地区的政策,但是中亚地区历史文化、民族宗教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新丝绸之路”难以展开。即便如此,中国仍需为自身的发展和安全做好保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对话,合作共赢。只有保住中亚的安全与稳定,才能在大国博弈激烈的中亚维护好中国在中亚的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朱永彪、尹舒阳.美国大中亚战略进入新阶段[J].国际观察,2010年,第5期.

[2]陈旭柯.美国中亚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王世达.美国全面调整阿富汗政策及其影响[J].南亚研究,2012年,第2期.

[4]程春华.美国“重返”亚太与俄罗斯的应对[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5]赵会荣.2011年中亚地区国际关系[J].俄罗斯学刊,201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刘新培 (1991—)女 江苏赣榆人 硕士 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

猜你喜欢

中亚美国阿富汗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美国正在窃取阿富汗的钱
中亚速览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民营油企的中亚并购潮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