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具有党校特色的科研体系
2016-05-30徐中
徐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党校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党校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作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校的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在党的思想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为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
党校姓党是党校与生俱来的基因,是贯穿整个党校发展史的一条红线,是党校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是党校亘古不变的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姓党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党校必须坚持的正确政治方向,明确了打造具有党校特色的科研体系,归根到底取决于能不能把党校姓党原则贯穿党校科研工作的始终。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认识必须清醒、行动必须自觉。回顾党校创立和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始终与党的事业、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党和国家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决策紧密相联。当前,党校发展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研资政作为党校发挥作用、增强“不可替代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抓手,教研人员要带头学习党史国史,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近代百年战争的抗争史,以及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成功经验,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旗帜鲜明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出积极贡献;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做好理论阐释、对策研究工作,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党校不同于普通高校或一般的培训机构,她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如果离开了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一特色和优势,党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的理论建设高度重视,希望党校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努力。党的理论教育是党员领导干部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课。要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加大研究和阐释力度,拓展研究阐释的广度、深度;要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加强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研究,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十三个如何”重大问题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要把党性教育这个共产党人的“心学”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抓好党校自身的科研队伍建设,做到在自身党性锻炼上更加严格,在师德师风上更加纯洁,在科研能力上更加过硬;要抓住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个关键,加强对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章和党规党纪的学习研究,真正学深、学透、学好,使优势学科成为党校的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希望党校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服务。党校系统有发展智库的丰富资源,学科设置、研究基础、专家学者齐备,特别是来自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的学员资源,可以形成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优势。现在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这些资源运用好,把这个优势发挥好。党校的科研资政要增强服务于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觉性,聚焦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反映重要思想理论动态,在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出台后,以及实施过程中看到党校建议,听见党校声音;要发挥党校的系统优势,确立决策咨询模式和智库成员管理模式,联系校情实际、学科实际和教师个人专长去分解任务、落实任务,整合资源、上下联动,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要具有机遇意识、问题意识,既要注重了解分析时事,善于从报纸新闻中捕捉信息,清楚党和国家工作中有哪些热点问题亟需研究,又要注意发挥党校学员熟悉基层和工作一线情况的优势,建立和创新学员参与决策咨询机制,加强党情政情社情信息反映和研究,从形式到内容,紧紧围绕“实在”“管用”“解渴”的原则提出高质量的决策建议。只有使党校科研资政成果既能进课堂、进教材,又能进领导视野、进政府决策,才能在推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彰显自身的价值与能量,确立党校科研资政向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之路。
党校教师肩负着对党员干部进行政策理论武装的重要使命,是党的“布道者”和“熔炉工”。这就要求大力提升党校科研队伍的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知名教师,培养造就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当然,打造科研人才高地,是一项非常艰辛和复杂的工作,需要科研人员长期的观察积累和潜心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发现和创造,这也是产生科研精品的必备条件。党校科研要出精品出人才,必须增强党校系统“话语权”,以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主体,引导和鼓励高层次人才潜心理论研究,确定研究方向,集中精力对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多角度研究,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升党校科研精品的产出率;必须引导党校科研人员“接地气”,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的力度,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基层一线深入了解实际,加深对国情党情社情的认识,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增强党校师资队伍“含金量”,树立大师资理念,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力度,积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坚持严格的政治标准和业务标准,选聘领导干部、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党校兼职教师,提升党校科研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党校教师只有自觉端正心态,不为噪音杂音所扰,不为短期利益所诱,不为浮躁文风所惑,才能在孤寂的探求中出成果、出精品、出人才,在守护党校阵地中有底气、勇气和定力。
完备的党校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特色和独特优势。要做好这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把党校内外的优秀科研人才都整合与汇集起来,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史党建、科学社会主义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组建学术创新团队,健全联合攻关机制,着力打造出一支善于解疑释惑、敢于发声亮剑、用中国理论阐述好中国实践的研究队伍,不断提高党校科研的影响力。要实施“大科研”战略,进一步发挥好组织引导作用,在课题立项、结项论证和社会调查等方面,进一步健全“交流式”工作平台,强化“合作式”工作机制,使科研协作真正形成合力;要搭建好外部协作平台,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实需要确定科研和决策咨询的重点内容,与上级党校、兄弟党校和下级党校共同建设精品课程和科研基地,组织、调集各层次教研人员集中攻关,充分发挥出系统整体优势;要健全人才柔性使用机制,把那些理论功底扎实、具有研究实力和潜能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聘请为研究员,形成结构合理、学科齐全、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发挥集体攻关、合作攻关的优势,着力把党校打造成一流的学术交流中心,以集体的智慧塑造起党校科研的特色品牌。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天津行政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王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