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互联网+”背景下广播的身份认知

2016-05-30徐明卿张雯雯

中国广播 2016年3期
关键词:身份广播互联网+

徐明卿 张雯雯

【摘 要】广播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于明确自身价值和属性。媒介融合的进程在起始阶段是基于技术层面的,而文化层面的理性思考是保证融合科学推进的核心,因此,要推动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就不能忽视其文化层面的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 广播 “互联网+” 身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趋势中,我们惊喜于其中的机遇,但也需要警惕隐藏的问题。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理念在更深层意义上为广播认知自身的媒介形态和身份属性提供了参照体系。广播与互联网的融合点在何处,融合后所体现出来的又是怎样的形态,其媒介特性在融合形态中又有哪些变化,这些都需要用冷静的态度和前瞻的视野来看待。媒介融合包含了对技术、产业、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关注,包含了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机构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①因而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上的改变,而且深层次地影响了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文化层面的理性思考是保证媒介融合科学推进的核心,要推动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就不能忽视文化层面的探讨和实践。

一、“互联网+”与“广播+”的辩证理解

在讨论媒介融合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应该是各自的媒介身份。广播作为媒介形态,不单表现为一种技术属性,也是围绕技术逐步兴起的相互关联的社会文化的实践,同属文化体系。广播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传播变革与话语转型,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迁移,也不是由一种设备到另一种设备上的形态变迁,而应当将其视为一种思维的变革和文化变迁。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赋予了广播信息传播功能以及娱乐休闲的文化属性,使其以更加多样和丰满的姿态参与到文化实践中。广播的文化身份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容纳了广播研究的诸多方面,包括符号生产与话语机制、文本呈现与听众接受,同时更重要的是这种文化实践赋予广播独立的媒介身份。

“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其主体是互联网,并以一种统领式的姿态进入社会认知体系。传统媒体在深入理解、吸收其先进观念的同时也需要转换视角,灵活地看待和处理二者关系,对广播而言,是“互联网+广播”还是“广播+互联网”就颇值得思考。可以说,新兴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探究“广播为何”与“广播何为”的中心议题提供了更为清晰和立体的参照体系。对待广播,我们既要纳入新的时代背景,也需要进一步从历史的积淀中挖掘广播的独特魅力。

二、作为听觉文化的广播

广播依靠语言、音乐、音响塑造和传播艺术形象,是纯粹的诉诸耳朵的听觉艺术。广播的审美性既具有诸种文艺审美的共性,又突出地表现为独具艺术感染力的个性——听觉审美。大体而言,语言以表意为主,承担信息传播与交流;音乐以抒情为要,营造情感氛围;音响以呈真为旨,增强真实感受,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时间的延续中呈现形象,表现艺术追求和情感世界。在听众的收听过程中,“声音的浅表性很快被声音所创造和蕴含的意象替代了。那些浅表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语声表象所具有的遮蔽性,很快会被特定的、局部的、某一次的语声意义所具有的遮蔽性替代”②,也就是说,当声音浅表的遮蔽性被内蕴的意象性取代的时候,也恰恰意味着艺术接受的开始。

广播从其表现形式以及内在的文化结构来看,很大一部分都是对其他既有艺术样式的吸纳与再创造,比如戏曲、音乐、评书、相声等。在文本呈现和审美感受上交织着某些亟待厘清的逻辑关系,其核心是仅仅作为这些文艺样式的传播平台还是能够发挥创作性的媒介艺术手段参与其中?现如今,有的广播人将广播视为传播载体,将其包装成一个堆砌了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的展台,而放弃了作为建构艺术世界参与者身份的努力。

正所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听觉艺术是通过听觉器官感受音色、音高、音强以及语言、音乐、噪音等基本因素,以及彼此间的关联而体味蕴含其中的美感。广播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耳朵作为接受基本信息的器官,听众对于其艺术形象的把握除了审美客体的艺术表现力之外,同时也与自身的听觉敏锐程度、情绪体验密切相关。相对于视觉文本,听觉往往更依赖于听众的想象力和审美感知力,进而呈现出耳神交接、交汇融通的听觉体验。基于广播艺术的审美规律以及传受特性,我们可以发现,广播的艺术感染力并非只是通过原有艺术样式呈现的,它还在广播媒介的介入下生发了具有自身特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广播音乐节目为例,其艺术呈现具有双层的结构:一层是音乐本身具有的艺术魅力,严格来说,它是固守在音乐之内的,只是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传播和表达而已;而另一层面就是由广播所赋予的,主要包含节目主持人对艺术音响素材的取舍、节目的编排、主题的拟定,特别是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所营造的现场感和氛围情绪。从这一角度来看,作为大众艺术的广播文艺之所以具有艺术的特性,并不仅仅是其传媒内容的特质决定的,更依赖于人的主动性参与和创作。

