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绿色银行”生出“绿色钞票”

2016-05-30甘庭宇

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林权林农林场

甘庭宇

四川地处长江及黄河上游,是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的林业大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创新集体林业经营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使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是我省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自2007年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主要内容的主体改革于2010年完成。截至当年11月底,全省累计确权的林地达16289.9万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9.1%;颁发林权证15861.9万亩,占集体林面积的96.2%。通过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后,农村林业产权逐步明晰,林农拥有了对于林地使用权、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法律保障,但这仅仅只是林权改革的第一步。

改革能否真正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使现有林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和有效经营,让林农的“绿色银行”生出“绿色钞票”来,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作保障,可以说,配套改革决定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而相对于主体改革来说,集体林权的配套改革则要复杂得多,其内容不仅涉及林业经营和生产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还包括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等制度方面的问题,以及林业合作组织建设、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等深层次的问题。

众所周知,林业经营周期长,资金需求大,集体林权确权到户后,农民获得了重要的生产资料,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但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林改使林权的产权主体变成了单个的农户,由于林地资源较多的地方多为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农户自身的资金投入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之单个农户林地规模较小,导致单位投入的经济效益较低。

为此,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强调,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林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通过林权流转林业不仅可以有效破解林农资金和物质投入不足的难题,同时,还可以大力促进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等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林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林农对市场信息普遍缺乏了解,实际的流转价格普遍较低,林权流转出现价格过低、期限过长、面积过大,林农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甚至在一定时期内的失山失林,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由于不能科学合理地对林权进行估价,林农和经营者难以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获得林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因此,如何盘活林地资源成为深化林权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我省两个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验区之一的巴中市巴州区在顺利完成了集体林权主体改革后,不断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集体林权深化配套改革的“巴州之路”。巴州集体林权改革的最大亮点是“林权流转基准指导价制度”。通过给不同等级林权“明码标价”,将商品林地分为七个林权综合等级,根据等级确定基础价格。林权基准价作为林权流转和抵押贷款林权价值评估的参考价,解决了评估难题,不仅有效防止林权流转价格过低的问题,而且保障了广大林农的切身利益。

同时,通过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商品林地产权评估体系,为市场化运作做好了服务工作,使市场在林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能够有效发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强大动力催生出以陈仕毅、刘勇等为代表的新型林业发展市场主体和以何菊英等为代表的新型林业工人,他们以不同于传统的理念和手段经营林业,推动着巴州区现代林业的不断发展。

责编:陈晖

猜你喜欢

林权林农林场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场住宅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