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关于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
2016-05-30蔡信强
蔡信强
摘要: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合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45-02
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高校是育人高地,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虽然,目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是平稳的,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境外敌对势力把高校和大学生作为争取对象,妄图通过文化的手段进行政治渗透,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制造思想混乱,必须引起高度警惕。第一,保持清醒的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保持敏锐的政治嗅觉,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去伪存真。一些网络大V、知名人士披着文化交流的外衣,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传播错误的思潮和言论,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击,维护国家利益。第二,严格落实责任。高校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党委负总责和一把手的“第一责任”落到实处。要把政治过硬、素质精良的优秀宣传思想干部充实到工作队伍中,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第三,严守思想阵地。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改革教学手法,提高教学效果,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工作,筑牢思想防线。要严格落实高校关于加强校园舆论阵地建设与管理的规定和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审批制度,按照谁主办谁主管的原则,加强对内部报刊、讲座论坛、课堂教学的管理和督查,决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空间和渠道。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媒体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把互联网建设和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空间等新媒体建设,提高发声能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向攻防兼备转变,不断提高网上意识形态斗争的有效性。第四,严密跟踪研判。定期对教职工和大学生思想状况展开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重要时间节点等敏感问题要给予重点关注,对于“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要敢于亮剑,善于发声,理直气壮地进行批驳,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二、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社会矛盾多发易发,多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思想领域的杂音、噪音干扰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总结和提炼,具有强大精神力量和思想动力。高校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铸魂工程抓实抓好。第一,加强理论学习。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3,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要引导广大师生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把理论化为指导工作的行动指南,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求实效。要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相统一,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坚定“三个自信”,促进形成巨大的理想引领力量和目标召唤力量,汇聚发展合力。第二,做强正能量宣传。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围绕教学中心、服务育人大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学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要加强校园网、校报校刊、广播站、宣传栏等校园媒体的管理,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提高宣传效果。要积极探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规律,扩大覆盖面,占领新阵地,提高影响力。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步伐,打造全天候、全方位宣传格局,确保舆论阵地传递校园好声音。第三,注重以文化人。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标志,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进一步美化环境文化、夯实制度文化、锤炼精神文化,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广大师生滋养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精神家园,发挥成风化人的积极作用。要深入挖掘校史资源,结合专业优势,借助地方文化,突出自身特色,建设具有鲜明特征的校园文化。
三、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宣传思想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建设的是理想信念,建设的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是文明风尚,最需要载体抓手。载体是推动事物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关键,用好用活载体是高校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的“牛鼻子”。第一,强化行为规范。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没规矩不成方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是新形势下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的工作局面。要区分教育对象,有的放矢地开展规范教育。在教师中,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引导他们牢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实现教书育人;在管理人员中,开展服务型机关建设,引导他们着眼教育,严格要求,实现管理育人;在服务人员中,开展敬业爱岗教育,引导他们以身作则,优质服务,实现服务育人;在大学生中开展优良“学风”教育,引导他们遵规守纪,刻苦学习,知行合一。第二,抓好工作龙头。高校以“创建文明校园、创建文明班级,争当文明教师、争当文明学生”为主要内容的“两创两争”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龙头”,是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有力抓手。“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文明养成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要从细微处着手,从自我做起,从细节小事做起,注重养成教育。要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切实纠正重形式轻内容、重硬件轻软件、重突击轻常态的问题,持续抓好创建质量,不断提升创建水平。第三,打造活动品牌。品味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要避免一哄而上,追求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或是鹦鹉学舌,跟着别人亦步亦趋。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院系实际、专业实际和学生实际,在活动策划上下功夫,在活动特色上细谋划,在活动效果上做文章。不做则已,做就要做成精品,坚持下来,做出特色,形成品牌。
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榜样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时代精神和人们的精神向往,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己身不正,何以正人。高校是育人的场所,高校教师身上肩负着培育人才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第一,以上率下。高校教职工党员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恪守政治规矩,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在引领文明风尚、践行文明行为上当好标兵、立好标杆。第二,培育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高校要做好先进典型的培育工作,形成典型引路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对于老典型要加倍爱护,突出宣传他们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师生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校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让榜样持续闪光。第三,发挥作用。高校每年评选出的各级各类先进个人、先进集体来自基层一线,涵盖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个方面,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五、形成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合力
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凝聚合力。第一,齐抓共管。高校各基层党组织和党政部门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来研究、来部署、来实施。宣传部、文明办要切实负起参谋部、秘书处的职责,加强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推动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第二,抓好落实。再好的方案,不抓落实等于一纸空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牢记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以锐意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韧劲,不断开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2013-08-21(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4]易桂姣.论建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长效机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