媒体作为社会文化机体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其价值绝不仅仅只是单纯地展示和传播文化内容,更需要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格局中表达自己、抢夺话语权、确认自身的文化身份,而这种文化身份的确认体现在节目内容的品质以及对人文价值态度。当然,广播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也极端复杂,最直接地就是市场生存的残酷挑战。应当说,艺术审美的追求和文化价值的坚守是广播人不能放弃的根本,但如果不能保障基本生存的话发展也就成了空谈。这背后的逻辑关系仍然涉及“广播为何”这一终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认识也直接决定了目前广播的价值表现以及传受之间的地位关系。

三、广播对于人的主体性的召唤

听众对于广播所传达的信息和塑造的世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完成的。由语言、音乐、音响所营造的广播节目为听众提供了想象和精神交流的空间,这超越了功能性的层面。广播在客观世界中更多表现为时间的向度,声音符号从物质层面是稍纵即逝难以捕捉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广播声音没有空间感,它的空间性存在于受众的联想和想象营造的心理空间,虽然这种形象可能是模糊的、零散的、飘忽的,甚至可能是无以名状的,但是这就是区别于视觉形象所带给我们的印象。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无形象的形象”才不会干扰受众的主体参与,才有利于情感的抒发和表达。任何艺术形式都是蕴含情感的,情感认同是审美发生的前提和表征。听众作为接受主体,其文化心理具有多维性和开放性,受众对听觉形象的欣赏具有融合性和参与性,这有赖于日常审美生活的感知和体验。

广播唤起的是听众听觉的感知,尤其是文艺作品不同于新闻的审美属性,使其在建构人的审美感知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与复杂的媒介格局中,广播可以借助新媒体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如前所述,新媒体的冲击不单是对广播媒体的挑战,同时也为广播审视自身的传媒特性提供了参照的视角和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机会。遗憾的是,就目前广播的表现而言,广播的主创人员还没能够敏锐地捕捉听众的变化,充分利用新媒体发挥广播的独特感染力。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对于广播文艺的接受属于较为集中和专注的,在新媒体时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之前较为专注的收听行为呈现出随意性、碎片化的特征,使得主动收听的听众比重明显下降。但是,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借助移动互联技术,使其私人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成为了躲避纷乱视觉爆炸冲击的选择,成功营造出一个私人的空间,这个私人空间中包含了交流、互动、感性等诸多表征。因此,广播在运用声音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独特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广播借用语言、音乐、音响等声音符号表情达意、营造氛围、影响听众。在此过程中,声音语言通过广播的制作与整合呈现出独特的形象美,即使听众无法“看”到具体的场景,但是跟随播音员的娓娓道来和事件描述的进一步深入,广播可以为听众营造出极具真实感的环境,音乐与音响在此过程中功不可没,它们不仅可以提高广播节目的辨识度,还可以将广播构筑在一个立体的空间中,使听众对内容的理解更加流畅。另外,广播的声音呈现通常具有强烈的情感性,无论是文学、音乐类的欣赏节目,还是广播剧、广播小说等叙述类的节目,大多都是以充满感情的语音和语调完成叙述,这样的表达方式很容易将听众吸引到具体的情境中,完成相应的情感体验与升华。

另外,广播的符号传播系统可以实现广播节目的品牌化传播,由固定的符号传播引发受众的情感认同与价值共识,从而产生审美凝聚力与向心力,这也是广播文化传播的目标之一。广播可以通过对特殊的社会事件和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人物、故事进行艺术化加工,塑造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而又高于日常生活的审美情境。

总之,中国广播在新媒体环境中不断适应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彰显出对新技术、新理念、新内容的极大的包容能力与接受能力,但是必须明确自身的媒介身份和文化价值,这是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根本前提,也是广播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注释

秦红雨 《不可忽略的文化维度——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反思》,《编辑之友》,2012年第8期。

柴璠 《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本文系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基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文化生成与变迁研究”成果)

(本文编辑:肖婧为)

猜你喜欢

身份广播互联网+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互换身份
最早的无线电广播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