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的时代使命
2016-05-30徐雁
徐雁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王充《论衡》)。在中国古代,所谓“学”,本意是指人类技艺传授之所, 而“习”则是指年轻的学子们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中反复进行应用性练习的一种过程。因此,孔门弟子曾参把“为人谋而不忠”“与友交而不信”和“传不习”,作为每天自我反省检讨的内容。可见在“学习”一词中,包含着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相结合的学理,更包涵着知与行合一的深刻哲理。因此, “敏事慎言”“学而时习”“学而成思”之法,是人生进取的惟一正确的方法。
诚然,通过传习、复习、实习,把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技能和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本领和才干,更可以在转化过程中习惯成自然,进而达到得心应手、胜任愉快的境界。那些学富五车、出口成章之士, 学以致用、历练有余之人,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许和称道。而“习非成是”“习焉不察”“习与性成”等等中国古代成语,与其说是圣哲的智慧结晶,毋宁说是凡人的教训总结。而它们所想要告诫于世人和来者的, 无非是学习过程中应予警惕的规律性问题。
“世慕昔贤境,书爱众香薰。”我们毋庸怀疑,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的加速和通讯方式的便捷,在为人类提供种种便利的同时,不免强化了人生的竞争,倍增了社会生存的压力,而种种休闲娱乐性工具的网络化和精神迷彩化, 更在大肆分割着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面对现实的种种困窘,常人不免在时代性的浮躁中,迷失精神家园的自我构建方向。而好书在握、目耕口读的传统方式,或足以让人入静于由白纸黑字、青灯黄卷所构建的人文氛围之中。因此,一个社会越是现代化,家庭书房和作为都市公共书房存在的图书馆愈加显得必要,因为这里正是宁静神志的知识乐园,是澡雪精神的人文湿地。
学习伴随人成长,阅读促进人成才。而在过程中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成才,永远是人类社会的至高期待。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曾经指出:“今天,我们阅读,尤其是阅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读书问题,再也不是一个可以局限在象牙之塔中自我品味、修身怡性的事了,而是成为了一项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一个民族文明程度乃至在“地球村”里各个国家之间综合国力争衡的重要标志。
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我们坚信,置身于当今这个以光与电、屏与键为新科技手段的网络世界, 凭借着笔与墨、版与铅的传统人文积累,广大阅读学者和阅读推广工作者一定能够积极凝聚智慧,努力开辟新境, 建设好这个在现在和未来书香依然传家、文雅必将继世的“数字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